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346804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及其装配方法。本拼接型节点包括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上的梁端拼接单元和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上的柱端拼接单元,还包括将梁端拼接单元和柱端拼接单元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件;梁端拼接单元和所述柱端拼接单元咬合拼接在一起。本方法则首先预制梁端拼接单元、柱端拼接单元以及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然后将梁端拼接单元和柱端拼接单元预埋在设计位置;再调整预制混凝土梁的位置,使得梁端拼接单元和柱端拼接单元咬合拼接在一起,使梁端拼接单元和柱端拼接单元拼接构成整体状的节点支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拼接性好,而且连接可靠、结构合理、技术操作要求低,且现场施工方便快捷,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连接节点
,具体涉及一种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正在加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和推进的主要方向,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组成方面。但是由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薄弱、整体延性较小以及抗震性能较差,对于跨度较大、层数较高以及平立面不规则建筑的适用性较弱,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结构在绑扎钢筋时,将埋件放于设计位置一同浇筑即可形成节点连接。加固混凝土结构常用的节点连接有三种:一是采用化学锚栓将端板与既有混凝土梁柱进行连接,随后焊接节点板形成节点连接;二是在既有混凝土梁柱外包钢板,随后焊接节点板形成节点连接;三是在既有混凝土框架内嵌钢结构框架,随后焊接节点板形成节点连接。但这些方式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而言,均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焊接施工操作,不仅施工速度慢,施工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本拼接型节点包括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1)上的梁端拼接单元(10),以及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2)上的柱端拼接单元(20),所述梁端拼接单元(10)和所述柱端拼接单元(20)咬合拼接在一起;本拼接型节点还包括将梁端拼接单元(10)和柱端拼接单元(20)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连接部件或连接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本拼接型节点包括
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1)上的梁端拼接单元(10),以及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2)上的柱端拼
接单元(20),所述梁端拼接单元(10)和所述柱端拼接单元(20)咬合拼接在一起;本拼接型
节点还包括将梁端拼接单元(10)和柱端拼接单元(20)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连接部件或连接
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
述梁端拼接单元(10)包括梁端固定板(12),所述梁端固定板(12)的朝向预制混凝土梁(1)
的一侧设置有使梁端拼接单元(10)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固定连接的梁端锚接部件;梁
端固定板(12)的背离预制混凝土梁(1)的一侧设置有梁端拼接板(13);
所述柱端拼接单元(20)包括柱端固定板(22),所述柱端固定板(22)的朝向预制混凝土
柱(2)的一侧设置有使柱端拼接单元(20)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2)固定连接的柱端锚接部
件;柱端固定板(22)的背离预制混凝土柱(2)的一侧设置有柱端拼接板(23);
所述梁端拼接板(13)与所述柱端拼接板(23)咬合拼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梁端
拼接板(13)与柱端拼接板(23)并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
述梁端锚接部件为梁端锚筋(11);所述柱端锚接部件为柱端锚筋(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所
述梁端拼接板(13)的远离预制混凝土梁(1)的端部设置有若干梁端咬合齿(14),相邻梁端
咬合齿(14)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柱端拼接板(23)的远离预制混凝土柱(2)的端部设置有
若干柱端咬合齿(24),相邻柱端咬合齿(24)之间也设置有凹槽;所述梁端咬合齿(14)插设
在柱端咬合齿(24)之间的凹槽中,柱端咬合齿(24)相应地插设在梁端咬合齿(14)之间的凹
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耗能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拼接型节点,其特征在于:任
一梁端咬合齿(14)中均设置有梁端插孔(141),任一柱端咬合齿(24)中均设置有柱端插孔
(241);所述连接部件为销轴(3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峰邓权王波赵春风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