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5118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2 01:11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包括顶出机构、复位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顶杆、活动顶杆、杠杆机构,固定顶杆下部安装在第一面板上,固定顶杆上部穿过模板、模仁且与模仁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为两根,对称设置在固定顶杆两侧,活动顶杆上部穿过模板、模仁且与模仁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下部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上。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杠杆铰接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的中心轴上,中心轴远离活动顶杆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杆。复位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底板、第一面板上的外滑套、内滑套,外滑套、内滑套通过锁紧钢球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能够保证注塑后的零件快速脱模和脱模后的精确复位,另外可提高顶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为汽车上所需的一个零件,该零件由外壁和内壁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由于结构简单,通常采用数控机床注塑成型。但普通注塑机构存在几点问题:1)、现有的顶出机构一般采用单一顶出机构或多组件顶出机构,针对直径尺寸较大的该零件,单一顶出机构顶出时,零件局部受力,容易导致端面不平,使产品质量不合格,采用多组件顶出机构时,这种方式一般是同时动作,产品有时未能与顶出机构脱离。2)、由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注塑加工零件每天生产上万件,顶杆要不断与顶杆孔接触摩擦,造成顶杆磨损严重,增加了顶杆更换次数和维修时间。3)、模具在顶出零件后需要进行复位,现有的复位一般采用弹簧结构或拉杆结构,其中弹簧结构可可靠性差,拉杆机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能够保证注塑后的零件快速脱模和脱模后的精确复位,另外可提高顶杆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包括顶出机构、复位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顶杆、活动顶杆、杠杆机构,固定顶杆下部安装在第一面板上,固定顶杆上部穿过模板、模仁且与模仁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活动顶杆为两根,对称设置在固定顶杆两侧,活动顶杆上部穿过模板、模仁且与模仁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下部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上。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杠杆铰接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之间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远离活动顶杆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底板、第一面板上的外滑套、内滑套,外滑套、内滑套通过锁紧钢球锁紧。
所述模仁上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固定顶杆上部穿过第一通孔;活动顶杆上部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套筒,套筒通过沉头螺钉锁紧。
所述杠杆一端、顶杆下端均设有安装有滚轮。
所述外滑套、内滑套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内滑套内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内滑套内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与锁紧钢球相适应的弧形槽。
所述活动顶杆下部通过限位件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上,限位件为限位弹簧。
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固定顶杆和活动顶杆,并通过杠杆机构协调配合,可完成零件的快速脱模,防止脱模不彻底或脱模产品端面不平的现象。
2)、通过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套筒,一方面可对固定顶杆和活动顶杆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可减少频繁顶出产生的巨大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外滑套和内滑套,并通过锁紧钢球锁紧,提高复位精度,减小因使用纯粹弹簧复位而导致可靠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汽车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出机构1,复位机构2,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杠杆机构5,第一面板6,模板7,模仁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二面板11,限位件12,杠杆13,顶杆14,底板15,外滑套16,内滑套17,锁紧钢球18,套筒19,沉头螺钉20,缓冲弹簧21,滑块22,弧形槽23,滚轮24,驱动杆25,凹槽26,压缩弹簧2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包括顶出机构1、复位机构2,所述顶出机构1包括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杠杆机构5,固定顶杆3下部安装在第一面板6上,固定顶杆3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
所述活动顶杆4为两根,对称设置在固定顶杆3两侧,活动顶杆4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4下部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11上。
所述杠杆机构5包括杠杆13,杠杆13铰接在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11之间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远离活动顶杆4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杆14。
所述复位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在底板15、第一面板6上的外滑套16、内滑套17,外滑套16、内滑套17通过锁紧钢球18锁紧。
所述模仁8上的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固定顶杆3上部穿过第一通孔9;活动顶杆4上部穿过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内设有套筒19,套筒19通过沉头螺钉20锁紧,套筒19与沉头螺钉20过盈配合,由此结构,套筒19既可对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进行定位,同时使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与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间隙配合,减小顶杆14的磨损量,提高顶杆14的使用寿命。
所述杠杆13一端、顶杆14下端均设有安装有滚轮24。由于顶杆14将杠杆13压下的过程中,杠杆1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顶杆14、活动顶杆4接触,在运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滑动摩擦,在频繁作业过程中容易磨损,而磨损严重后,活动顶杆4复位后将无法与模仁8端面齐平,容易产生次品。而采用滚轮24可将杠杆13偏移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磨损。
所述外滑套16、内滑套17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1,内滑套17内设有压缩弹簧27。缓冲弹簧21用于当驱动杆25移出后,内滑套17回移复位过程中,避免与外滑套16侧壁产生冲击;压缩弹簧27一方面为驱动杆25驱动时提供缓冲,另一方面用于复位过程中将滑块22顶出,并与锁紧钢球18扣合,完成复位。
所述内滑套17内设有滑块22,滑块22上设有与锁紧钢球18相适应的弧形槽23。
所述活动顶杆4下部通过限位件12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11上,限位件12为限位弹簧。避免活动顶杆4顶起过程中与上端面板冲击。
工作原理:
合模状态时,锁紧钢球18位于凹槽26内,滑块22与锁紧钢球18卡接,将外滑套16和内滑套17锁紧,上端的固定顶杆3和活动顶杆4与模仁8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4下端与杠杆13上的滚轮24接触,杠杆13底端支撑在第一面板6上。
开模状态时,由于驱动杆25上带有与滑块22、锁紧钢球18的形状分别相适应的两个凹槽口,当驱动杆25进入到内滑套17中后,驱动杆25上端的凸起首先将滑块22向上推动,使滑块22与锁紧钢球18脱离。在继续推进过程中,驱动杆25的凸起带动锁紧钢球18向上运动,由于锁紧钢球18卡接在外滑套16和内滑套17之间,在锁紧钢球18向上运动时,外滑套16也随之向上运动,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11上移。第一面板6上的固定顶杆3顶出。当运动到一定位置后,在驱动杆25的凸起和内滑套17下端面的配合作用下,锁紧钢球18脱离凹槽26、与驱动杆25的凹槽口镶嵌。与此同时,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11继续上移,由于杠杆13与被固定在模板7上的顶杆14相对移动,杠杆13左端被顶杆14下压,杠杆13将活动顶杆4顶起,将零件顶出,脱离固定顶杆3,此时驱动杆25下端恰好与外滑套16端面接触,并由此限位,完成零件脱模。然后驱动杆25移出,驱动杆25上端凸起带动锁紧钢球18进入凹槽26中,内滑套17下移,压缩弹簧27利用弹力将滑块22推出,并与锁紧钢球18扣合;与此同时,杠杆13与顶杆14脱离,杠杆13下端与第一面板6接触,使活动顶杆4限位于杠杆13的滚轮24上,固定顶杆3和活动顶杆4回移到上端与模仁8上端面齐平,完成复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包括顶出机构(1)、复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1)包括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杠杆机构(5),固定顶杆(3)下部安装在第一面板(6)上,固定顶杆(3)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活动顶杆(4)为两根,对称设置在固定顶杆(3)两侧,活动顶杆(4)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4)下部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11)上;所述杠杆机构(5)包括杠杆(13),杠杆(13)铰接在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11)之间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远离活动顶杆(4)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杆(14);所述复位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在底板(15)、第一面板(6)上的外滑套(16)、内滑套(17),外滑套(16)、内滑套(17)通过锁紧钢球(18)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包括顶出机构(1)、复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1)包括固定顶杆(3)、活动顶杆(4)、杠杆机构(5),固定顶杆(3)下部安装在第一面板(6)上,固定顶杆(3)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活动顶杆(4)为两根,对称设置在固定顶杆(3)两侧,活动顶杆(4)上部穿过模板(7)、模仁(8)且与模仁(8)的上端面平齐;活动顶杆(4)下部限位固定在第二面板(11)上;所述杠杆机构(5)包括杠杆(13),杠杆(13)铰接在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11)之间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远离活动顶杆(4)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杆(14);所述复位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在底板(15)、第一面板(6)上的外滑套(16)、内滑套(17),外滑套(16)、内滑套(17)通过锁紧钢球(18)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8)上的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章咏金桂芹刘志闫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