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主从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管疾病的情况主要有血管肿瘤、血栓堵塞、血管畸形、血管收缩、血管硬化等。导管介入手术是现行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管介入手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医生长期受到X光的辐射,对医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其次是手术的高危险性,对操作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高,必须是高水平的专科医生才能执行,因此存在的困难是医生的缺乏和医生培训的时间长、代价高;再次是手术时间长,医生会因为长时间操作而疲劳,医生的生理颤抖和疲劳时的误操作都会大大降低手术的安全性。遥操作主从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医生可以在一个安全不受X光辐射的环境中操作手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从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壳体(2)、本体(3)、伸缩机构(4)、锁止切换机构(5)、导丝(6),所述的壳体(2)安装在移动平台(1)的底座(1‑1)上,所述的本体(3)装配在壳体(2)中,所述的伸缩机构(4)一端与壳体(2)固连,另一端与手术台固连,所述的锁止切换机构(5)数目为2个,分别设置在壳体(2)与伸缩机构(4)的外侧,所述的导丝(6)在手术进给方向上依次穿过锁止切换机构(5)、壳体(2)、本体(3)、伸缩机构(4)和锁止切换机构(5),所述的移动平台(1)由底座(1‑1)、滑台电机(1‑2)、丝杆(1‑3)、滑台(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从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壳体(2)、
本体(3)、伸缩机构(4)、锁止切换机构(5)、导丝(6),所述的壳体(2)安装在移动平台
(1)的底座(1-1)上,所述的本体(3)装配在壳体(2)中,所述的伸缩机构(4)一端与
壳体(2)固连,另一端与手术台固连,所述的锁止切换机构(5)数目为2个,分别设置在
壳体(2)与伸缩机构(4)的外侧,所述的导丝(6)在手术进给方向上依次穿过锁止切换机
构(5)、壳体(2)、本体(3)、伸缩机构(4)和锁止切换机构(5),
所述的移动平台(1)由底座(1-1)、滑台电机(1-2)、丝杆(1-3)、滑台(1-4)组成,
所述的底座(1-1)固连在手术台上,所述的滑台电机(1-2)设置在底座(1-1)的末端,所
述的底座(1-1)的前端上设置有丝杆(1-3),所述的丝杆(1-3)通过减速器与滑台电机(1-2)
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滑台(1-4)上设置有螺纹孔,且与丝杆(1-3)的螺纹相配合;
所述的壳体(2)由下壳体(2-1)、上壳体(2-2)、铰链(2-3)、锥面压板(2-4)、直线
轴承压板(2-5)、电磁离合器压板(2-6)组成,所述的下壳体(2-1)通过螺栓与底座(1-1)
固连,所述的上壳体(2-2)与下壳体(2-1)通过铰链(2-3)铰接,所述的锥面压板(2-4)、
直线轴承压板(2-5)和电磁离合器压板(2-6)均通过螺钉与上壳体(2-2)相连,且锥面压
板(2-4)、直线轴承压板(2-5)和电磁离合器压板(2-6)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本体(3)包括本体下部件(3A)和本体上部件(3B),
所述的本体下部件(3A)由电机(3-1)、电机支座(3-2)、联轴器A(3-3)、力矩传感
器(3-4)、力矩传感器支座(3-5)、联轴器B(3-6)、滚珠花键轴A(3-7)、滚珠花键套A(3-8)、
滚珠花键副套筒A(3-9)、下齿轮(3-10)、直线轴承A(3-11)、直线轴承支座A(3-12)、
直线轴承压盖A(3-13)、左侧弹性挡圈(3-14)组成,所述的电机(3-1)通过螺钉固定在电
机支座(3-2)上,所述的电机支座(3-2)固连在下壳体(2-1)上,所述的联轴器A(3-3)
一端与电机(3-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力矩传感器(3-4)的轴相连,所述的力矩传感
器(3-4)固定在力矩传感器支座(3-5)上,所述的力矩传感器支座(3-5)与下壳体(2-1)
固连,所述的滚珠花键轴A(3-7)通过联轴器B(3-6)与力矩传感器(3-4)相连,所述的
滚珠花键套A(3-8)中装配有滚珠花键轴A(3-7),所述的滚珠花键套A(3-8)装配在滚珠
花键副套筒A(3-9)中,所述的滚珠花键副套筒A(3-9)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并且轴通过键
与下齿轮(3-10)相配合,所述的直线轴承A(3-11)的内圈与滚珠花键副套筒A(3-9)的
轴配合,其外圈通过直线轴承压盖A(3-13)固定在直线轴承支座A(3-12)上,所述的左侧
弹性挡圈(3-14)设置在滚珠花键副套筒A(3-9)的轴的外侧凹槽中,所述的直线轴承支座
A(3-12)固连在下壳体(2-1)上;
所述的本体上部件(3B)由电磁离合器(3-15)、电磁离合器支座(3-16)、右侧弹性挡
\t圈(3-17)、滚珠花键副套筒B(3-18)、滚珠花键套B(3-19)、滚珠花键轴B(3-20)、联轴
器C(3-21)、锥面导丝夹紧器(3-22)、上齿轮(3-23)、传力轴(3-24)、直线轴承B(3-25)、
直线轴承支座B(3-26)、测力板(3-27)、推力轴承(3-28)、锥体(3-29)、滑块(3-30)、滑
轨(3-31)、测力支座(3-32)、力传感器固定架(3-33)、传力钉(3-34)、力传感器(3-35)
组成,所述的电磁离合器(3-15)设置在电磁离合器支座(3-16)上,所述的电磁离合器支
座(3-16)固连在下壳体(2-1)上,所述的滚珠花键副套筒B(3-18)的一端设置有轴,其
轴通过键装配在电磁离合器(3-15)中,所述的右侧弹性挡圈(3-17)设置在滚珠花键副套
筒B(3-18)的轴的外侧凹槽中,所述的滚珠花键套B(3-19)装配在滚珠花键副套筒B(3-18)
中,所述的滚珠花键轴B(3-20)的轴为空心轴,其装配在滚珠花键套B(3-19)中,所述的
联轴器C(3-21)的一端与滚珠花键轴B(3-20)相连,另一端与锥面导丝夹紧器(3-22)相
连,所述的锥面导丝夹紧器(3-22)与上齿轮(3-23)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的传力轴(3-24)
沿其自身轴线设有通孔,其与上齿轮(3-23)固连,所述的传力轴(3-24)通过直线轴承B
(3-25)设置在直线轴承支座B(3-26)上,所述的测力板(3-27)上端设置有U型槽,并使
得传力轴(3-24)穿过U型槽,所述的推力轴承(3-28)压于测力板(3-27)上,并设置在
与直线轴承B(3-25)相对的一侧,所述的锥体(3-29)上设有通孔,且通孔穿过传力轴(3-24),
所述的锥体(3-29)在上壳体(2-2)闭合时与锥面压板(2-4)相配合,所述的测力板(3-27)
下端通过螺钉与滑块(3-30)固连,所述的滑块(3-30)装配在滑轨(3-31)中,所述的滑轨
(3-31)设置在测力支座(3-32)上,所述的测力支座(3-32)固连在下壳体(2-1)上,所
述的力传感器(3-35)装配在力传感器固定架(3-33)中,并通过传力钉(3-34)与测力板(3-27)
相连,所述的力传感器固定架(3-33)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壳体(2-1)上,所述的上齿轮(3-23)
与下齿轮(3-10)相啮合;
所述的伸缩机构(4)由左支架(4-1)、左球铰支座(4-2)、左球铰球部件(4-3)、右支
架(4-4)、右球铰支座(4-5)、右球铰球部件(4-6)、伸缩杆(4-7)组成,所述的左支架(4-1)
与下壳体(2-1)固连,所述的右支架(4-4)与手术台固连,所述的左支架(4-1)上设置有
左球铰支座(4-2),所述的右支架(4-4)上设置有右球铰支座(4-5),所述的左球铰球部件
(4-3)装配在左球铰支座(4-2)中,所述的右球铰球部件(4-6)装配在右球铰支座(4-5)
中,所述的伸缩杆(4-7)的两端分别连接左球铰球部件(4-3)和右球铰球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书祥,石立伟,高宝丰,包贤强,汪源,赵岩,彭维礼,张超楠,秦铭阳,李光轩,陈乾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