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7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带、传输动力装置、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蒸煮器接有蒸汽输入管,在烧烤器传送带的上、下方设有液化气燃烧器,在酱料浸渍器传送带有酱料浸渍区域。鳗皮表面经过预处理后,其粘液呈胶质状,经酱料器上酱料后覆盖着一定量的调味料,烧烤后可增加产品制成率,并具有特殊的香味。其二肉体预处理后,其肌肉的纤维组织蒸发出部份水分,有助于调味料的渗入,提高制成率,口味佳,并呈现金黄色,是常规烤鳗线无法比拟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烤鳗生产设备。烤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目前我国的烤鳗主要销往日本,其进口国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常规的烤鳗对鳗鱼进行剖杀之后对鳗鱼进行皮烧、肉烧、蒸煮等,在进行加工时鳗表皮的粘液被远红外线燃烧器的直接烘烤形成黑大泡,对成品口感产生一定的苦味。若烧烤老鳗,由于老鳗与新鳗的皮质不同,  在单面受热情况下造成老鳗皮面收缩严重,肉向皮翻卷,严重的甚至卷成筒状,变为次级品。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烤鳗的预处理设备,经预处理后进行烤鳗,提高烤鳗质量。本技术的预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带、传输动力装置、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蒸煮器传送带下方接有蒸汽输入管,在烧烤器传送带的上、下方或仅有上方或仅有下方设有液化气燃烧器,在酱料浸渍器传送带为向下弧形路线传达传输,下凹区有酱料浸渍锅。鳗皮表面经过预处理后,其粘液呈胶质状,经酱料器上酱料后覆盖着一定量的调味料,烧烤后可增加产品制成率,并具有特殊的香味。其二肉体预处理后,其肌肉的纤维组织蒸发出部份水分,有助于调味料的渗入,提高制成率,口味佳,并呈现金黄色,是常规烤鳗线无法比拟的。附图1a、b为本专利技术预处理装置主视、俯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装置主要有排鳗器、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排鳗器由主传动装置17传动输送带1传动,在排鳗器输送带1的回送段经有清洗刷18,清洗槽19进入传送段;在蒸煮器中,输送带1下方有蒸汽管20,蒸汽阀23,前段下方有前接水盘16,后段下方有后接水盘15,侧面有保温门21,并装有温度表4,在输送带1的上方有蒸汽排汽管2及排汽调节阀3。在烧烤器,输送带1的下方有下火燃烧器14,在输送带1的上方有液化气燃烧器13,排热罩5,在液化气管道上装有减压阀6、压力表7;在酱料浸渍段,由驱动装置11驱动传送链条10、下压链条8,传送链条10为向下弧形线路传动,下凹区为酱料夹层锅12,9为吹风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传输动力装置、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蒸煮器传送带下方接有蒸汽输入管,在烧烤器传送带的上、下方或仅有上方或仅有下方设有液化气燃烧器,在酱料浸渍器传送带为向下弧形路线传输,在下凹区有酱料浸渍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传输动力装置、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蒸煮器传送带下方接有蒸汽输入管,在烧烤器传送带的上、下方或仅有上方或仅有下方设有液化气燃烧器,在酱料浸渍器传送带为向下弧形路线传输,在下凹区有酱料浸渍锅。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烤鳗生产线预处理装置,其特征主要有排鳗器、蒸煮器、烧烤器、酱料浸渍器,在排鳗器由主传动装置17与输送带1传动连接,在排鳗器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山华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