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328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针头基座(4)、护套基管(3)及护套(2),针头基座(4)插入在护套基管(3)上,护套基管(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护套基管(3)上,其特征在于    针头基座(4)的筒体内设置有一针头(41),护套基管(4)前端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    护套管(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前端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在折拐处为圆滑过渡;该导槽(22)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护套基管(3)上的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医院对就诊人员或患病人进行皮下注射时,大都采用的是常规的注射器(如图5所示)进行的。该注射器由注射筒体10、针头20及护套30构成。在实施注射时,医护人员将护套30从注射筒体10上拔出,外露针头20进行实施。当抽血采样完毕后,为防止针头扎伤他人,以免造成病毒感染,皆需将护套30再回套在注射筒体10上。由于护套30的孔径较小,操作的相对位置是在位于针头20的前方,在套入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有可能被针头20的尖端扎伤,造成病毒感染,这是极不安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克服上述缺陷,将护套的操作位置由针头的尖部改在针头的后部位置,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针头基座4护套基管3及护套2,针头基座4插入在护套基管3上,护套基管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护套基管3上。其特征在于针头基座4的筒体内设置有一针头41。在护套基管3的前端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通孔的前端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折拐处为圆滑过渡。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护套基管3筒体上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在实施皮下注射完毕后,针头41在护套2的保护之内。同时,护套2的前、后运行,一直是在针头的后部进行,针头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医护人员不会被刺伤,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护套的结构以及I-I和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护套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注射器。实施例说明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针头基座4、护套基管3及护套2,针头基座4插入在护套基管3上,护套基管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护套基管3上。其特征在于针头基座4的筒体内设置有一针头41。在护套基管3的前端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前端还设置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可与护套基管3的尾部凹槽进行衔接。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在折拐处为圆滑过渡。该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护套基管3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护套基管3的圆柱型凸块43设置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即护套2的导槽22是扣在护套基管3的凸块43上),可使导槽22沿凸块43进行前、后滑动。导槽22的内径应大于圆柱型凸块43的外径,折拐处应为圆滑过渡,以确保导槽22沿着凸块43能自如滑动。产品出厂时,针头41是在护套2内(即护套2包罗针头41),护套2的后导槽23在护套基管3的凸块43上。在实施皮下注射时,首先取下护套2的筒帽1,转动护套2将位于护套2的后导槽23移出凸块43,使护套2的直线段导槽22沿着护套基管3的凸块43向后滑动,使其进入到前导槽24,旋转进入到前导槽24内,后止动。此时,针头41全部露出,可实施注射。实施皮下注射完毕后,反向转动护套2,使前导槽24脱离凸块43返回到直线段导槽22内,护套2沿护套基管3的凸块43向前滑动,至使凸块43又进入后导槽23,旋转至到进入到后导槽23内后,止动。此时,针头41又被护套2包罗在内,筒帽1盖在护套2上,完成护套2的全过程。在护套2的前、后滑行中,护套一直是在针头41的后部进行,针头41的尖端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医护人员不会被刺伤,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实施的安全性。由于本技术在不改变原有注射筒体及针头的结构,即可直接套固在不同的皮下注射筒体上,操作极为方便,它具有广泛的适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针头基座(4)、护套基管(3)及护套(2),针头基座(4)插入在护套基管(3)上,护套基管(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护套基管(3)上,其特征在于针头基座(4)的筒体内设置有一针头(41),护套基管(4)前端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管(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前端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在折拐处为圆滑过渡;该导槽(22)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护套基管(3)上的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专利摘要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它包括有注射筒体、护套基管、针头基座和护套,针头基座插入在护套管上,护套基管插入在注射筒体上,针头基座设有一针头。在护套管的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护套的筒体圆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护套基管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在护套的Z字形的导槽内。该皮下注射实施完毕后,针头位于在护套的包罗之内。同时,护套的前、后运行,一直是在针头的后部进行,针头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不会被刺伤,可以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使用的安全性。文档编号A61M5/31GK2636879SQ20032012673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汪贤宗 申请人:安福县圆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安福县圆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