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26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它包括一弯针组和一针套;弯针组由针头、翼片及输液接管组成;针套是内部设有中空容针室及前端具有出针孔的筒体;该弯针组的针头与翼片连接处间设有一卡掣环,且其翼片的中段设一中管,该中管一端可供针头对应穿固,中管的另端与输液接管衔接;针套的筒体壁上设有一长槽,该长槽与容针室相连通,在长槽的末端设一卡止部,该卡止部前方设有导针斜面。该输液套在使用中,从病患的静脉内植式输液塞拔除的过程中,其治疗的化学药物不会污染医务人员,并且使用过的针头确实隐藏卡固在针套内部致使无法取出,从而杜绝被再度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蝶形弯针输液套的改良,尤其适应于静脉内植式输液塞。
技术介绍
静脉内植式输液塞俗称人工血管,适应于需要长期药物或输液治疗的患者。它既可用于血液插管的重复使用,又可容许药物、输液及血液成份及其它溶液的输入,同时还可用于血液检查的采样。它包含有球体部分和导管部分;球体部分如硬币状,为一个硬的塑胶或金属圆盘,中间有对封闭的矽质橡皮;导管部分使用矽质材料,其可完全植入皮下并兼具外型美观,以减少并发感染的危险。目前,静脉内植式输液塞更普遍应用于化学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静脉内植式输液塞不但可以免除医护人员无法顺利找到患者静脉的烦恼,也可减少因长期多次血管穿刺给患者所带来的身心痛苦;而且在手术上十分容易,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即使不需要再使用,留在患者体内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静脉内植式输液塞必须使用专门针头,称为蝶形弯针输液套。将蝶形弯针输液套的针头与一般针头相比较,可看出蝶形弯针输液套的针头斜面较小,因而接触的穿刺面较小,对于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伤害较小,若使用该专用的蝶形弯针输液套,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至少可承受1000~2000次以上的穿刺。目前针对提供点滴使用的蝴蝶针而设计的结构众多,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使用过的针头确实隐藏收置,杜绝不肖之徒将使用过的蝴蝶针经清洗或消毒后,重新流入医疗器材市场再度被使用。若能将蝴蝶针的针头隐藏收置好,就能有效地防止医疗人员遭针头扎伤感染病毒。现阶段针对静脉内植式输液塞专用的蝶形弯针输液塞子而设计的结构并不多见,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情况,以多年来参与相关产业的研究设计与生产制造的经验,针对蝶形弯针输液套的结构进行改良,特提出本专利技术。期使藉由本专利技术人所改良之蝶形弯针输液套使病患实施化学药物治疗后,蝶形弯针输液套自病患的静脉内植式输液塞拔除之过程,其治疗病患之化学药物不会污染医务人员,并且将使用过之针头确实隐藏固定于针套内部致使无法取出,使以杜绝被再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专用于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它可有效防止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化疗后被该化学药物污染的危险,且使用过后的针头确实隐藏固定于针套内部无法取出,以杜绝被再度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平贴于患者身体表面的改良的喋形弯针输液套。当L形针头的作用段插入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中,其翼片及输液接管可稳固平贴在患者身体表面不至于松脱;在蝶形弯针输液套对患者实施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以完全克服其漏液的敝端。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自成一体、使用后又可将针头隐藏于针套内以杜绝再度被使用的喋形弯针输液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它包括有一弯针组和一针套;该弯针组是由针头、翼片及输液接管组成,其针头的作用段前端可插刺在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中;该针套是内部设有中空容针室及前端具有出针孔的筒体。该弯针组的针头与翼片连接处间设有一卡掣环,且其翼片的中段设一中管,该中管一端可供针头对应穿固,且中管的另端与输液接管衔接;针套的筒体壁上设有一长槽,用于上述的针头穿入、卡住定位等,该长槽与容针室相连通,在长槽的末端设一卡止部,且该卡止部前方设有导针斜面。使用本技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给病患实施化学药物治疗后,在蝶形弯针输液套从病患的静脉内植式输液塞拨除的过程中,其治疗患者的化学药物不会污染医务人员,并且将使用过的针头确实隐藏固定于针套内部致使无法取出,从而杜绝被再度使用。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针头完全推出针套后的立体示意图(使用时);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针头隐藏卡固在针套内部的立体示意图(使用后);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用于治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后针头隐藏在针套内并被卡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翼片紧贴于患者身上的立体示意简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0—弯针组,其中,11—针头, 12—翼片, 13—输液接管,111—卡掣凹环, 111`—卡掣凸环,121—中管;20—针套,其中, 21—容针室, 22—出针孔, 23—长槽,24—卡口部, 25—固定卡, 231—卡止部,232—导针斜面, 233—第一卡掣槽, 234—第二卡掣槽,241—连接部,242—卡口,251—卡口;30—静脉内植式输液塞。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阅图1~7,图1~图7公开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情况。本技术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包括有一弯针组10及一针套20(请参阅图1~图4);该弯针组10是由针头11、翼片12及输液接管13组成,其针头11的作用段前端可插刺在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中(请参阅图2);该针套20是内部设有中空容针室21(请参阅图5~图7)及前端具有出针孔22的筒体(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弯针组10的针头11与翼片12连接处间设有一卡掣环(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其翼片12的中段设一中管121,该中管121一端可供针头对应穿固,中管的另端与输液接管衔接(如图2所示);该针套的筒体壁上设有一长槽23(如图1~图7所示),该长槽23是与容针室21相连通,在长槽23的末端设一卡止部231,且该卡止部231前方设有导针斜面232。上述的弯针组的针头11呈“L”形,其可防止患者实施化疗后该化学药物污染医务人员的危险(参阅图2)。针套长槽末端的卡止部231是呈仅能导入且不得退出的三角卡槽状,该卡止部可将使用过的针头通过卡掣环永久限止在其中,进而将针头隐藏在针套内部无法取出而被再度使用(如图4和图7所示)。在上述针套的长槽中端设有第一卡掣槽233,该第一卡掣槽可供卡掣环对应嵌合,组装后其针头在没使用前可定位隐藏在针套内部;该第一卡掣槽233处于导针斜面232的前面(请参阅图1和图5)。并在长槽23的前端设有第二卡掣槽234;可供卡掣环对应嵌合,在使用时其针头可定位在此处(如图3和图6所示)。上述的卡掣环设在弯针组10的针头连接段上,为一卡掣凹环111;该针头连接段与上述的翼片中管121的一端固接。本技术组装时,先将弯针组10的针头11作用段,自针套20的长槽23的导针斜面232前方穿入容针室内21内部,且其卡掣环对应于卡固在长槽23的第一卡掣槽233中;从而组成针头11隐藏在针套20内部的蝶形弯针输液套(请参阅图2和图1)。图1和图2所示,其翼片处于与针头平行状态,便于包装。由于翼片中管与针头和输液接管的连接是在组装时牢固连接在一起,在组装后可将翼片旋转90度处于垂直状态,便于使用。本技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在配合静脉内植式输液塞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如图3、图6及图8所示),以推力作用弯针组10的翼片12,使针头11向前推进,直到针头11穿出针套20前端的出针孔22、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蝶形弯针输液套,包括有一弯针组(10)和一针套(20);该弯针组(10)是由针头(11)、翼片(12)及输液接管(13)组成,其针头(11)的作用段前端可插刺在静脉内植式输液塞的矽质橡皮中;该针套(20)是内部设有中空容针室(21)及前端具有出针孔(22)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该弯针组(10)的针头(11)与翼片(12)连接处间设有一卡掣环,且其翼片(12)的中段设一中管(121),该中管(121)一端可供针头对应穿固,且中管的另端与输液接管(13)衔接;针套的筒体壁上设有一长槽(23),该长槽(23)与容针室(21)相连通,在长槽(23)的末端设一卡止部(231),且该卡止部(231)前方设有导针斜面(2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安福县圆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