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德清专利>正文

自动配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62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液器,该自动配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茂菲氏管、调节器,在输液管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在调节器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经济实用、省时省力、弥补了长期以来用传统配液方法的不足,减少了污染机会,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自动配液装置。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是疾病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临床应用十分普遍,药物的配制则是其必不可少的过程。目前临床都是采用传统的药物配制方式,即以大小不同型号的空针频繁穿入液体瓶内吸入液体注入药瓶,再将药瓶内配好的液体抽出来注入液体瓶内以达到配液的目的。其手工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且易因操作时不慎致注射器与针头松脱,药液外泄,操作者的手直接污染和频繁在液瓶和药瓶之间穿刺以致污染等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配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省时省力,经济实用的自动配液器,以取代传统的空针配液方式,使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污染机会和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自动配液器由液体输送管、茂菲氏管和调节器构成,在液体输送管的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在调节器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在两手柄上分别接有空气填充、排气管和空气管。所述的双孔针头1可采用医用塑料、不锈钢中任一材料制作。本技术是利用气压及液体重量原理。双孔针头的大孔用于液体输送,小孔用于空气填充和排气。当把双孔针头插入液体瓶时,瓶内立即和空气相通,液体即在空气压强和液体重量作用下由大孔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而瓶内空气又不断由小孔进入得到填充,从而保持一定的压强。液体通过输送管流向下端双孔针头,当下端针头插入药瓶时,大孔针头的液体由上而下流入瓶内,小孔则将瓶中空气排出与外界相通,使上端流入瓶内的液体所排挤的空气得以泄出,从而达到液瓶和药瓶相互贯通的目的。本技术经临床反复实验研究制作,无任何毒副作用,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经济实用,省时省力,填补了自动配液空白,弥补了长期以来用传统配液方法的不足,减少了污染机会,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附图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操作时,先将双孔针1插入液体瓶并悬于适当高度,再将另一端双孔针1插入所需溶解或稀释的药瓶内,打开调节器7,液体即通过输液管5和茂菲氏管6自动流入药瓶内。剂量用调节器随意调节。同理可连续操作若干瓶同类或多种无配伍禁忌的瓶装药,待药物溶解或稀释后将液瓶与药瓶的位置交换(即将液体取下置下端,药瓶悬上端)药液即自动回流入液体瓶内,即完成全部配药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配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5)、茂菲氏管(6)、调节器(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液体输送管(5)一端接有一手柄(4)和液体输送及空气填充、排气双孔针头(1),在调节器(7)一端接有一手柄(8)和双孔针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手柄(4)上接有一空气填充排气管(3),且在空气填充、排气管(3)内装有空气滤网(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手柄(8)上接有一空气管(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配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孔针头(1)可用医用塑料、不锈钢中任一材料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液器,该自动配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茂菲氏管、调节器,在输液管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在调节器一端接有一手柄和双孔针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经济实用、省时省力、弥补了长期以来用传统配液方法的不足,减少了污染机会,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文档编号A61M5/00GK2307576SQ9723770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邝德清, 李信萍 申请人:邝德清, 李信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配液器,包括液体输送管(5)、茂菲氏管(6)、调节器(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液体输送管(5)一端接有一手柄(4)和液体输送及空气填充、排气双孔针头(1),在调节器(7)一端接有一手柄(8)和双孔针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德清李信萍
申请(专利权)人:邝德清李信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