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经专利>正文

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2862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它由夹持器和电子电路所组成,夹持器具有以弹簧为支点的两组杆杠式结构,其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作定位卡,在弧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炬形红外发射及接受管,靠近弹簧根部的内侧面安装金属定位杆,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用三芯屏蔽线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MTR-C相连接。本装置设计构思巧妙,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体积小巧,价格低廉,通用性强。(*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器械,具体是一种利用微电子技术和红外发射接收组件对液滴进行准确检测的装置。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现代医院中,约有50—70%的住院病人需要输液。输液速度的快慢,液体是否通畅,是通过观察莫菲氏滴管中的液滴来确定的。因此,小小的液滴成了重要的指示器。液滴检测不仅仅用于观察输液输血,而且可用于一切需要对液滴进行观察,统计计量的场合,如导尿尿液的观察,胆汁引流及其它引流液的观察等等。还可以用于一切医学研究,动物实验以及其它一切需要观察微量液滴的场合,因此它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但是,现有技术中,观察液滴完全是靠内眼,一滴一滴去数,效率低,且容易出错。近年来,有人采用红外光来进行检测,但结构欠佳,电路复杂,体积大,干扰大,可靠性差,安装使用不便,难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性能优良,控制精确,适应性强且价格低廉的医用液滴检测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对莫菲氏滴管中的液滴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定位环卡(1),红外接收管(2),红外发射管(3),金属定位杆(4),弹簧(5),莫菲氏滴管(6),药液(7)。本技术由夹持器和电子电路两部分组成,夹持器具有以弹簧(5)为支点的两组杆杠式结构AB及CD。靠近B、D端的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即定位环,在弧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炬形红外发射及接受管,在B、D端靠近弹簧的根部的内侧面安装金属定位杆(4)。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2)是用三芯屏蔽线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MTR—C(也由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并于1995年6月5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相连接。组件MTR正负极分别接电源正负极,组件输出端与IC的负输入端相连,IC构成比较器,其比较电压由R1与R2分压提供,调整R2就可以调整比较电压,从而控制灵敏度,R3为IC输出端上控电阻,输出端通过LED与VT基极(b)相连,集电极通过报警喇叭Y与电源正极相连。如果需要与其它数字电路或计算机相连,讯号可以从A点提取。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技术设置了夹持器其作用是稳定及固定地夹住莫菲式滴管,并保证红外光束能准确地通过莫菲氏滴管中部。在夹持器弧面的中部安装的金属定位杆,可使BD的夹角固定,保证发射的红外光束垂直地、准确地进入接收管。因为现代输液器的莫菲氏管均为软质塑料管,夹子的力量将使塑料管变形,导致红外光束偏离接收管,引起错误检测误差或干扰。当夹子夹住莫菲氏滴管中部时,如无液滴滴下,调制红外光被接收管接收,其输出端输出稳定的低电平,不产生脉冲信号,电路稳定不翻转。当有液滴间断地滴落时,液滴间断阻断红外光,引起高低电平的变化,IC1构成比较器,可调节触发灵敏度,比较器输出的脉冲串,使LED和三极管导通和关断,驱动LED和喇叭发出声光信号,A上的输出讯号,可以控制其它执行机构,或与计算机连接,进一部处理液滴信号。夹持器中,定位环保证夹子夹在莫菲氏管上时,液滴能准确地经过红外光中部;定位杆保证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束能垂直进入接收管,两个定位装置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使装置的操作方便,工作可靠,而不需要反复调整校正位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夹持器为塑料制成的,以弹簧为支点的两组杠杆式结构,MTR—C为通用红外发射接收组件,该组件的内核芯片只有25×13平方毫米,内核芯片上组装有红外光调制发射管,红外光调制接受管,前置放大,滤波选频,脉冲整形等全部电路。电路简单、工作可靠。IC用μA741,VT为9013,Y为超微型报警喇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体积小巧,价格低廉,通用性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也可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领域中需要对液滴进行检测的场合。夹持器中的定位环及定位杆,保证工作可靠,操作方便。采用MTR—C组件,使整个装置电路简单,体积小巧,工作可靠,是一种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夹持器和电子电路所组成,夹持器具有以弹簧(5)为支点的两组杆杠式结构AB及CD,靠近B、D端的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即定位环卡(1),在弧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炬形红外发射及接受管(3、2)在B、D端靠近弹簧的根部的内侧面中部安装金属定位杆(4),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2)用三芯屏蔽线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MTR—C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组件MTR正负极分别接电源正负极,组件输出端与IC的负输入端相连,IC构成比较器,其比较电压由R1与R2分压提供,调整R2就可以调整比较电压,R3为IC输出端上控电阻,输出端通过LED与VT基极(b)连,集电极通过报警喇叭Y与电源正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通用红外发射接收组件的内核芯片为25×13平方毫米,IC用μA741,VT为9015,Y为超微型报警喇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它由夹持器和电子电路所组成,夹持器具有以弹簧为支点的两组杆杠式结构,其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作定位卡,在弧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炬形红外发射及接受管,靠近弹簧根部的内侧面安装金属定位杆,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用三芯屏蔽线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MTR-C相连接。本装置设计构思巧妙,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体积小巧,价格低廉,通用性强。文档编号A61M5/14GK2232761SQ9521414公开日1996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国经, 何琼英 申请人:陈国经, 何琼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夹持器和电子电路所组成,夹持器具有以弹簧(5)为支点的两组杆杠式结构AB及CD,靠近B、D端的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即定位环卡(1),在弧面中部的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炬形红外发射及接受管(3、2)在B、D端靠近弹簧的根部的内侧面中部安装金属定位杆(4),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2)用三芯屏蔽线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MTR-C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经何琼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经何琼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