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其包括步骤:a.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陶瓷膜制氧发生器;b.空气通过陶瓷膜制氧发生器进行分级过滤,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采用两级并联;c.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d.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增压至3000‑4500Pa;e.再进入富氧预热器加热至70℃以上;f.加热后的富氧空气进入炉膛或风室,用做燃烧或助燃。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并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
技术介绍
通常空气中含有20.95%(v/v)的氧和78.1%(v/v)的氮及少量的惰性气体等,真正参与燃烧的氧只占空气总量1/5左右,而占空气总量约4/5的氮和其他惰性气体非但不助燃,反而将随着燃烧的进行带走大量的热能,一般把含氧量大于20.95%的空气叫做富氧空气。我国每年要烧掉15亿吨煤,2亿吨油,还有大量的天然气,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巨大的能耗是发展生产的沉重负担,同时又释放大量的有害烟尘和废气,严重的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改善工艺过程、降低单位消耗、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富氧燃烧作为最为便捷和取用不尽的清洁能源,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富氧分离制造工艺有深冷分离法和分子筛吸附法。深冷分离法是将空气压缩液化,除去杂质并冷却后根据氧、氮沸点的不同通过精馏设备实现氧、氮分离,这种方法分离的气体纯度高,但压缩冷却的生产工艺能耗很高,生产成本很高,只适合大规模空分制氧。分子筛膜具有超细的微孔,这些孔小到足以排斥某些分子,而让别的分子通过,但这类膜难以加工、易碎,制造费用高,重复使用率较低,氧氮分离也不是非常彻底,得到的分离气体纯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并且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其包括步骤:a.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陶瓷膜制氧发生器;b.空气通过陶瓷膜制氧发生器进行分级过滤,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采用两级并联,第一级采用三组单体膜件并联构成,每组单体膜件为规格分别为8nm和2nm的单体件串联构成,第二级与第一级结构相同,第一级与第二级相并联;c.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d.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增压至3000-4500Pa;e.再进入富氧预热器加热至70℃以上;f.加热后的富氧空气进入炉膛或风室,用做燃烧或助燃。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流量为50000m3/h,操作压力为0.1MPa,形成氧体积分数为30%-35%的富氧空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所述单体膜件中的分离膜厚度小于1.5μm,膜管两端的膜厚度差小于0.5μ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并且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其包括步骤:a.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陶瓷膜制氧发生器;b.空气通过陶瓷膜制氧发生器进行分级过滤,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采用两级并联,第一级采用三组单体膜件并联构成,每组单体膜件为规格分别为8nm和2nm的单体件串联构成,第二级与第一级结构相同,第一级与第二级相并联;c.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d.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增压至3000-4500Pa;e.再进入富氧预热器加热至70℃以上;f.加热后的富氧空气进入炉膛或风室,用做燃烧或助燃。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流量为50000m3/h,操作压力为0.1MPa,形成氧体积分数为30%-35%的富氧空气。步骤b中,单体膜件中的分离膜厚度小于1.5μm,膜管两端的膜厚度差小于0.5μm。本专利技术净化后的加热空气经膜组件过滤,由于氧气和氮气等气体在0.1MPa的压力下,透过高选择性膜孔径的速率不同(氧气约为氮气等的5倍),当氮气等气体在膜的滞留侧停留时,渗透速率快的氧气透过膜,在膜的渗透侧被富集,经集气管收集从而制得富氧气体。而氮气等气体由于氧气率先透过,失去透过压力大部分排入大气。本专利技术膜法空气氧氮分离,富氧助燃技术是利用空气中各组分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不同,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如氮气、一氧化碳等气体被滞留在膜的滞留侧排入大气,而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透过膜,在膜的渗透侧被富集,经集气管收集从而制得富养气体,具有节能显著、装置简单、启动速度快、维护方便、寿命长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设备主要有:空气净化器、高压通风机、膜法制氧器(富氧发生器)、调节阀、水环真空泵、汽水分离器稳压系统、脱湿罐、稳压罐、增加风机、氧气加热器、微电脑控制柜等。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富氧发生器(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陶瓷膜组件是由膜孔径规格为2nm和8nm的两级并联各三个串联共6组单体膜件组成,流量可达50000m3/h,操作压力为0.1MPa,为确保膜组件对分离气体渗透速率的高选择性,单体膜件中的分离膜非常薄且平整,厚度小于1.5μm;膜管两端的膜厚度差小于0.5μm。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氧气,而且流量也很大,陶瓷膜的选择性极高,可以从空气中获得高纯度的氧气,形成氧体积分数为30%-35%的富氧空气,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增压至3000-4500Pa,再进入富氧预热器加热至70℃以上,然后进入炉膛或风室,用做燃烧或助燃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富氧流量最大为50000m3/h,富氧浓度30%-35%。当氧浓度达到35%左右,规模小于60000m3/h时,膜法制氧投资、维护及操作费用仅为深冷法制氧和PSA法(分子筛)制氧的1/3到1/2,而且规模越小,膜法制氧越经济。下表1为各种氧气制造法的电力消耗量:表1按目前市场运行价格计算,膜法富氧成套装置的一次性投资,扣除运行费用(电耗),可在当年收回投资,大多数情况下6个月左右即可收回投资,装置的使用寿命为十年(其中膜原件≥2年)。因此,采用此技术,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功效为:1、本工艺设备操作简单,氧氮分离彻底,连续运行可靠,开、停车方便,启动后几分钟内即可产生出稳定的氧气,占地面积小,设备造价低,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明显,使用寿命超过十年;2、陶瓷膜组件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 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 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陶瓷膜制氧发生器;b.空气通过陶瓷膜制氧发生器进行分级过滤,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采用两级并联,第一级采用三组单体膜件并联构成,每组单体膜件为规格分别为8nm和2nm的单体件串联构成,第二级与第一级结构相同,第一级与第二级相并联;c. 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d. 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增压至3000‑4500Pa;e. 再进入富氧预热器加热至70℃以上;f. 加热后的富氧空气进入炉膛或风室,用做燃烧或助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法富氧分离助燃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除去10μm的灰尘后由高压通风机送至陶瓷膜制氧发生器;
b.空气通过陶瓷膜制氧发生器进行分级过滤,陶瓷膜制氧发生器采用两级并联,第一级采用三组单体膜件并联构成,每组单体膜件为规格分别为8nm和2nm的单体件串联构成,第二级与第一级结构相同,第一级与第二级相并联;
c.所得富氧经集气管收集由水环式真空泵抽取后经汽水分离器、脱湿罐和稳压罐,脱除气体中的水分;
d.由增压风机将富氧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