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476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其包括整流模块、变压器、PWM模块以及第一反馈模块,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及辅组绕组,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经第一反馈模块与PWM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输出为开关电源的输出,PWM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通过将第一反馈模块连接在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上,对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进行检测,而辅助绕组相对于初级绕组,匝数大大减小,其上的电压大大降低,从而在第一反馈模块自身的功率损耗也大大降低,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电子电路
,特别设及一种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理想的开关电源在输入电压为交流100-264V时的输出功率为恒定的,但在实际应 用中,由于交流输入侧的电压变化范围大,造成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不平衡,使得开关电源 的应用场合受限制。为了使得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保持平衡,通常对经开关电源的整流模 块后的电压进行采样,根据采样电压使调整输出侧的功率保持平衡,但上述采样所得的电 压值通常很高,从而采样过程中的功率损耗也很大,使得电子设备待机状态下的功率损耗 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旨在降低开关电源 的功率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用于调节开关电 源的输出功率,该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变压器、PWM(化1 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模块W及第一反馈模块,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及 辅组绕组,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 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经第一反馈模块与所述PWM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 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输出为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 绕组连接; 高压交流电经所述整流模块整流为高压直流后输入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述高 压直流电经变压器变压后分别输出至次级绕组、辅助绕组,辅助绕组的电压经第一反馈模 块反馈至PWM模块,所述PWM模块根据检测到的辅助绕组的电压关闭输出至初级绕组的PWM 信号或者调整输出至初级绕组PWM信号的占空比,继而调整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及第一二极管,所述辅助绕 组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辅助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所 述PWM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经第一电阻连接 至所述PWM模块的第一检测端。 优选地,所述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辅助绕组与所述PWM模块的 电源端之间的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阻与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一 端与所述辅助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PWM模块的电 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000引优选地,所述PWM模块包括PWM忍片、两路并联的开关单元,所述PWM忍片的电源端 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PWM忍片的第一检测端与第一反馈模块连接,所述PWM忍片的输 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地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 Ξ极管、第一 MOS管、第二二极管、第Ξ电阻、第四 电阻、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所述第Ξ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WM忍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Ξ 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一 Ξ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 Ξ极管的集电极接 地,所述第一 Ξ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 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 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 M0S管的漏极与所述 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一 M0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 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 Ξ极管为PNPSS极管,所述第一 M0S管为Ν型沟道M0S管。 优选地,在所述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的公共端点与所述PWM忍片的第一检测端之 间还连接有第屯电阻,所述第屯电阻用于检测所述第一 M0S管的源极电流。 优选地,该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次级绕组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 出接口之间的续流二极管组,所述续流二极管组包括若干并联的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 组的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组的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 输出接口的电源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该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续流二极管组与所述PWM忍片 的第二检测端之间的第二反馈模块,所述第二反馈模块包括光禪、第二稳压管、第Ξ稳压 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二电容及第Ξ电容,所述第 二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经所述第八电阻 与所述光禪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Ξ稳压管的阴极、光禪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 光禪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Ξ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 第Ξ稳压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Ξ稳压管的阳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Ξ电容的另一端连 接并接地,所述第Ξ稳压管的控制极经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续流二极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 光禪的光敏Ξ极管的一端经第十一电阻连接至所述PWM忍片的第二检测端,所述光禪的光 敏Ξ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将第一反馈模块连接在 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上,对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所得的电压与PWM模块内部 的预设值进行比较,输出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从而改变次级绕组的 充、放电时间,达到调整次级绕组的电压的目的,最终使得开关电源的输出端的功率保持平 衡。由于第一反馈模块检测的电压为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而辅助绕组相对于初级绕组,应数 大大减小,从而辅助绕组上的电压大大降低,从而在第一反馈模块自身的功率损耗也大大 降低,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路结构示意图。[001引附图标号说明: 「00191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技术中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功耗功率补偿电源电路,用于调节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变压器、PWM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以及第一反馈模块,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及辅组绕组,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经第一反馈模块与所述PWM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输出为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高压交流电经所述整流模块整流为高压直流后输入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所述高压直流电经变压器变压后分别输出至次级绕组、辅助绕组,辅助绕组的电压经第一反馈模块反馈至PWM模块,所述PWM模块根据检测到的辅助绕组的电压关闭输出至初级绕组的PWM信号或者调整输出至初级绕组的PWM信号的占空比,继而调整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