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玲专利>正文

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8389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容补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补偿控制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电容补偿模块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电容补偿模块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均与补偿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并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远程报警。不但在一定程度的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而且使得配电系统的监控更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容补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补偿控制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电容补偿模块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电容补偿模块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均与补偿控制模块电连接。本技术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并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远程报警。不但在一定程度的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而且使得配电系统的监控更高效便捷。【专利说明】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容补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 目.0
技术介绍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供电网络中提高用电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的重要设备,其主要是通过对供电线路中的无功功率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电力电容组进行补偿,传统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是依靠操作人员人工进行操作,因此存在操作不及时、工作强度大等弊端,不能高效的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补偿控制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电容补偿模块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电容补偿模块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均与补偿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至少有两个,电容组内的各电容与各电容补偿模块连接,所述的高增益天线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内设置有熔断式隔离开关和晶闸管,熔断式隔离开关、晶闸管和电容共同构成电容补偿电路,电容补偿模块的外侧设置有电容接口。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散热风扇,两个散热风扇的排风方向均为向上。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盖。所述的防雨盖和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灭火材料储罐,灭火材料储罐内预装有高压空气,灭火材料储罐上设置有灭火喷嘴,灭火喷嘴处设置有热触发阀门。所述的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搬运本装置的扶手。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并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远程报警。不但在一定程度的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而且使得配电系统的监控更高效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中,1-支脚,2-散热风扇,3-补偿控制模块,4-补偿区总开关,5-隔板,6_隆起,7_防雨盖,8-高增益天线,9-灭火材料储罐,10-扶手,11-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2-电容补偿模块,13-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6,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8,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5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4、补偿控制模块3、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容补偿模块12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4、电容补偿模块12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均与补偿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至少有两个,电容组内的各电容13与各电容补偿模块12连接,所述的高增益天线8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内设置有熔断式隔离开关和晶闸管,熔断式隔离开关、晶闸管和电容13共同构成电容补偿电路,电容补偿模块12的外侧设置有电容接口。工作时,补偿控制模块3起到总体控制作用,包括控制补偿区总开关4的通断,控制各电容补偿模块12进行协同工作以实现精确补偿。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的作用是采集装置内的各电气参数和报警信息,然后将传输至远端的控制室。电容13是易损件,是最主要的故障点,因此,将各电容补偿回路中的各电容13从电容补偿模块12中取出,进而进行集中布置,减少了维修时的拆卸程序,加快了维修速度。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散热风扇2,两个散热风扇2的排风方向均为向上,两个散热风扇2排风方向一致且一上一下,形成了顺畅的散热气流,散热效果良好。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盖7,起到防雨防尘的作用。所述的防雨盖7和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灭火材料储罐9,灭火材料储罐9内预装有高压空气,灭火材料储罐9上设置有灭火喷嘴,灭火喷嘴处设置有热触发阀门,失火时,热触发阀门打开,及时灭火,防止火势失控。所述的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搬运本装置的扶手10。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I,既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又在壳体底部提供了足够的散热对流空间。本技术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系统,并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远程报警。不但在一定程度的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而且使得配电系统的监控更高效便捷。【主权项】1.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6),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8),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5)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4)、补偿控制模块(3)、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容补偿模块(12)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4)、电容补偿模块(12)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块均与补偿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至少有两个,电容组内的各电容(13)与各电容补偿模块(12)连接,所述的高增益天线(8)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内设置有熔断式隔离开关和晶闸管,熔断式隔离开关、晶闸管和电容(13)共同构成电容补偿电路,电容补偿模块(12)的外侧设置有电容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散热风扇(2),两个散热风扇(2)的排风方向均为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盖(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灭火材料储罐(9),灭火材料储罐(9)内预装有高压空气,灭火材料储罐(9)上设置有灭火喷嘴,灭火喷嘴处设置有热触发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搬运本装置的扶手(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I)。【文档编号】H02B1/56GK205429743SQ201620168902【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6年3月7日【专利技术人】刘庆玲, 陈宇, 关太军, 张建忠, 张丽娜, 高海波, 尹贤同 【申请人】刘庆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自动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容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隆起(6),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增益天线(8),壳体内部被带有通风孔的隔板(5)分成配电区和电容补偿区,电容补偿区内设置有补偿区总开关(4)、补偿控制模块(3)、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容补偿模块(12)和电容组,所述的补偿区总开关(4)、电容补偿模块(12)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块均与补偿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至少有两个,电容组内的各电容(13)与各电容补偿模块(12)连接,所述的高增益天线(8)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11)电连接,所述的电容补偿模块(12)内设置有熔断式隔离开关和晶闸管,熔断式隔离开关、晶闸管和电容(13)共同构成电容补偿电路,电容补偿模块(12)的外侧设置有电容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玲陈宇关太军张建忠张丽娜高海波尹贤同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