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隆雄专利>正文

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32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其主要特征在于点滴输液管上端之蓄液池内设置一空心浮球,该浮球可于点滴药液瓶内的药液输出时,随药液下降以其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使输液导管内尚留有药液,以避免造成血液回流至输液导管,便于继续注射,更换点滴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点滴输液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浮球自动关闭结构的医用点滴输液器。医务界对于诊治病患者时,依其病情需要,通常医师会为病患者施以静脉点滴注射,习用装置即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目的无非是藉其注射营养液等药液,以提供病患者生理上之需要,有利于病患早日恢复健康。但由于点滴注射,往往耗费冗长的时间,甚至可达数小时以上,因此,于注射过程中病患者及看护人员,易疏于检视注射过程,以至于整瓶注射液已点滴完毕,病患者及看护人员尚不知前来处置该点滴注射器;尤其以在晚间施行点滴注射时,病患者及看护人员极易进入睡眠状态,更易忽略点滴注射的进行,无法即时处理该点滴注射器,使点滴瓶内药液流尽及输液管内也不留液体,则会导致血液回流,使血液凝结阻塞针头,因此必须重新更换点滴管作血管穿刺,以便后续的点滴注射,对于病患者及护士皆有所不便。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藉由输液导管上端蓄液池内浮球的设置,可使之于药液用尽时,浮球即随液面下降,并藉其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使管内尚留有液体,以避免血液回流。本技术涉及一种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其主要特征在于输液管上端之蓄液池内设置一可浮于药液上之空心浮球,能随蓄液池内药液下降之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处。附图简要说明图1为习用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的实施例输液中之局部剖视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关闭之局部剖视平面图。图式中之参照号数(1)点滴药液瓶(2)蓄液池(201)出水口(3)空心浮球(4)输液导管(5)手推调节关闭器(6)注射针头本技术之其他目的、特征及功效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及3,系分别为本技术实施输液中及关闭之局部剖视平面图,其中主要包括有点滴药液瓶1、蓄液池2、空心浮球3、输液导管4、手推调节关闭器5及注射针头6等组成,其中点滴药液瓶1供给的药液经蓄液池2下端出水口201,由输液导管4经手推调节关闭器5调整控制流量,而后从注射针头6注入人体静脉,本技术的主要特征,系在于输液导管4上端的蓄液池2内设置一橡胶材质的空心浮球3,该空心浮球3于点滴药液瓶1内存有药液继续供给蓄液池2时,空心浮球3即浮于液面上,当药液流出时,蓄液池2内的空心浮球3即随药液水流下降,同时由于药液的吸力自动封闭出水口201(如图3所示),则输液导管4内尚遗留的药液不致于流出,以避免血液回流,凝结阻塞注射针头6。当更换点滴药液瓶1时,已封闭出水口201的空心浮球3在蓄液池2注入药液后,由于受浮力作用,随即从出水口201上升,以使出水口201开放呈通路,使药液重新从出水口201注入输液导管4完成连续输液及自动封闭之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其主要特征在于输液管上端之蓄液池内设置一可浮于药液上之空心浮球,能随蓄液池内药液下降之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其主要特征在于点滴输液管上端之蓄液池内设置一空心浮球,该浮球可于点滴药液瓶内的药液输出时,随药液下降以其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使输液导管内尚留有药液,以避免造成血液回流至输液导管,便于继续注射,更换点滴瓶。文档编号A61M5/14GK2105300SQ9122862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隆雄 申请人:陈隆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球自动关闭式点滴输液器,其主要特征在于输液管上端之蓄液池内设置一可浮于药液上之空心浮球,能随蓄液池内药液下降之吸力自动封闭蓄液池下端之出水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隆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