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荣荣专利>正文

输液加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32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液加温器,包括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盒体,安置在盒体内的加热器件,贴近加热器件的传热板,所述上、下盒体通过开合铰链连接,所述上、下盒体的传热板可以相互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盒体之一装有电接插件,且传热板上开有贯穿盒体两端的包容输液管凹槽;所述上、下盒体还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上的电极可以相互贴合,并分别与上、下盒体内的加热器件电连接;将输液管嵌在凹槽中,闭合盒体并插接上电源后,输液管便稳妥地夹持在盒体的上、下传热板中,被上、下同时得电的加热器件加温,使输出的液体具有与体温接近的温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辅助器件,尤其是一种输液加温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医疗手段。为了消除患者因输液温度低而产生的不适,检索最新专利发现,申请号为03252342.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输液微加热装置》,该装置在壳体内安装加热元件,在壳体上有加热板,加热元件贴近加热板。在加热板的加热面上设置可以包容输液管的凹槽。壳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两个壳体上的加热板可以相互贴合,对应的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凹槽合成1个近似圆形通道。在壳体内设置测温元件,及内罩。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输液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便使病人能在舒适的情况下接受治疗。申请人在实践中认识到,以上现有技术的结构与布线均比较复杂,体积较大,热效率不够高,且不便于安置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温效果好,并且体积小巧、安置方便的输液加温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输液加温器包括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盒体,安置在盒体内的加热器件,贴近加热器件的传热板,所述上、下盒体通过开合铰链连接,所述上、下盒体的传热板可以相互贴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上、下盒体之一装有电接插件,且传热板上开有贯穿盒体两端的包容输液管凹槽;所述上、下盒体还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上的电极可以相互贴合,并分别与上、下盒体内的加热器件电连接。将输液管嵌在凹槽中,闭合盒体并插接上电源后,输液管便稳妥地夹持在盒体的上、下传热板中,被上、下同时得电的加热器件加温,使输出的液体具有与体温接近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传热板上的凹槽呈现S形迂回状。这样可以使输液管在盒体内有更长的加温长度,从而即使在外界温度较低、滴液速度较快时也能充分加热输液。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S形迂回凹槽的进、出段附近开有短路槽,从而在外界温度较高、滴液速度较慢时,可以将输液管沿短路槽嵌在传热板上,适当缩短加温长度。显然,本技术无论是盒体结构,还是电连接结构,均简单紧凑,并且操作使用方便,可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下盒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输液加温器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盒体1’和下盒体1通过开合铰链2连接,构成盒体部件。加热器件为上、下红外膜电热布3’、3,分别安置在上、下盒体中,贴近上、下红外膜电热布3’、3的硅橡胶上、下传热板4’、4固定在上、下盒体内,可以相互贴合。下盒体2的一端装有通过导线与下红外膜电热布3电连接的插座6,下传热板4上开有贯穿下盒体1两端的包容输液管凹槽7,此槽呈现S形迂回状,进、出段附近开有短路槽8。上、下盒体1’、1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上、下电极板10’、10,两电极板上的上、下电极9’、9分别与上、下盒体内的近上、下红外膜电热布3’、3电连接,可以在盒体闭合时相互贴合。使用时,将输液管嵌在凹槽中,外界温度较低、滴液速度较快时嵌在S形迂回槽中;外界温度较高、滴液速度较慢时,沿短路槽嵌在传热板上。之后,闭合盒体,并插接上电源后,输液管便稳妥地夹持在盒体的上、下传热板中,被上、下同时得电的加热器件加温,输出温度适宜的输出液体,满足患者的医治需要。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输液加温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经济,热效率高,携带使用方便。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加温器,包括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盒体,安置在盒体内的加热器件,贴近加热器件的传热板,所述上、下盒体通过开合铰链连接,所述上、下盒体的传热板可以相互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盒体之一装有电接插件,且传热板上开有贯穿盒体两端的包容输液管凹槽;所述上、下盒体还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上的电极可以相互贴合,并分别与上、下盒体内的加热器件电连接;将输液管嵌在凹槽中,闭合盒体并插接上电源后,输液管便稳妥地夹持在盒体的上、下传热板中,被上、下同时得电的加热器件加温,使输出的液体具有与体温接近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上的凹槽呈现S形迂回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迂回凹槽的进、出段附近开有短路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件为红外膜电热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为硅橡胶传热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加温器,属于医疗器械
该产品包括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盒体,安置在盒体内的加热器件,贴近加热器件的传热板,所述上、下盒体通过开合铰链连接,所述上、下盒体的传热板可以相互贴合,所述上、下盒体之一装有电接插件,且传热板上开有贯穿盒体两端的包容输液管凹槽;所述上、下盒体还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上的电极可以相互贴合,并分别与上、下盒体内的加热器件电连接。将输液管嵌在凹槽中,闭合盒体并插接上电源后,输液管便稳妥地夹持在盒体的上、下传热板中,被上、下同时得电的加热器件加温,其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可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文档编号A61M5/44GK2756247SQ20042010910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朱荣荣, 朱虹 申请人:朱荣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荣朱虹
申请(专利权)人:朱荣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