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静脉输液装置,尤其涉及静脉输液装置中的输液器滴斗。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普遍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静脉输液所用的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依次性的医疗耗材。现有的输液器结构大多是:在滴斗的上端装有滴斗上盖,滴斗上盖上设有与滴斗连通的进液管和注液管,滴斗的下端设有与滴斗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通过导管与静脉针连通,导管上装有流量调节器。这种结构的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滴斗上盖安装时,由于滴斗上盖和滴斗的材质易变形,安装后,滴斗上盖与滴斗总是会有一些倾斜,这样,药液进入进液管,从进液管底部的滴管滴出时,不能保证药液的滴重,医护人员就无法准确计算地滴液量和滴液速度。对于一些严格控制滴液速度和滴液量的病人来说,无法保证其治疗,有时会危及生命;2、开始输液时,都是由护士倒置滴斗或大力挤压滴斗,使药液在滴斗内达到一定高度,同时,由护士亲自监督并控制流量调节器,以保证滴斗内液面保持一定高度且药液充满所有管路。如果用力过大,滴斗内会充满药液,无法观察滴液量和滴速,这时,医护人员 ...
【技术保护点】
具有自动排气止液功能的输液器滴斗,包括本体(1)、进液管(2)和出液管(3),所述本体(1)内部为空腔,进液管(2)和出液管(3)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并均与本体密封连接,且进液管(2)和出液管(3)的内部均与本体的空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延伸至本体空腔内部,出液管的上面非接触式罩有一滴液罩(4),所述滴液罩(4)的外周与本体的内壁密封固定,滴液罩(4)的底部与本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滴液罩(4)由上向下设有凹槽(41),凹槽的上侧与本体的空腔连通,凹槽的底部开有滴液孔(42),并且,滴液罩(4)的中心区域自下而上设有容置腔(43),所述出液管(3)的上部末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动排气止液功能的输液器滴斗,包括本体(1)、进液管(2)和出液管(3),所述本体(1)内部为空腔,进液管(2)和出液管(3)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并均与本体密封连接,且进液管(2)和出液管(3)的内部均与本体的空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延伸至本体空腔内部,出液管的上面非接触式罩有一滴液罩(4),所述滴液罩(4)的外周与本体的内壁密封固定,滴液罩(4)的底部与本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滴液罩(4)由上向下设有凹槽(41),凹槽的上侧与本体的空腔连通,凹槽的底部开有滴液孔(42),并且,滴液罩(4)的中心区域自下而上设有容置腔(43),所述出液管(3)的上部末端置于所述容置腔(43)内,出液管(3)的出液口与滴液罩(4)的实体之间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气止液功能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1)为环状连续凹槽,凹槽的底部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滴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气止液功能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罩的上端外周与本体的内壁密封固定,所述滴液罩的下部外周与本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气止液功能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以照,杭永林,俞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