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417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15: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本体,输液软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瓶连接端和静脉针连接端,自输液瓶连接端开始,输液软管本体上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自动排气机构、流速调节器和单向流通网状机构。本装置可以有效的过滤玻璃碎屑和微小结晶,能够解决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多次重新排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将输液器的圆锥接头部分插入输液瓶,输液瓶挂于输液杆上,排气并使整个输液管道充满药液,关紧调节器,再行静脉穿刺,固定穿刺针并调整滴速。在临床中,由于圆锥接头部分插入输液瓶中或者换接下一瓶药液时,输液管内容易进入空气,导致医护人员需要重新排气,在药液正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液软管流入人体,当药液正压力低于静脉压,若未及时关闭流速调节器或拔出静脉针,则可导致病人静脉血回流到输液管道中,容易导致患者的不理解,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可能引发医患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本体,输液软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瓶连接端和静脉针连接端,自输液瓶连接端开始,输液软管本体上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自动排气机构、流速调节器和单向流通网状机构。进一步地,自动排气机构为U型管,由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依次连接而成,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平行设置,第一管体与墨菲式滴管相连接;第三管体与输液软管本体相连通,第三管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之间通过过滤膜隔开。进一步地,排气孔上设置有盖子。进一步地,第一管体的内径等于输液软管本体的内径。进一步地,单向流通网状机构包括井字形支架,井字形支架由四个支板组成,四根支板的端头均固定在输液软管本体的内壁上形成9个排液孔,每个排液孔上设置有一个瓣膜,瓣膜构成一个片状阀门,片状阀门的直径等于输液软管本体的内径,所有瓣膜均开口朝向静脉针连接端,瓣膜的开口端位置与输液瓶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输液软管本体长度的19/20。进一步地,瓣膜采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进一步地,该静脉输液器采用聚乙烯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本装置在墨菲式滴管下端设置有过滤作用的自动排气机构,临床中由于在配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玻璃碎屑进入药瓶或者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少量微小,肉眼不能识别的结晶体,输入人体后会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引起血管栓塞,通过过滤膜的过滤,自动排气机构可以有效的过滤玻璃碎屑和微小结晶,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前需要先进行排气,由于圆锥接头部分插入输液瓶中或者换接下一瓶药液时,输液管内容易进入空气,一旦过量的空气进入人体,容易引起静脉血管栓塞,导致医护人员需要重新排气,本装置的自动排气机构能够解决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多次重新排气的问题。)自动排气装置下端设置有单向流通网状机构,临床上,由于医护人员未能够及时更换新的药液或者拔针,导致患者静脉血液回流到输液软管中,虽然不会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是容易引起患者的不理解甚至是医患纠纷,本技术输液器能够有效防止静脉回血的产生,避免了患者的不理解和医患纠纷的产生;单向流通网状机构的井字形支架起到支撑瓣膜的作用,防止液体的作用过大时导致瓣膜翻过去,起到阻止血液回流的作用。)针对现在市场上输液器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过滤膜,本静脉输液器选择聚乙烯作为主材,因为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和耐水性;制作成本低廉。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的单向流通网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瓶连接端,2.墨菲式滴管,3.输液软管本体,4.排气孔,5.过滤膜,6.流速调节器,7.单向流通网状机构,8.静脉针连接端,9.盖子,10.支板,11.瓣膜,12.排液孔,13.自动排气机构,14.第一管体,15.第二管体,16.第三管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该静脉输液器采用聚乙烯材料。如图1所示,包括输液软管本体3,输液软管本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瓶连接端1和静脉针连接端8,自输液瓶连接端1开始,输液软管本体3上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2、自动排气机构13、流速调节器6和单向流通网状机构7。自动排气机构13为U型管,由第一管体14、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依次连接而成,第一管体14和第三管体16平行设置,第一管体14与墨菲式滴管2相连接;第三管体15与输液软管本体3相连通,第三管体1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4,第二管体14和第三管体16之间通过过滤膜5隔开。排气孔4上设置有盖子9。第一管体14的内径等于输液软管本体3的内径。如图2所述,单向流通网状机构7包括井字形支架,井字形支架由四个支板10组成,四根支板10的端头均固定在输液软管本体3的内壁上形成9个排液孔12,每个排液孔12上设置有一个瓣膜11,瓣膜11构成一个片状阀门,片状阀门的直径等于输液软管本体3的内径,所有瓣膜11均开口朝向静脉针连接端8,瓣膜11的开口端位置与输液瓶连接端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输液软管本体3长度的19/20。瓣膜11采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当药液沿着输液软管本体3从输液瓶连接端1流向静脉针连接端8,药液经过墨菲式滴管2流入自动排空气装置13时,药液中的玻璃碎屑和微小,肉眼不能识别的结晶体被阻挡,不能继续进入输液软管本体3,起到精密过滤的作用;当有气泡沿着输液软管本体3从墨菲式滴管2流向静脉针连接端8,气泡进入自动排空气装置13时,依据“U”型管原理,气泡会上浮至排气孔4,起到自动排空气的作用;同时,由于墨菲式滴管2中的药液正压力大于静脉血的内压,因此药液的流动压力大,在药液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各小孔连接的瓣膜11均打开,保证药液的正常流通。当静脉回血流入输液软管本体3时,静脉血液回流产生的动能触发各小孔连接的瓣膜11关闭,起到阻挡血液继续朝输液瓶连接端1回流。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软管本体(3),所述输液软管本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瓶连接端(1)和静脉针连接端(8),自输液瓶连接端(1)开始,所述输液软管本体(3)上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2)、自动排气机构(13)、流速调节器(6)和单向流通网状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软管本体(3),所述输液软管本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液瓶连接端(1)和静脉针连接端(8),自输液瓶连接端(1)开始,所述输液软管本体(3)上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2)、自动排气机构(13)、流速调节器(6)和单向流通网状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机构(13)为U型管,由第一管体(14)、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管体(14)和第三管体(16)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管体(14)与墨菲式滴管(2)相连接;所述第三管体(16)与输液软管本体(3)相连通,所述第三管体(1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4),所述第二管体(14)和第三管体(16)之间通过过滤膜(5)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排气且防止回血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4)上设置有盖子(9)。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民陈飞燕廖伟涛卢秋燕黄春婷高婉莹吴晓玲保泽庆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