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荣专利>正文

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20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芯子,地漏本体内壁设置有卡槽,芯子外壁设置有若干可与卡槽卡合连接的凸块,所述卡槽为一等深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方在对应每个芯子凸块的位置设置有上缺口;所述凸块两端的高度低于其中部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其具有拆装方便,且不会对地漏芯子的入水造成影响,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具体为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地漏一般由地漏本体、防臭防虫芯子和盖板构成,其中的地漏本体大都采用金属材质,而地漏芯子采用塑料材质,并通过地漏芯子外壁的凸块与地漏本体内壁上的卡槽实现卡合连接。
在此,如图1和2所示,以上地漏本体1′内壁上的卡槽为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槽11′,每个导槽11′上方设置有芯子2′凸块21′卡入的缺口111′,导槽11′的下方其沿着地漏本体1′的内壁斜向下延伸且其深度不断加大。在装配时,将每个地漏芯子上的凸块21′对应每个导槽11′的缺口111′卡入,而后沿着导槽11′的方向转动,使凸块21′在深度不断加深的导槽11′限制下迫使芯子2′下沉而使芯子下沿口22′压紧本体1′上沿口12′而实现两者的密封紧配连接。
在此,以上凸块21′与导槽11′的连接只能通过单向旋转装配,一旦实际使用中杂物进入导槽11′而使旋出方向卡死时就无法旋出。此外对于那些缺少方向感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麻烦,因其对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没有概念,在拆卸时不知道往那个方向转动,这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不便。
此外,因各个导槽11′是沿着本体1′内壁斜向下延伸的,这样的结构无法通过后期的车加工直接实现,因此出于方便加工的考虑,整个地漏本体1′一般由螺纹连接的上盖体31′和下筒体32′构成,不仅增加了模具成本,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后期的装配工序,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
另外,以上地漏本体1′与芯子2′的装配过程中,必须通过芯子2′的转动才能实现与本体1′的卡合或拆卸。但在目前,出于拆装方便的考虑,一般都在芯子2′的入水口23′部位设置有“一”字形或“S”形的横杠24′,其中的“一”字型结构如图2所示,在拆装时,通过两手指伸入入水口抓住横杠24′来转动芯子2′,不仅着力范围小,操作麻烦,最主要的问题是手指着力点位于横杠22′的中部,转动时扭力很小,当地漏长时间使用后卡的比较紧时就难以转动芯子2′,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不便。此外塑料材质的细横杠24′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老化变脆,在用力过大的情况下易扳断而造成芯子2′的彻底报废。
此外,以上“一”字形(或“S”形)的横杠24′横跨设置在入水口23′上,会对地漏芯子2′入水口23′的下水造成阻碍,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水性能,也比较容易被毛发等杂物卡住而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其具有拆装方便,且不会对地漏芯子的入水造成影响,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芯子,地漏本体内壁设置有卡槽,芯子外壁设置有若干可与卡槽卡合连接的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一等深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方在对应每个芯子凸块的位置设置有上缺口;所述凸块两端的高度低于其中部的高度。
进一步的,上述芯子在其口部设置有外翻的芯子沿口,芯子沿口与地漏本体口部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上述地漏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芯子内部设置有直通的排水孔,排水孔的口部间隔布局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组件,每个凸起组件中包括一个上凸起或两个间隔布局的上凸起。
进一步的,上述上凸起呈长条状并朝向地漏芯子内部布局设置。
本专利技术本体上的卡槽由带若干上缺口的等深环形槽构成,该卡槽结构与凸块连接时可进行双向旋转装配,只要将凸块对应卡入相应的上缺口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都可以将凸块卡入到环形槽内而实现芯子与本体的卡合连接。
在此,为保证凸块双向都能顺利地卡入环形槽中,以上凸块的两端高度低于其中部的高度。
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卡槽结构相比现有的斜向导槽得到了很大的简化,可直接通过后期的车床进行加工,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将构成本体的上盖体和下筒体拆分成分体结构并进行组合装配,可直接做成一体成型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力成本。
再者,本专利技术在芯子排水孔口部设置有若干凸起组件,其可结合地漏盖板进行地漏芯子的转动操作。在拆装时,将盖板垂直插入到芯子的排水孔口部,并使盖板的两端分别卡入不同组凸起组件中两上凸起构成的卡槽中或使地漏盖板的两端单侧卡住不同组凸起组件中单个上凸起的不同侧实现止位卡合,而后手握住转盖板转动就可带动地漏芯子同步转动。
在以上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整只手抓住盖板来实现芯子转动,不仅着力方便,操作范围大,操作简便,最主要的是可借助盖板的长距离杠杆效应,使芯子的转动扭力得到成倍提升,能更省力的转动芯子,保证芯子的正常拆装。
此外,以上各凸起组件均设置在芯子排水孔的口部,其不会对排水孔的入水造成任何影响,能有效保证芯子良好的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地漏本体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2、现有地漏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地漏本体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本专利技术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专利技术芯子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专利技术芯子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4所示,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地漏本体1和芯子2,地漏本体1内壁设置有卡槽11,芯子2外壁设置有若干可与卡槽11卡合连接的凸块21。
所述卡槽11为一等深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方在对应每个芯子凸块21的位置设置有上缺口111。该卡槽11的环形槽结构与凸块21连接时可进行双向旋转装配,只要将凸块21对应卡入相应的上缺口111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都可以将凸块21卡入到环形槽内而实现芯子2与本体1的卡合连接,即使实际使用中杂物进入导槽11而使一个方向旋出卡死时依然可通过另一个方向旋出,给拆卸清洗和重新装配提供了很大方便。此外对于那些缺少方向感的人来说也方便了很多,因其无论转动那个方向都可以旋出拆卸。
在此,为保证凸块21双向都能顺利地卡入环形槽中,以上凸块21的两端211高度低于其中部212的高度而形成类八字形或圆弧或拱形的结构,较低的两端方便凸块21顺利卡入环形槽,而较高的中部可保证凸块21卡入环形槽后芯子2和本体1的连接密封性。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卡槽11结构相比现有的斜向导槽得到了很大的简化,可直接通过后期的车床进行加工,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将构成本体1的上盖体和下筒体拆分成分体结构并进行组合装配,可直接做成一体成型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力成本。
再者,为保证芯子2与本体1连接的密封性能,以上芯子2在其口部设置有外翻的芯子沿口22,芯子沿口22下侧与地漏本体1口部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胶圈3。
如图4所示,所述芯子2的内部设置有排水孔23,所述排水孔23的口部231间隔布局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仅采用两个凸起组件结构,在实际中可采用更多个的凸起组件,在此就不再累述。
以上每个凸起组件中包括一个上凸起24或包括两个间隔布局的上凸起2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凸起组件均包括两上凸起24,两上凸起24之间形成卡槽25,且上凸起24呈长条状并朝向地漏芯子2内部布局设置。在拆装时,将地漏盖板4垂直插入到芯子2的排水孔口部231,并使盖板4的两端分别卡入不同组凸起组件中两上凸起24构成的卡槽25中,而后手握住盖板4转动就可带动地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芯子,地漏本体内壁设置有卡槽,芯子外壁设置有若干可与卡槽卡合连接的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一等深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方在对应每个芯子凸块的位置设置有上缺口;所述凸块两端的高度低于其中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芯子,地漏本体内壁设置有卡槽,芯子外壁设置有若干可与卡槽卡合连接的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一等深的环形槽,环形槽的上方在对应每个芯子凸块的位置设置有上缺口;所述凸块两端的高度低于其中部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芯子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在其口部设置有外翻的芯子沿口,芯子沿口与地漏本体口部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胶圈。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