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39870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纳米材料构建的无外设光源的双功能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检测快、成本低,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对过氧化氢的快速、灵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过氧化氢的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传感器集成了电致化学发光和光电化学双重功能。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

技术介绍
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剂,一般情况下能够分解为水和氧气,但比较慢,当加入催化剂(或生物酶)时,反应速度加快,由此可以即时得到过氧化氢的量或催化剂(或生物酶)的量,同时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也经常以反应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因此,过氧化氢在医学诊断、临床治疗、环境检测和食品生产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开发过氧化氢检测方法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技术由于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等优势,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用于检测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技术按照检测手段来分主要有电化学传感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和光电化学传感器三种。其中,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和光电化学传感器相对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背景信号噪音少、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等特点,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电致化学发光也称为电化学发光,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之间或与体系中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金@硫化银纳米棒溶胶Au@Ag2S NRs和电聚合鲁米诺共同修饰的ITO导电玻璃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工作电极W1,二氧化钛纳米片溶胶TiO2 NS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HRP共同修饰的ITO导电玻璃作为光电化学工作电极W2,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RE、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CE,将四个电极共同插入同一电解池中组成四电极系统,将制得的四电极系统置于暗盒中,即制得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金@硫化银纳米棒溶胶Au@Ag2SNRs和电聚合鲁米诺共同修饰的ITO导电玻璃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工作电极W1,二氧化钛纳米片溶胶TiO2NS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HRP共同修饰的ITO导电玻璃作为光电化学工作电极W2,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RE、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CE,将四个电极共同插入同一电解池中组成四电极系统,将制得的四电极系统置于暗盒中,即制得无外设光源的过氧化氢光电化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硫化银纳米棒溶胶Au@Ag2SNRs为核壳结构的棒状纳米材料的水溶液,所述核壳结构的棒状纳米材料为以金纳米棒为核,硫化银纳米粒子为壳层的棒状纳米材料,所述金纳米棒是棒状金纳米粒子,长度为20~4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吴丹魏贻成李小建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