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8897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进水管、气泡发生装置、生物积聚装置、排渣装置、回转式甬道、排水管、排泥管、支架、控制系统;进水管将含四氯化碳的地下水从回转式甬道左侧输送至回转式甬道内,控制系统控制气泡发生装置启动将空气输送至回转式甬道内,含四氯化碳的地下水在回转式甬道内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地下水与空气混合后流经生物积聚装置,生物积聚装置上附着的微生物与地下水混合反应后,生成的浮渣在流至排渣装置时排出,清水从排水管排出,泥沙沉淀从排泥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采用回转式甬道氧化处理法,处理量大,处理效果好,整体设备设计合理,使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沸点有机氯代烃(比重1.591g/cm3,沸点77℃),微溶于水。国外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属于典型的肝脏毒物,高浓度时,首先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随后影响肝、肾。它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因此自1979年被美国EPA列入了“含四氯化碳实验室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也被我国列入了68种“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大量制造和使用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实验室中被四氯化碳污染,如美国的密西根含水层和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含水层均受到过四氯化碳的污染(在含水层中它多以非水相(NAPL)存在)。美国前FortordArmy军事基地造成的污染使得Marina的市政供水中CCl4超标,2000年8月测得CCl4浓度达15μg/L。美国Livermore地区的实验室排放残液中监测发现有毒有害垃圾的堆放导致CCl4污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包括进水管(1)、气泡发生装置(2)、生物积聚装置(3)、排渣装置(4)、回转式甬道(5)、排水管(6)、排泥管(7)、支架(8)、控制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上部设有回转式甬道(5),所述回转式甬道(5)一侧设有进水管(1),回转式甬道(5)后部左侧设有气泡发生装置(2),回转式甬道(5)后部右侧设有生物积聚装置(3),回转式甬道(5)前部右侧设有排渣装置(4),回转式甬道(5)前部中部设有排水管(6),回转式甬道(5)前部左侧设有排泥管(7);所述支架(8)底部设有控制系统(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包括进水管(1)、气泡发生装置(2)、生物积
聚装置(3)、排渣装置(4)、回转式甬道(5)、排水管(6)、排泥管(7)、支架(8)、控制
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上部设有回转式甬道(5),所述回转式甬道(5)一
侧设有进水管(1),回转式甬道(5)后部左侧设有气泡发生装置(2),回转式甬道(5)后
部右侧设有生物积聚装置(3),回转式甬道(5)前部右侧设有排渣装置(4),回转式甬道
(5)前部中部设有排水管(6),回转式甬道(5)前部左侧设有排泥管(7);所述支架(8)
底部设有控制系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
发生装置(2),包括进气管(2-1),支管(2-2),气泡发生板(2-3);所述进气管(2-1)为
水平圆管,进气管(2-1)位于回转式甬道(5)上部,进气管(2-1)与回转式甬道(5)上
檐口平行;所述支管(2-2)竖直布置,支管(2-2)上端与进气管(2-1)底部垂直贯通连接,
支管(2-2)下端伸入回转式甬道(5)内,支管(2-2)数量不少于5根,支管(2-2)在进
气管(2-1)上均匀分布;所述气泡发生板(2-3)为矩形板,气泡发生板(2-3)上均匀分布
有圆形开孔,气泡发生板(2-3)竖直布置在回转式甬道(5)后侧内部,气泡发生板(2-3)
上端中央与支管(2-2)下端垂直贯通连接,气泡发生板(2-3)的数量与支管(2-2)数量相
同,气泡发生板(2-3)在回转式甬道内均匀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
积聚装置(3),包括横梁(3-1),连接杆(3-2),生物积聚板(3-3);其中所述横梁(3-1)
为水平布置的条状钢梁,横梁(3-1)两端焊接在回转式甬道(5)上檐口上,横梁(3-1)
数量为2根,两块横梁(3-1)平行布置,横梁(3-1)间距为50cm~70cm;所述连接杆
(3-2)为竖直布置的条状钢梁,连接杆(3-2)上端与横梁(3-1)垂直无缝焊接,连接杆
(3-2)下端伸入回转式甬道(5)内部,连接杆(3-2)均匀布置在横梁(3-1)上,两根横
梁(3-1)上的连接杆(3-2)对称分布,连接杆(3-2)的数量为20~24根;所述生物积聚
板(3-3)为矩形高分子材料板,生物积聚板(3-3)上端与连接杆(3-2)垂直无缝焊接,生
物积聚板(3-3)平行布置在回转式甬道(5)内,生物积聚板(3-3)的数量10~12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
积聚板(3-3),包括板脊(3-3-1),板谷(3-3-2);所述板脊(3-3-1)为条形凸起,板脊
(3-3-1)顶端突起的高度为1000nm~8000nm,板脊(3-3-1)在生物积聚板(3-3)表面均
匀平行布置,相邻两个板脊(3-3-1)之间的距离为1000nm~8000nm;所述板谷(3-3-2)为
两个板脊(3-3-1)之间的空隙,相邻板谷(3-3-2)之间的距离为1000nm~8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去除地下水中四氯化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
式甬道(5),包括弧形导流板(5-1),中心隔离板(5-2),氧浓度传感器(5-3),一号水位
传感器(5-4),二号水位传感器(5-5),四氯化碳浓度传感器(5-6);所述弧形导流板(5-1)
为半圆形竖直板,弧形导流板(5-1)下端垂直焊接在回转式甬道(5)底部中心两侧,弧形
导流板(5-1)上端与回转式甬道(5)上檐口齐平,弧形导流板(5-1)数量为两块,两块
弧形导流板(5-1)对称布置在回转式甬道(5)水平轴线上,两块弧形导流板(5-1)之间
的距离为1.8m~2.0m;所述中心隔离板(5-2)为矩形板,中心隔离板(5-2)下端与回转式
甬道(5)底部垂直无缝焊接,中心隔离板(5-2)上端与回转式甬道(5)上檐口齐平,中
心隔离板(5-2)布置在回转式甬道(5)水平轴上,中心隔离板(5-2)两端距离相对的两
块弧形导流板(5-1)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氧浓度传感器(5-3)位于回转式甬道(5)
后部内壁上,氧浓度传感器(5-3)上端距回转式甬道(5)上檐口的距离为15cm~20cm,
氧浓度传感器(5-3)与控制系统(9)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一号水位传感器(5-4)位于回
转式甬道(5)前侧内壁上,一号水位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梁骁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