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氰化电镀是常用的镀法之一,主要用于镀锌、镀铅、镀镉、镀铜、镀银、镀金。根据各种氰化电镀液的配方,氰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中除含有剧毒的游离氰化物外,尚有铜氰、镉氰、银氰、锌氰等络合离子存在,所以破氰后,重金属离子也将进入废水中。因此,在处理含氰废水时,也应包括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然而,氰化物不能通过常规的沉淀等办法进行处理,必须将其分解为C和N才能变为无毒产物。含氰废水处理在国内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传统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有很多,例如电解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臭氧法和碱性氯化法等。其中,电解氧化法是采用在pH值大于7的条件下,CN-在阳极上氧化生成CNO、CO2、N2,同时Cl-被氧化成Cl2,Cl进入溶液后生成HClO,加强了对氧的氧化作用;阴极上析出重金属;该法的缺点是电流效率低,电耗大,成本高,处理废水难以达标排放。活性炭吸附法是活性炭表面上的氧气和水生成双氧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对含氰废水依次进行酸化处理和吹脱处理,获得气相和液相;S20、采用吸收液对所述气相进行吸收以回收利用,获得吸收残液;S30、进行所述步骤S20的同时对所述液相进行混凝沉淀处理;S40、对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含氰废水依次进行酸化处理和吹脱处理,获得气相和液相;
S20、采用吸收液对所述气相进行吸收以回收利用,获得吸收残液;
S30、进行所述步骤S20的同时对所述液相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S40、对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
中,先将所述液相的pH值调节至8~10,再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
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
S10中获得的液相再次进行酸化处理和吹脱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
S10中获得的液相再按照所述步骤S10、S20、S30进行若干次重复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
包括以下步骤:
S10a:往所述含氰废水中添加非氧化性酸,将其pH值调节至1~3,以使所
述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水解;
S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建波,陈利军,莫恩铭,吴蒙,王辉,林梓河,朱琼芳,刘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