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碳罐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8856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碳罐试验装置,可用一套试验装置满足吸附试验和脱附试验的需求,还可以满足汽车国五标准对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试验的需求。其技术方案为:重新设计了碳罐试验装置的气体管路,改进了气体流程,使得试验碳罐的试验状态与在汽车中的运行状态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精度和数据的稳定性。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电路(PLC)对各个电磁阀的开闭动作的控制,可在同一套管路连接的碳罐试验装置中满足碳罐的仿真吸附能力试验、碳罐的仿真脱附能力试验以及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从而实现了基准碳罐的全自动可循环利用,降低了设备计量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炭罐试验,尤其涉及在同一套试验装置既能完成吸附试验也能完成脱附试验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炭罐试验设备的原理如图1所示,存在试验功能单一(仅有单一的吸附或脱附试验)、并存在试验稳定性、重复性差的问题。同时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参照炭罐由于长时期处于被动吸附状态,需要不断更新,大大影响实验效率。由于炭罐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排放污染物控制装置,更是控制车辆燃油蒸发量的核心部件,故不真实的试验数据会对汽车标定开发、定型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而进一步加剧大气环境的污染、汽车油耗量的增加。有关文献也公开了部分炭罐试验设备的原理,经分析造成其试验结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炭罐的试验状态和炭罐在车辆上的实际工作状态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实际炭罐工作效率和汽车企业的开发目标有了较大的偏差。在2014年初,我国轻型车国五排放标准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出台,其中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前要求进行炭罐吸附试验,并新增了“炭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作为国五标准中重要的新增配套认证项目,各大整车制造商在规定出台后均有较大的试验需求,但是当前的试验装置难以满足这一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可用一套试验装置满足吸附试验和脱附试验的需求,还可以满足汽车国五标准对炭罐的初始工作能力试验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电路、第一电子天平、第二电子天平、测试炭罐、基准炭罐,其中测试炭罐位于第一电子天平上,基准炭罐位于第二电子天平上,测试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一气体源和第二气体源的混合源,测试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测试炭罐的通大气口连通第二三通,基准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二三通,基准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四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基准炭罐的通大气口连通第三三通,第二三通连通第四三通,第四三通通过第五电磁阀连通单独的第二气体源,第四三通连通第三三通,第三三通通过第六电磁阀连通第五三通,第五三通通过第七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第五三通连通废气排出口,可编程控制电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实施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气体在装置中的走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在第一气体源处和第二气体源处均安装气体流量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第一气体是汽油蒸汽的模拟气体,第二气体是清扫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测试炭罐的仿真吸附试验中,可编程控制电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使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气体首先从混合源处进入测试炭罐的吸附口,然后经过测试炭罐的通大气口、基准炭罐的吸附口以及基准炭罐的通大气口后,最后从废气排出口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测试炭罐的仿真脱附试验中,可编程控制电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使第二气体首先从单独的第二气体源处通过第四三通同时分别进入测试炭罐和基准炭罐的通大气口,然后同时分别进入测试炭罐和基准炭罐的脱附口,最后通过第五三通汇总到废气排出口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测试炭罐的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中,可编程控制电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重复进行测试炭罐的仿真吸附试验和仿真脱附试验。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炭罐试验装置的气体管路,改进了气体流程,使得试验炭罐的试验状态与在汽车中的运行状态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精度和数据的稳定性。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电路(PLC)对各个电磁阀的开闭动作的控制,可在同一套管路连接的炭罐试验装置中满足炭罐的仿真吸附能力试验、炭罐的仿真脱附能力试验以及炭罐的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从而实现了基准炭罐的全自动可循环利用,降低了设备计量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传统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仿真吸附试验中的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仿真脱附试验中的原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中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首先介绍炭罐在汽车上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汽油蒸气,汽油车油箱在温度与压力发生变化时,会使大量汽油蒸气通过通气孔排向大气中。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炭罐。活性炭有吸附功能,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的汽油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炭罐的上部,新鲜空气则从活性炭罐下部进入活性炭罐。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气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炭罐中,当发动机起动后,装在活性炭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阀打开,活性炭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从而减少了油气的外泄,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仿真吸附试验中的原理,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仿真脱附试验中的原理,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在炭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中的原理。这三个试验中的管路连接都是相同的。请同时参见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电路1、第一电子天平2、第二电子天平3、测试炭罐4、基准炭罐5,其中测试炭罐4位于第一电子天平2上,基准炭罐5位于第二电子天平3上。测试炭罐4的吸附口4a通过第一电磁阀61连通第一气体源(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410821426.html" title="一种汽车碳罐试验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汽车碳罐试验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电路、第一电子天平、第二电子天平、测试炭罐、基准炭罐,其中测试炭罐位于第一电子天平上,基准炭罐位于第二电子天平上,测试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一气体源和第二气体源的混合源,测试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测试炭罐的通大气口连通第二三通,基准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二三通,基准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四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基准炭罐的通大气口连通第三三通,第二三通连通第四三通,第四三通通过第五电磁阀连通单独的第二气体源,第四三通连通第三三通,第三三通通过第六电磁阀连通第五三通,第五三通通过第七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第五三通连通废气排出口,可编程控制电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实施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气体在装置中的走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电路、第一电
子天平、第二电子天平、测试炭罐、基准炭罐,其中测试炭罐位于第一电子天平
上,基准炭罐位于第二电子天平上,测试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一
气体源和第二气体源的混合源,测试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
测试炭罐的通大气口连通第二三通,基准炭罐的吸附口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二
三通,基准炭罐的脱附口通过第四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基准炭罐的通大气口连
通第三三通,第二三通连通第四三通,第四三通通过第五电磁阀连通单独的第二
气体源,第四三通连通第三三通,第三三通通过第六电磁阀连通第五三通,第五
三通通过第七电磁阀连通第一三通,第五三通连通废气排出口,可编程控制电路
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
电磁阀以及第七电磁阀的控制,实施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气体在装置中的
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体源处
和第二气体源处均安装气体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炭罐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是汽油
蒸汽的模拟气体,第二气体是清扫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彬高建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