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6274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施作基础桩,并在所述基础桩上搭设支架平台;在所述支架平台上将所述砼梁分三段浇筑,首先浇筑二边跨砼梁体,并张拉所述二边跨砼梁体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即,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中的每根临时预应力束按15~18T的张拉力进行两端张拉;之后浇筑中跨砼梁体,并张拉整个所述砼梁的预应力;解除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上所施加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相比传统的支架施工工艺,可以解决由于支架结构的挠度指标而无法实施较大跨径的施工;(2)相比一次性整体浇筑,分阶段浇筑的梁体由于砼数量的减少,对砼的施工质量更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在支架上浇筑砼梁,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陆上具有受力明确、方便、简易、材料易得等特点。但对于跨越河流及受水上通航、建筑限高等限制,必须找到可以有相对较大的跨径的方法,即挠度控制必须小于L/400。其中,贝雷片形成的简易支架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但是,常用的单层贝雷片所适用的跨径范围,一般为小于18M居多。对于大于18M及以上,甚至需跨越30M左右的结构,除设置临时桩墩来减小其跨径外,其他均无好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对挠度技术指标的解决,即挠度难以控制在小于L/4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该挠度控制施工方法将砼梁进行分段浇筑,在先行浇筑的边跨砼梁体上施加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以减小对中跨砼梁体下方支架平台的荷载效应,从而最大限度用足支架平台的力学特性。
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涉及跨径大于18m的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挠度控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施作基础桩,并在所述基础桩上搭设支架平台;在所述支架平台上将所述砼梁分三段浇筑,首先浇筑二边跨砼梁体,并张拉所述二边跨砼梁体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即,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中的每根临时预应力束按15~18T的张拉力进行两端张拉;之后浇筑中跨砼梁体,并张拉整个所述砼梁的预应力;解除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上所施加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
所述边跨砼梁体与所述中跨砼梁体的长度比为1.45~1.60:1。
在所述边跨砼梁体顶板中增设至少20根所述临时预应力束,在所述边跨砼梁体底板中增设至少8根所述临时预应力束。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相比传统的支架施工工艺,可以解决由于支架结构的挠度指标而无法实施较大跨径的施工;(2)相比一次性整体浇筑,分阶段浇筑的梁体由于砼数量的减少,对砼的施工质量更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边跨内新增临时预应力束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标记1-5分别为:边跨砼梁体1、临时预应力束2、中跨砼梁体3、基础桩4、支架平台5。
实施例:在桥梁建设中使用贝雷梁支架作大跨度混凝土支架时,往往受到其挠度的限制,不能在稍大跨径中使用,由此,本实施例将具体公开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单箱多室、多箱多室的砼箱梁,该挠度控制方法通过改进传统的整体浇筑砼梁的思路,将砼梁的浇筑合理划分成三段(即两个边跨梁段以及一个中跨梁段)进行实施,然后在先行实施的边跨砼梁体上施加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以减小对跨中的荷载效应,利用两个边跨砼梁体的自身来承担跨中支架平台的挠度,从而最大限度的用足贝雷片梁的力学特性,减小跨中挠度,达到结构安全要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1、2所示,根据原施工设计要求,施打基础桩4,并在基础桩4上搭设施作支架平台5,该支架平台5具体是由贝雷片梁所组成的;
(2)先行浇筑二边跨砼梁体1的结构,并略微向跨中延伸;
(3)在边跨砼梁体1中的箱梁内增设若干临时预应力束2,相应增加的临时预应力束2的布置规律为:顶板20根,底板8根;张拉被浇筑好的二边跨砼梁体1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即,每根临时预应力束2按照15~18T的张拉力进行两端张拉,从而使支架平台5能够抵抗克服工程本体即砼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
(4)之后浇筑跨中位置处的中跨砼梁体3;
(5)张拉由二边跨砼梁体1以及中跨砼梁体3所组成的整根砼梁的预应力;
(6)解除二边跨砼梁体1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从而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本体结构,达到结构安全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砼梁作用在支架平台5上的荷载,由原来的整跨分成三跨,其中,两边的边跨砼梁体1的节段长度分别为12m,中跨砼梁体3的节段长度为8m,从而有效减小跨中位置处的挠度大小;对支架平台5而言,即形成三跨连续结构,虽然在连续结构的条件下,位于跨中的支架平台的弯矩由于两边的边跨砼梁体1的荷载作用,相对是略为有利的,但由于贝雷片梁的特性所致,其挠度是难以通过计算的;在保证支架平台5除挠度以外的计算都能通过的前提下,通过对两边跨砼梁体1施加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从而帮助减小跨中位置处的支架平台5的挠度,以达到通过挠度计算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涉及跨径大于18m的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挠度控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施作基础桩,并在所述基础桩上搭设支架平台;在所述支架平台上将所述砼梁分三段浇筑,首先浇筑二边跨砼梁体,并张拉所述二边跨砼梁体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即,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中的每根临时预应力束按15~18T的张拉力进行两端张拉;之后浇筑中跨砼梁体,并张拉整个所述砼梁的预应力;解除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上所施加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支架挠度控制施工方法,涉及跨径大于18m的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挠度控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施作基础桩,并在所述基础桩上搭设支架平台;在所述支架平台上将所述砼梁分三段浇筑,首先浇筑二边跨砼梁体,并张拉所述二边跨砼梁体的临时体外梁体预应力,即,所述二边跨砼梁体中的每根临时预应力束按15~18T的张拉力进行两端张拉;之后浇筑中跨砼梁体,并张拉整个所述砼梁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智勇陈立生赵国强徐伟忠郑杰戴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