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98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7:00
一种充气轮胎(1),胎面部(2)包含第1主槽(3)与第2主槽(4),第2主槽与第1主槽相邻且与第1主槽相比设置于轮胎轴向外侧,在第1主槽与第2主槽之间形成有第1着地部(9)。在第1着地部(9)设置有:从第1主槽延伸且具有在第1着地部(9)内终止的内端(15e)的第1横向槽(15);从第2主槽延伸且具有在第1着地部(9)内终止的内端(16e)的第2横向槽(16);及与第2横向槽(16)连通且两端(17e)、(17e)在第1着地部(9)内终止的纵狭槽(17)。第2横向槽(16)的轮胎轴向长度为第1着地部(9)的轮胎轴向最大宽度的50%以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且提高湿的路面上的转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且提高在湿的路面上的转弯性能。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希望具有优异湿地性能的充气轮胎。为了使充气轮胎的湿地性能提高,例如有这样的技术,在设置于胎面部的着地部设置有横向槽,该横向槽完全横贯该着地部。然而,如上所述的充气轮胎有胎面部的着地部的刚性变小,干燥路面及湿的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恶化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6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问题点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维持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且能提高在湿的路面上的转弯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在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槽,所述主槽包含第1主槽与第2主槽,该第2主槽与所述第1主槽相邻且与所述第1主槽相比设置于轮胎轴向外侧,在所述第1主槽与所述第2主槽之间形成有第1着地部,在所述第1着地部设置有:第1横向槽,该第1横向槽从所述第1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第2横向槽,该第2横向槽从所述第2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以及纵狭槽,该纵狭槽与所述第2横向槽连通且该纵狭槽的两端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所述第2横向槽的轮胎轴向长度为所述第1着地部的轮胎轴向最大宽度的5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胎面部具有非对称花纹,该非对称花纹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所述非对称花纹包含将轮胎安装到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所述第2主槽设置于最靠近内侧胎面端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第1横向槽及所述第2横向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第1横向槽及所述第2横向槽互相朝向相同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第1横向槽与所述第2横向槽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纵狭槽的两端不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横向槽的所述内端连通而是位于其附近。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纵狭槽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纵狭槽的槽深度为1~2mm。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优选的是,所述第2主槽的槽宽为各所述主槽的槽宽中最大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在第1主槽与第2主槽之间设置有第1着地部,第2主槽与第1主槽相邻且与第1主槽相比设置在轮胎轴向外侧。在第1着地部设置有从第1主槽延伸且具有在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的第1横向槽及从第2主槽延伸且具有在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的第2横向槽。这些第1横向槽及第2横向槽不完全横穿第1着地部,因此第1着地部形成为在轮胎圆周方向连续且具有高圆周方向刚性及横向刚性的肋。这样的第1着地部有助于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另外,在湿的路面行进时,第1着地部的下方的水膜能够经由第1横向槽或第2横向槽向第1着地部的两侧的第1主槽或第2主槽高效率地排出。并且,第2横向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第1着地部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50%以上,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更多的水向胎面端侧(第2主槽侧)排出。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置有纵狭槽,该纵狭槽与第2横向槽连通且两端在第1着地部内终止。这样的纵狭槽能够不使第1着地部的横向刚性降低而在第1着地部提供轮胎圆周方向的边缘成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湿的路面上转弯行进时,纵狭槽能够提高对路面的摩擦力。另外,在湿的路面上转弯行进时,纵狭槽因作用于第1着地部的横向力而向压缩槽宽的方向压缩变形。这样的纵狭槽的压缩变形使纵狭槽内的水经由第2横向槽势头良好地向第2主槽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通过这些增效作用,能够发挥在湿的路面的高转弯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2是图1的车辆内侧的胎面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车辆外侧的胎面部的放大图。图4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5是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6是比较例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7是其他比较例的胎面部的展开图。符号说明1充气轮胎2胎面部3第1主槽4第2主槽9第1着地部15第1横向槽15e第1横向槽的内端16第2横向槽16e第2横向槽的内端17纵狭槽17e纵狭槽的两端Ti胎面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的一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也仅称为“轮胎”)1例如适合被用作为乘用车的充气轮胎。如图1所示,胎面部2具有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该非对称的胎面花纹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胎面部2具有轮胎1向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To与向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Ti。向车辆安装的朝向例如在侧壁部(未图示)由文字等表示。规定所述各“胎面端”To、Ti作为使正规状态的轮胎1负载正规负载,而以车轮外倾角0度的状态接地到平面时的最靠轮胎轴向外侧的接地位置,正规状态是指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状态。在正规状态下,规定各胎面端To、Ti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作为胎面接地宽度TW。在没有特别事先规定的情况下,轮胎的各部的尺寸等是在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对每种轮胎所规定的轮辋,例如在JATMA中为“标准轮辋”,在TRA中为“设计轮辋(DesignRim)”,在ETRTO中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Rim)”。“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每种轮胎所规定的气压,在JATMA中为“最高气压”,在TRA中为表“在不同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在ETRTO中为“充气压力(INFLATIONPRESSURE)”。轮胎为乘用车的情况下,正规内压为180kPa。“正规负载”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每种轮胎所规定的负载,在JATMA中为“最大负载能力”,在TRA中为表“在不同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在ETRTO中为“负载能力(LOADCA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在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槽,所述主槽包含第1主槽与第2主槽,该第2主槽与所述第1主槽相邻且与所述第1主槽相比设置于轮胎轴向外侧,在所述第1主槽与所述第2主槽之间形成有第1着地部,在所述第1着地部设置有:第1横向槽,该第1横向槽从所述第1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第2横向槽,该第2横向槽从所述第2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以及纵狭槽,该纵狭槽与所述第2横向槽连通且该纵狭槽的两端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所述第2横向槽的轮胎轴向长度为所述第1着地部的轮胎轴向最大宽度的5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09 JP 2014-249190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在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槽,
所述主槽包含第1主槽与第2主槽,该第2主槽与所述第1主槽相邻且与所述第1主槽相
比设置于轮胎轴向外侧,
在所述第1主槽与所述第2主槽之间形成有第1着地部,
在所述第1着地部设置有:
第1横向槽,该第1横向槽从所述第1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
第2横向槽,该第2横向槽从所述第2主槽延伸且具有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的内端;
以及
纵狭槽,该纵狭槽与所述第2横向槽连通且该纵狭槽的两端在所述第1着地部内终止,
所述第2横向槽的轮胎轴向长度为所述第1着地部的轮胎轴向最大宽度的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非对称花纹,该非对称花纹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川洋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