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6798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轴和轴套之间的后侧设有铜套,轴和轴套之间的前侧设有直线轴承,轴套端盖法兰和轴后端盖之间设有轴向弹簧,阻尼器套筒和阻尼器拉杆之间设有径向弹簧,重力补偿块套装在前外壳内的轴套上,轴承外套和轴承外壳之间连接有端盖,轴承外套和轴承外壳之间的端盖上设有碟簧组,轴承外套上安装有两个轴承轴,球轴承的内套设置在轴承轴上,球轴承的外套设置在万向节上,轴套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轴承安装轴,球轴承的内套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轴上,球轴承的外套由轴承内套安装在万向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套缓冲机构以降低碰撞接触力峰值,延长对接碰撞接触时间,辅助实现非合作卫星的柔顺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属于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太空,据统计当今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在80-130颗左右。然而并不是所有卫星都能够正确入轨服役,当中会有卫星失效或者出现损坏。这些失效或者在完成任务之后被放弃的卫星,将一直滞留在宇宙中,成为太空垃圾,这样不但会危及到其他航天器的安全,同时还会占用大量的轨道资源。因此,如何实现在太空中卫星的捕获变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太空中的目标卫星捕获技术具有许多意义,例如:(1)轨道转移:对未入轨的卫星实现辅助入轨,或者辅助变轨;(2)在轨更换修理:维修在太空中出现故障的卫星;(3)在轨补给:对卫星进行燃料的补给,延长其使用寿命;(4)在轨防护:一方面是针对空间漂浮的太空垃圾和碎片进行防护,另一方面是进行一些军事任务。既然研究太空中的目标卫星对接有着重要意义,那么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目标卫星。作为对接的目标卫星可分为合作卫星和非合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套(1)、轴套(2)、轴(3)、前法兰(4)、轴前端盖(5)、轴承轴(6)、端盖(7)、轴承外套(8)、轴承外壳(9)、连接板(10)、重力补偿块(11)、前外壳(12)、铜套(13)、后外壳(14)、轴套端盖(15)、轴后端盖(16)、轴套端盖法兰(17)、法兰(18)、阻尼器套筒(19)、阻尼器拉杆(20)、轴向弹簧(21)、径向弹簧(22)、碟簧组(23)、万向节(24)、直线轴承(25)和球轴承(26),所述前外壳(12)的前端与轴承外壳(9)的后端相连接,前外壳(12)的后端与后外壳(14)的前端相连接,后外壳(14)的后端连接有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装置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套(1)、轴套(2)、
轴(3)、前法兰(4)、轴前端盖(5)、轴承轴(6)、端盖(7)、轴承外套(8)、
轴承外壳(9)、连接板(10)、重力补偿块(11)、前外壳(12)、铜套(13)、后
外壳(14)、轴套端盖(15)、轴后端盖(16)、轴套端盖法兰(17)、法兰(18)、
阻尼器套筒(19)、阻尼器拉杆(20)、轴向弹簧(21)、径向弹簧(22)、碟簧组
(23)、万向节(24)、直线轴承(25)和球轴承(26),所述前外壳(12)的前端与
轴承外壳(9)的后端相连接,前外壳(12)的后端与后外壳(14)的前端相连接,后
外壳(14)的后端连接有法兰(18),轴套(2)设置在前外壳(12)内,轴(3)设置
在轴套(2)内,轴(3)和轴套(2)之间的后侧设有铜套(13),轴(3)的后端上设
有轴后端盖(16),轴(3)和轴套(2)之间的前侧设有直线轴承(25),轴套(2)
的后端与轴套端盖(15)的前端相连接,轴套端盖(15)的后端上固定有轴套端盖法兰
(17),轴套端盖法兰(17)和轴后端盖(16)之间设有轴向弹簧(21),阻尼器套筒
(19)和阻尼器拉杆(20)插接,阻尼器套筒(19)的尾端与后外壳(14)相连接,阻
尼器拉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奎张禹曹宝石刘晋豪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