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光学遥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
技术介绍
空间用离轴相机的焦面结构是空间用离轴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设置传感器等探测元件。传统的单传感器空间用离轴相机的分辨率和视场有限,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空间用离轴相机提出了高分辨率和宽视场的新要求,传统单传感器的空间用离轴相机已经无法满足研究人员的需要。因此,需要在所述焦面结构中集成更多的传感器及相应的电子器件。现有技术中,集成于所述空间用离轴相机的焦面结构中的多个传感器及其相应电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主要依靠所述多个传感器背部的固定件传导给焦面基板的方式散发。但是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空间用离轴相机焦面结构的散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所述空间遥感相机的散热需求,影响所述空间用离轴相机的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以解决传统的空间遥感相机焦面结构无法满足所述空间遥感相机的散热需求进而影响所述空间遥感相机的成像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所述焦面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焦面结构顶端的焦面基板;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表面的多个探测器;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背离所述探测器一侧的连接座;设置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焦面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焦面结构顶端的焦面基板;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表面的多个探测器;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背离所述探测器一侧的连接座;设置于所述焦面基板表面背离所述探测器一侧的第一热管、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与所述第一导热块及第二导热块连接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焦面基板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焦面基板一侧的多个驱动电路板,一个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一个导向板中,所述多个驱动电路板通过多个连接板与所述多个探测器连接;与所述第一导热块及连接座连接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平行于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且与第一辐冷板连接;与所述第二导热块及连接座连接的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平行于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且与第二辐冷板连接,所述第一辐冷板和第二辐冷板用于将所述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中传递的热量向外界传递;所述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三热管、第一辐冷板、第二辐冷板、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散热板、多个驱动电路板、多个连接板均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部,所述连接座背离设置所述焦面基板的一端具有连接支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焦
面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焦面结构顶端的焦面基板;
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表面的多个探测器;
位于所述焦面基板背离所述探测器一侧的连接座;
设置于所述焦面基板表面背离所述探测器一侧的第一热管、第一导热块
和第二导热块;
与所述第一导热块及第二导热块连接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焦面
基板相互平行;
设置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焦面基板一侧的多个驱动电路板,一个所述
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一个导向板中,所述多个驱动电路板通过多
个连接板与所述多个探测器连接;
与所述第一导热块及连接座连接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平行于所述
驱动电路板设置,且与第一辐冷板连接;
与所述第二导热块及连接座连接的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平行于所述
驱动电路板设置,且与第二辐冷板连接,所述第一辐冷板和第二辐冷板用于
将所述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中传递的热量向外界传递;
所述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三热管、第一辐冷板、第二辐冷板、第一
导热块、第二导热块、散热板、多个驱动电路板、多个连接板均设置于所述
连接座内部,所述连接座背离设置所述焦面基板的一端具有连接支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用离轴相机大视场高集成度焦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刚柔板。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军,李志来,袁野,高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