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是母案申请“一步法制备钛基片/钛球形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4年10月31日,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606620X。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电化学领域的电池负极材料,更加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可用于快速充放电的片/球形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化石燃烧趋于消耗殆尽,寻找新的能源替代石油等传统污染环境的能源是一个发展大势所趋。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具有众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多为石墨等碳材料,但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对锂电位较低有固态电解质膜的形成,且会有锂枝晶的形成,使此类锂离子电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钛基材料如Li4Ti5O12、TiO2作为负极材料时,可以将充放电电压控制在1V以上可以有效抑制SEI膜的生长,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TiO2结构稳定,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小,基本是零应变材料,能承受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 ...
【技术保护点】
钛基片/钛球形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电流密度3500mA/g下充放电500次循环后,容量仍100mAh/g以上,钛基片/钛球形复合材料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将0.5‑3质量份十六烷基胺溶于100体积份分析乙醇中,常温20—25摄氏度下搅拌30min,加0.5‑2体积份质量百分数25%的浓氨水,在剧烈搅拌下加1‑3质量份钛酸异丙酯和50体积份蒸馏水,所述蒸馏水中含有0.03‑1质量份LiOH·H2O,将反应液移至反应釜中,100‑300摄氏度下反应1‑48h;1质量份为1g,1体积份为1毫升;步骤2,釜冷却至室温20—25摄氏度后,通过离心、洗涤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钛基片/钛球形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电流密度
3500mA/g下充放电500次循环后,容量仍100mAh/g以上,钛基片/钛球形复合材料按照下述
步骤进行:
步骤1,将0.5-3质量份十六烷基胺溶于100体积份分析乙醇中,常温20—25摄氏度下搅
拌30min,加0.5-2体积份质量百分数25%的浓氨水,在剧烈搅拌下加1-3质量份钛酸异丙酯
和50体积份蒸馏水,所述蒸馏水中含有0.03-1质量份LiOH·H2O,将反应液移至反应釜中,
100-300摄氏度下反应1-48h;1质量份为1g,1体积份为1毫升;
步骤2,釜冷却至室温20—25摄氏度后,通过离心、洗涤得到白色沉淀,将白色样品烘
干;
步骤3,将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强,田建华,朱坤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