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538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盒盖,带有吸嘴、筛网及卡扣的可绕转轴旋转的口吸器和底盘,底盘包括气流旋转舱、胶囊槽、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和小孔,转轴与口吸器为一体,转轴伸入底盘上轴孔,口吸器通过卡扣与底盘上的扣槽连接在一起,底盘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和六根刺针,六个刺针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可轻松刺破胶囊,有效提高干粉的排空率等优点,可广泛用作吸入给药的给药装置,供诸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咽喉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吸入装置,特别是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干粉吸入器,这种干粉吸入器包括盒盖、口吸器和底盘,口吸器包括卡扣、吸嘴、筛网、旋转盖和轴,底盘包括气流旋转舱、胶囊槽、两个按钮、弹簧、轴孔、气流通道、刺针通孔、两根刺针和外壳,卡扣和筛网分别位于旋转盖的一侧和底部,轴与旋转盖垂直,按纽与弹簧构成安装于外壳的弹性复位按钮机构,轴与轴孔构成使口吸器只能绕轴旋转的机构,两根刺针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的两侧,刺针与刺针通孔构成按揿按钮时刺针从刺针通孔内通过的机构,口吸器通过卡扣与外壳扣接在一起。患者使用时取下盒盖,一手握住底盘,另一手将口吸器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把含药胶囊平放入胶囊槽内;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口吸器,至口吸器的卡扣卡住底盘扣槽;揿压按钮,使两组刺针随之相向运动,伸入胶囊槽,刺破胶囊;患者将口吸器放入口腔,抬头,使该干粉吸入器倒置;(含药胶囊;患者先呼气,接着使劲吸气;空气经气流通道涌入气流旋转舱,含药胶囊旋转,胶囊内的粉末受离心力从刺孔喷出雾化,雾化粉末随气流通过筛网经吸嘴进入口腔,直达治疗部位。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胶囊槽的每端有两根刺针,使用时,若用力不当,很难保证能刺破胶囊两侧,含药粉末从一侧刺孔不能全部排空,患者不能达到应有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推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易均匀刺破胶囊,且不产生胶囊碎片和易于将药粉吸入治疗部位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盒盖,带有吸嘴、筛网及卡扣的可绕转轴旋转的口吸器和底盘,所述底盘包括气流旋转舱、胶囊槽、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和小孔,所述转轴与口吸器为一体,所述转轴伸入底盘上轴孔,口吸器通过卡扣与底盘上的扣槽连接在一起,所述底盘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和六根刺针,六个刺针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本技术通过在胶囊槽两侧分别设置3根刺针,可以从三个方向均匀刺破胶囊。从而解决了现有吸入装置存在的因受力不均导致胶囊无法刺破等缺陷,而且三根刺针结构布局合理,因此整个吸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可轻松刺破胶囊,有效提高干粉的排空率等优点,可广泛用作吸入给药的给药装置,供诸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咽喉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按钮A-A断面图(仅示出刺针分布状况);图3本技术部分剖视图;图4本技术打开且两端按钮处按入状态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图3和图4,本技术一种粉雾吸入器,包括盒盖1,带有吸嘴、筛网7及卡扣8的可绕转轴12旋转的口吸器2和底盘3,所述底盘3包括气流旋转舱4、胶囊槽5、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6和小孔,所述转轴8与口吸器(2)为一体,所述转轴8伸入底盘(3)上轴孔,口吸器2通过卡扣8与底盘上的扣槽9连接在一起,所述底盘3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10和六根刺针11,六个刺针通孔10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11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参见图4,所述每侧的三根刺针成等边三角形设置,两侧刺针所形成两个三角形的中心所连直线与胶囊中心所连直线重合。权利要求1.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盒盖(1),带有吸嘴、筛网(7)及卡扣(8)的可绕转轴(12)旋转的口吸器(2)和底盘(3),所述底盘(3)包括气流旋转舱(4)、胶囊槽(5)、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6)和小孔,所述转轴与口吸器为一体,所述转轴伸入底盘上轴孔,口吸器(2)通过卡扣(8)与底盘上的扣槽(9)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10)和六根刺针(11),六个刺针通孔(10)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11)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6)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侧的三根刺针成等边三角形设置,两侧刺针所形成两个三角形的中心所连直线与胶囊中心所连直线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盒盖,带有吸嘴、筛网及卡扣的可绕转轴旋转的口吸器和底盘,底盘包括气流旋转舱、胶囊槽、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和小孔,转轴与口吸器为一体,转轴伸入底盘上轴孔,口吸器通过卡扣与底盘上的扣槽连接在一起,底盘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和六根刺针,六个刺针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可轻松刺破胶囊,有效提高干粉的排空率等优点,可广泛用作吸入给药的给药装置,供诸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咽喉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使用。文档编号A61M15/00GK2753402SQ20042011438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施丽西, 金方, 黄培基 申请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包括盒盖(1),带有吸嘴、筛网(7)及卡扣(8)的可绕转轴(12)旋转的口吸器(2)和底盘(3),所述底盘(3)包括气流旋转舱(4)、胶囊槽(5)、两个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按钮(6)和小孔,所述转轴与口吸器为一体,所述转轴伸入底盘上轴孔,口吸器(2)通过卡扣(8)与底盘上的扣槽(9)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还包括六个刺针通孔(10)和六根刺针(11),六个刺针通孔(10)分别对称设置在胶囊槽两端侧壁上;六根刺针(11)分别固定于两个按钮(6)上,每侧三根刺针所形成的外圆直径小于胶囊顶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丽西金方黄培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