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3904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使II区压力最大值维持在设定的最大耐受柱压以下,并且在总运行周期相同的情况下,可避免超压暂停现象,稳定运行周期也较多,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降低模拟移动床内色谱柱压,避免损坏设备,由于色谱柱压的降低,可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模拟移动床的连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质分离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模拟移动床最早由环球油品公司实现,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分离工艺,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常规的模拟移动床由多根色谱柱首尾相接成一个闭环,每一根色谱柱包括料液入口、洗脱剂入口、提取液(主要含强吸附组分)出口和提余液(主要含弱吸附组分)出口,根据每个周期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将模拟移动床装置分为四个区:洗脱剂注入口和提取液排出口之间为I区,提取液排出口和料液注入口之间为II区,料液注入口和提余液排出口之间为III区,提余液排出口和洗脱剂注入口之间为IV区。每区至少安排1根色谱柱,运行过程中,进出口位置周期性沿流动相流动方向切换,使固定相“模拟”与流动相逆流移动,增大了液固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提高了分离效率,同时避免了真实液固逆流移动导致的装置问题和固定相磨损。目前,模拟移动床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化产品、食品、药品等的分离领域。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是一种常规模拟移动床的改进模式,将每一个运行周期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四区循环运行,第二步在I区进洗脱剂,III区出提余液,第三步在I区进洗脱剂出提取液,在III区进料液出提余液,采用这种改进方式可以进一步节省洗脱剂,节约成本,目前工业化装置普遍采用这种运行模式。由于模拟移动床是连续运行的色谱装置,在工厂操作过程中,料液中夹带的杂质会逐渐在色谱柱内积累,导致色谱柱内压力升高,使设备损坏或生产间断,影响分离效果。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能够降低模拟移动床内色谱柱柱压的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模拟移动床内色谱柱压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使用模拟移动床分离两种物质时,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从而能够降低模拟移动床内色谱柱压,避免损坏设备,由于色谱柱压的降低,可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模拟移动床的连续工作。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所述模拟移动床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所述方法包括:(1)将含有A、B物质的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注入后进行四区循环;(2)当提余液到达III区出口时,使IV区停止工作,然后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3)当I区出口提取液达到预定浓度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取液从I区出口排出;将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4)使料液注入位置、洗脱剂注入位置、提余液排出位置、提取液排出位置顺次移动一个区,然后重复上述步骤(1)、(2)、(3);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色谱柱内的树脂对A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对B物质的吸附能力,提取液中A物质的含量大于B物质的含量,提余液中B物质的含量大于A物质的含量,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使II区压力最大值维持在设定的最大耐受柱压以下,并且在总运行周期相同的情况下,可避免超压暂停现象,稳定运行周期也较多,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降低模拟移动床内色谱柱压,避免损坏设备,由于色谱柱压的降低,可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模拟移动床的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所述模拟移动床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所述方法包括:(1)将含有A、B物质的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注入后进行四区循环;(2)当提余液到达III区出口时,使IV区停止工作,然后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3)当I区出口提取液达到预定浓度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取液从I区出口排出;将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4)使料液注入位置、洗脱剂注入位置、提余液排出位置、提取液排出位置顺次移动一个区,然后重复上述步骤(1)、(2)、(3);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色谱柱内的树脂对A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对B物质的吸附能力,提取液中A物质的含量大于B物质的含量,提余液中B物质的含量大于A物质的含量,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本专利技术中,“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是指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而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未达到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即使该II区移动到IV区,IV区停止工作时,也不替换树脂。本专利技术中,模拟移动床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模拟移动床根据料液注入位置、洗脱剂注入位置、提余液排出位置、提取液排出位置的不同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其中,洗脱剂注入口和提取液排出口之间为I区,提取液排出口和料液注入口之间为II区,料液注入口和提余液排出口之间为III区,提余液排出口和洗脱剂注入口之间为IV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中,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的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替换方式,但是,为了便于操作,优选地,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的方式包括:将IV区色谱柱连接树脂储罐和装有新鲜树脂的树脂罐,将新鲜树脂注入IV区色谱柱内,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排出至树脂储罐。其中,可以将IV区色谱柱通过软管连接树脂储罐和装有新鲜树脂的树脂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中,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树脂储罐内的旧树脂进行再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中,为了实现进一步提高树脂罐、树脂储罐和模拟移动床的连续运行,优选地,将再生得到的新鲜树脂注入装有新鲜树脂的树脂罐中。其中,可以通过软管将再生得到的新鲜树脂注入装有新鲜树脂的树脂罐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中,I区、II区、III区和IV区中每个区的色谱色谱柱的数量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模拟移动床的I区、II区、III区和IV区中的色谱色谱柱的数量,例如可以为1-2个。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预定浓度是根据实际浓度需要设定的。本专利技术中,设定的最大耐受柱压可以根据实际色谱柱和模拟移动床系统的设置需要而设定。实施例模拟移动床购自上海兆光公司,型号为¢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所述模拟移动床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所述方法包括:(1)将含有A、B物质的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注入后进行四区循环;(2)当提余液到达III区出口时,使IV区停止工作,然后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3)当I区出口提取液达到预定浓度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取液从I区出口排出;将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4)使料液注入位置、洗脱剂注入位置、提余液排出位置、提取液排出位置顺次移动一个区,然后重复上述步骤(1)、(2)、(3);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色谱柱内的树脂对A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对B物质的吸附能力,提取液中A物质的含量大于B物质的含量,提余液中B物质的含量大于A物质的含量,当步骤(1)中II区的色谱柱压为II区色谱柱最大耐受压力的75%‑95%时,待该II区移动到IV区,且IV区停止工作时,将IV区色谱柱内的旧树脂替换为新鲜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移动床分为I区、II区、III区和IV区,所述方法包括:(1)将含有A、B物质的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注入后进行四区循环;(2)当提余液到达III区出口时,使IV区停止工作,然后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3)当I区出口提取液达到预定浓度时,将洗脱剂从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取液从I区出口排出;将料液从III区入口注入,同时将提余液从III区出口排出;(4)使料液注入位置、洗脱剂注入位置、提余液排出位置、提取液排出位置顺次移动一个区,然后重复上述步骤(1)、(2)、(3);其中,所述模拟移动床色谱柱内的树脂对A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对B物质的吸附能力,提取液中A物质的含量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慰王满意丁子元车夏宁林海龙熊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