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定片组件和动片组件,所述定片组件包括固定轴和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固定金属片,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动片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轴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转动金属片,旋转所述动片组件至所述定片组件,所述固定金属片与所述转动金属片呈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经所述轴承伸出所述第一固定座外,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引出电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
技术介绍
空气可变电容器在收音机、电子仪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通信设备及有关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气可变电容器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定片组件和动片组件,动片组件的转动金属片可旋转至定位组件的固定金属片内,当将转动金属片全部旋进固定金属片间时,其电容量为最大;反之,将转动金属片全部旋出固定金属片间时,电容量最小。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第一固定座I上设置中空的锥形固定座1-1,动片组件4转动轴4-1的端部设有与锥形固定座1-1配合的定位端,将转动轴4-1的端部穿设在锥形固定座1-1内,然后在锥形固定座1-1与转动轴4-1之间设置引出电极机构5,同时在转动轴4-1和锥形固定座1-1内壁之间放置多个滚珠1-2,将转动轴4-1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之间,该种结构复杂,而且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有待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定片组件和动片组件,所述定片组件包括固定轴和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固定金属片,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动片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轴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转动金属片,旋转所述动片组件至所述定片组件,所述固定金属片与所述转动金属片呈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经所述轴承伸出所述第一固定座外,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有引出电极机构。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引出电极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螺帽和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设置在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所述引出电极包括固定套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周向上多个支腿,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支腿抵靠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固定轴周向布置,所述固定金属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卡口;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转动轴周向布置,所述转动金属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二卡口。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金属片焊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转动金属片焊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还设有与所述固定轴对称设置在支撑轴。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杆,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杆匹配的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动轴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固定座的定位座,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该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安装流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2、采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对固定金属片和转动金属片在固定轴和转动轴上的固定方式做了改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固定轴或转动轴上套设多个垫圈并将金属片固定在两个垫圈之间的方式,结构更简单、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电容器的精度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气可变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固定座;1-1、锥形固定座;1-2、滚珠;2、第二固定座;3、定片组件;3-1、固定轴;3-2、固定金属片;3-3、第一垫圈;3-4、第一凹槽;3-5、第一卡口;4、动片组件;4-1、转动轴;4-2转动金属片;4-3第二垫圈;4-4、第二凹槽;4-5、第二卡口 ; 4-6、定位孔;5、引出电极机构;5-1、螺帽;5-2、引出电极;6、轴承;7、定位座;7-1、定位杆;8、支撑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其包括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2和设置在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之间的定片组件3和动片组件4,其中定片组件3包括固定轴3-1和设置在固定轴3-1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固定金属片3-2,固定轴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上,动片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2之间的转动轴4-1和设置在转动轴4-1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转动金属片4-2,当旋转动片组件4至定片组件3内,固定金属片3-2和转动金属片4-2呈等距间隔排布,本技术的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包括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之间的定片组件(3)和动片组件(4),所述定片组件(3)包括固定轴(3‑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轴(3‑1)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固定金属片(3‑2),所述固定轴(3‑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上,所述动片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座(1、2)之间的转动轴(4‑1)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1)上的多个等间距布置的转动金属片(4‑2),旋转所述动片组件(4)至所述定片组件(3),所述固定金属片(3‑2)与所述转动金属片(4‑2)呈等距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上设有轴承(6),所述第二固定座(2)上设有定位座(7),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座(7)上,所述转动轴(4‑1)的另一端经所述轴承(6)伸出所述第一固定座(1)外,所述转动轴(4‑1)与所述轴承(6)之间设有引出电极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