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泵。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油泵包括:前端盖、泵壳、后端盖和齿轮组,前端盖、泵壳和后端盖通过螺丝连接组成泵腔,齿轮组设置于泵腔内,油泵的动力输入端还需要使用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在油泵前端盖上还需要使用螺丝安装联轴器座套设于联轴器,然后使用螺丝将联轴器座与安装件连接。
2、因此现有技术的整个油泵组装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前端盖与泵壳,泵壳与后端盖,联轴器座与前端盖,以及联轴器座与安装件四处分别使用螺丝连接才能使油泵正常使用,存在油泵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油泵,通过将联轴器座、前端盖和泵壳一体式结构,能够使油泵仅需要在泵壳与后端盖,以及泵壳与安装件两处使用螺丝连接,即可使油泵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油泵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繁琐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泵包括:泵壳、后端盖、齿轮组和动力输入轴。
3、所述后端盖与泵壳连接,所述泵壳朝向后端盖的一端设有泵腔。
4、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泵腔内,所述动力输入轴与齿轮组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穿过泵壳向远离后端盖的一端延伸。
5、所述泵壳远离后端盖的一端设有收容槽,所述动力输入轴穿过泵壳的一端设置于收容槽内。
6、所述动力输入轴穿过泵壳的一端用于安装联轴器,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预定体积的联轴器。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泵壳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收容槽连通,能够联轴器的安装。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泵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泵腔连通。
9、所述第一油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设置在泵壳的侧面和/或泵壳远离后端盖的一端。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油泵还包括:第一油塞,所述第一油塞与第一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塞用于封堵第一油口。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与泵腔连通。
12、所述第二油道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设置在后端盖的侧面和/或后端盖远离泵壳的一端。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油泵还包括:第二油塞,所述第二油塞与第二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塞用于封堵第二油口。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油泵内还设有浮动密封块和弹性密封件,所述浮动密封块套设于动力输入轴并设置在齿轮组朝向泵壳的端部。
15、所述齿轮组将泵腔分隔出进油腔和出油腔。
16、所述浮动密封块远离齿轮组的一端设有密封槽和油槽,所述油槽与出油腔连通。
17、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内,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泵腔内壁相抵,避免了出油腔内的油液窜到进油腔内导致出油腔内油压低的问题。
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件是“w”字形结构。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泵壳的一端开设用于收容齿轮组的泵腔,另一端开设用于收容预定体积的联轴器的收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联轴器座、前端盖和泵壳一体式结构,能够使油泵仅需要在泵壳与后端盖,以及泵壳与安装件两处使用螺丝连接,即可使油泵正常使用,简化了油泵结构既减少了用材又节约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油泵结构复杂,安装与拆卸繁琐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后端盖、齿轮组和动力输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收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泵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塞,所述第一油塞与第一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塞用于封堵第一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与泵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油塞,所述第二油塞与第二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塞用于封堵第二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内还设有浮动密封块和弹性密封件,所述浮动密封块套设于动力输入轴并设置在齿轮组朝向泵壳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是“W”字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后端盖、齿轮组和动力输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收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泵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塞,所述第一油塞与第一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塞用于封堵第一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