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6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3:08
一种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有效的解决了脱气效率低和脱气不彻底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补水箱,其特征在于,补水箱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第一水阀连接有并联的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的出水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第二水阀,三通管另一端连接膨胀罐,膨胀罐连接水路,水路连接并联的第五水阀和安全阀,并联的第五水阀和安全阀连接回水管,回水管连接补水箱和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全程由电脑进行监控,精确无误,脱气效果出众,有效延长了供热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压补水脱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
技术介绍
真空脱气机组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研发的实现集中供热及中央空调系统定压、膨胀、补水、真空脱气四位一体的新型设备。该设备在系统中起到稳压、自动补水、膨胀自动泄水,脱除系统内游离气体及溶解气体等作用。使系统始终处于高效、环保、节能的运动状态。定压补水装置利用气压罐的可调节能力,可自动调节用户水量的变化,当用水量减少或不用水时,可较长时间不启动水栗,达到节能目的。与水塔、高位水箱相比可节省投资约 40%-60%。锅炉及供热系统工作时,由于水中含有氧气,将对锅炉、换热器、管路及阀门产生腐蚀作用,为了提高锅炉等部件的寿命,在锅炉加热系统也广泛应用真空除氧技术。真空脱气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尤以供热系统及锅炉中最为常见。在申请号为201220541586.9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真空定压补水排气机组,包括真空脱气装置、定压常压排气罐以及中央空调回水总管、补水进水管,所述的补水进水管与真空脱气装置上的真空脱气装置出进水水管连接,真空脱气装置出水管与定压常压排气罐的定压常压排气罐旁通水管连接,补水进水管还与循环水回水真空脱气管连接。在申请号为201020100244.4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定压补水真空脱气机组,其特征在于:主循环系统依次通过电磁阀、多级栗与真空脱气室的下部管道连接,真空脱气室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真空脱气室的上部依次通过止回阀、电磁阀与主循环系统管道连接;电磁阀、进水压力变送器、出水压力变送器、补水栗分别与PLC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这两个专利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采用单一的真空脱气装置进行脱气处理,效果较一般,不能完全起到脱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有效的解决了脱气效率低和脱气不彻底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补水箱,其特征在于,补水箱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第一水阀连接有并联的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第一脱气罐和第二脱气罐的出水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第二水阀,三通管另一端连接膨胀罐,膨胀罐连接水路,水路连接并联的第五水阀和安全阀,并联的第五水阀和安全阀连接回水管,回水管连接补水箱和排水口。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全程由电脑进行监控,精确无误,脱气效果出众,有效延长了供热管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补水箱I,其特征在于,补水箱I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水阀2和第二水阀3,第一水阀2连接有并联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的出水端连接三通管8,三通管8—端连接第二水阀3,三通管8另一端连接膨胀罐9,膨胀罐9连接水网10,水网10连接并联的第五水阀11和安全阀12,并联的第五水阀11和安全阀12连接回水管13,回水管13连接补水箱I和排水口 14。所述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为不同种类的脱气罐。所述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表16和第二压力表17。所述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的罐壁上下设有上浮球开关18和下浮球开关19。所述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进水端安装有减压阀15。所述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上端安装有吊耳20。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按照要求安装在管路中,接通水路,关闭第一水阀2、第三水阀6、第四水阀7和第五水阀11,打开第二水阀3,水从补水箱I经过膨胀罐9直接进入到水网1中,实现水网1的补水。 当水在注满水网1时,打开第一水阀2、第三水阀6、第四水阀7和第五水阀11,关闭第二水阀3,关闭补水管与补水箱I的连接,水网10中的水从第五水阀11流回补水箱I,再经第一水阀2分别进入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经过脱气后经膨胀罐9流回水网10中,如此循环进行脱气,将水网10中的水中存在的气体都进行过脱气之后,将补水管与补水箱I之间连通,关闭第五水阀11,使水网1处于正常运行之中。当水网10正常运行时,补水管与补水箱I正常连接,第二水阀3和第五水阀1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水阀2、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处于常开状态,水网10中的水实现自循环,当水网10中水不足时,膨胀罐9中的水对水网10进行补充,保证水网10中的水量充足。当水网1中的水压高于设定值时,安全阀12和排水口14打开,水网10中的水经排水口 14流出水路,将水网10中的压力减轻,维持水中的压力,实现定压的目的。膨胀罐9的设置是为了给水网10中补水专门增加设置的,传统的补水装置大都采用补水栗,而使用补水栗还需要额外的配备稳压栗、泄压阀、压力传感器等设备,而设置好的膨胀罐9则不需要这些装置就可以加入到水路中来,减少了管路支路,节省了安装空间,更有利于管路的维护。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为不同种类的脱气罐,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的设置可以切换不同的脱气罐,可以实现两个脱气罐的一开一闭、双开和双闭等操作,在管路运行初期或者是换水后需要两个脱气罐同时工作来消除水中存在的气体,在水网10中水循环稳定后可以将其中一个脱气罐关闭来节约能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安全阀12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水网10中的水的压力恒定,在水压过高时可以及时将多余的水从排水口 14导出,减轻管路中水压,避免损坏管路。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表16和第二压力表17,可以显示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内的压力,方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水路运行情况和维护管路。上浮球开关18和下浮球开关19的设置是为了控制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中的水位高度,保证脱气罐内的水位于上浮球开关18和下浮球开关19之间,保证脱气罐内不会缺水也不会水位太高而引起压力过大。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进水端安装有减压阀15,将流入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内的水进行减压处理,使其进入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后不会引起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内压力过高而发生危险。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上端安装有吊耳20,方便罐体的安装和使用。本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定压补水脱气机组,增加了一组脱气罐的设置,形成了双脱气罐同时工作的现象,而两个脱气罐采用不同的类别,可以将水中更多的气体脱出水中,更好的保护管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全程由电脑进行监控,精确无误,脱气效果出众,有效延长了供热管路的使用寿命。【主权项】1.一种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包括补水箱(I),其特征在于,补水箱(I)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水阀(2)和第二水阀(3),第一水阀(2)连接有并联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的出水端连接三通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效智能定压补水脱气机组,包括补水箱(1),其特征在于,补水箱(1)出水管分别连接第一水阀(2)和第二水阀(3),第一水阀(2)连接有并联的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分别连接有第三水阀(6)和第四水阀(7),第一脱气罐(4)和第二脱气罐(5)的出水端连接三通管(8),三通管(8)一端连接第二水阀(3),三通管(8)另一端连接膨胀罐(9),膨胀罐(9)连接水网(10),水网(10)连接并联的第五水阀(11)和安全阀(12),并联的第五水阀(11)和安全阀(12)连接回水管(13),回水管(13)连接补水箱(1)和排水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向东齐晓斌陈健祁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海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