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闭型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626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闭型旋转电机高效率地对壳体内进行冷却。全闭型旋转电机包括:水平方向的转轴(11);转子(12);定子(13);在定子(13)的上方被设置在两侧、包夹定子(13)的旋转轴方向中央部的上方位置、利用冷却水冷却的两个空气冷却器(15);密闭结构的壳体(14);以及在壳体(14)内被设置在两个空气冷却器(15)的上方,吸入壳体(14)内的空气朝空气冷却器(15)向下输送的内部循环送风风扇(17)。由两个空气冷却器(15)冷却后的下降的空气在冷却定子(13)以及转子(12)之后,从定子(13)的中央部上升,之后利用内部循环送风风扇(17)向下朝两个空气冷却器(15)吹出,在壳体(14)内进行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密闭结构的壳体的全闭型旋转电机(电动机或发电机),特别是涉及在壳体内具备内部循环送风风扇以及空气冷却器的全闭型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了将两台电动机收纳在一个壳体内,在该壳体内设置循环送风风扇以及空气冷却器,以冷却转子、定子等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例子中,是在内部循环送风风扇的下游侧设置空气冷却器,用由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冷却转子、定子等的结构。利用该结构,由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不会被内部循环送风风扇的发热加热,用来冷却转子、定子等。因此,与在空气冷却器的下游侧设置内部循环送风风扇的情况相比得到较高的冷却效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2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是壳体内的空气的循环不一定辅助自然对流的结构,因此内部循环送风风扇的驱动动力的一部分被无用地消耗掉。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闭型旋转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闭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该转轴以能围绕水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转子,该转子被固定于所述转轴;定子,该定子被设置为在半径方向隔着间隙包围所述转子的半径方向外周;两个空气冷却器,该两个空气冷却器在所述定子的上方被设置在两侧,包夹所述定子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中央部的上方位置,利用冷却水冷却;密闭结构的壳体,该密闭结构的壳体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空气冷却器,被所述转轴贯通;以及至少一个内部循环送风风扇,该至少一个内部循环送风风扇在所述壳体内被设置于所述两个空气冷却器的上方,吸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朝所述空气冷却器向下输送,由所述两个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下降的空气,在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5 JP 2014-2628731.一种全闭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该转轴以能围绕水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转子,该转子被固定于所述转轴;
定子,该定子被设置为在半径方向隔着间隙包围所述转子的半径方向
外周;
两个空气冷却器,该两个空气冷却器在所述定子的上方被设置在两侧,
包夹所述定子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中央部的上方位置,利用冷却水冷却;
密闭结构的壳体,该密闭结构的壳体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
述空气冷却器,被所述转轴贯通;以及
至少一个内部循环送风风扇,该至少一个内部循环送风风扇在所述壳
体内被设置于所述两个空气冷却器的上方,吸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朝所述
空气冷却器向下输送,
由所述两个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下降的空气,在冷却了所述定子以及
所述转子之后,从所述定子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中央部上升,之后利用
所述至少一个内部循环送风风扇向下朝所述两个空气冷却器吹出,在所述
壳体内进行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闭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分隔壁,使其分隔出:两个下降空气流路,该两个下降空气流路
从所述至少一个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孔三七海秀幸森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