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装置,用于在无菌和密封环境下可控地混合两种或多种成分,形成可流动的物质,然在准确控制的流速下使可流动的物质排出装置。该装置特别用医疗输液,它包括具有自身的贮能部件的用于配送流动混合物的配送部分(10)、(35)和将小药瓶(42)连接于配送部分(10)的连接机构(12),以便控制小药瓶(42)中的药物通过无菌路径与装置的配送部件(10)中贮存的稀释剂混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流体混合和配送(输送)系统。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装置,这种装置用于使选择的药物相互混合形成可流动的物质,然后以准确控制的速度将此物质注入病人身体。专利技术的论述将选择的药物分开贮存,然后用稀释剂使其可控地相互混合,并以可控的速度注入到病人身体的这种药物配送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先有技术系统中,稀释剂一般装在柔性的塑料容器中,该容器具有连接于输药装置的药物出口,该输送装置将容器中的药物从容器输送到病人。药物通常装在一个单独的密封的容器中,在和稀释剂混合之后便马上将药剂注入到病人身体。由于许多原因,药物和稀释剂通常分开包装。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药物当与稀释剂混合后便不能保持其功效,因此混合物不能贮存太长的时间。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制药厂不生产用于静脉注射的装在容器中的医用流体。一般来讲,药物以粉末形式装在小的密封容器或小瓶中,以便以后与适当的稀释剂混合。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在药物和稀释剂混合之后便马上输送给病人,因此必须保证,在输药之前或输药期间,药物和稀释剂不能分开。药剂的输液最经常地是在医院环境下进行,护士、医生或其它医护人员将药物和稀释剂混合起来,然后接着便向病人给药。这种混合步骤又费时,而且有时还危险,例如当使用有毒的药物时。另外,许多先有技术的混合装置是粗糙和不准确的,因此很难进行药物和稀释剂的准确的、无菌的和完全的混合,而且费时,不适合于供家庭环境使用。现今已有若干种密封的药物配送系统获得应用。这些系统通常包括柔性容器例如塑料袋,装药物的小瓶拴联在该塑料袋上。柔性容器通常装液体稀释剂,并常常包括一种易碎的部件,该部件仅在破碎后才允许流体通过。当药物小瓶与柔性容器结合在一起时,药物小瓶的塞子可被刺穿而且易碎部件可被破碎,从而可以在药物小瓶和柔性容器中的液体稀释剂之间形成无菌连通。操作柔性容器便可以实现药物和稀释剂的混合。在授予Bocquet等人的美国专利No.4 583971和授予Larkin的美国专利No.4606734中公开了具有上述特点的例示性先有系统。在授予Lyons的美国专利No.4458733公开了另一种先有技术的密封配送和混合系统。Lyons的装置包括其中装有液体组分的可压缩腔,该可压缩腔包括敞开式连通的气体捕集隔间和贮存器隔间。气体捕集隔间与一个容器例如其中装有要混合组分的小药瓶连接。在小药瓶和气体捕集隔间之间的路径被开通时,通过操作可压缩的腔便可以实现混合。在授予Larkin的美国专利No.4614267和授予Tripp和Larkin的美国专利No.4614515中说明了另一种很成功的实施例,即双容器系统。在此系统中,柔性的稀释剂容器包括一个管形出口,该管形出口上形成固定有塞子的药物小瓶的装置以及除去塞子的装置。除去塞子装置包括一个啮合件或分离器,该分离器装在可卸下的盖子上并密封出口的内端。在使用时,当使小瓶移到管形出口中时,小瓶塞子便与分离器啮合,当牵引盖子离开出口时,该分离器便夹住塞子,使它脱离小瓶。一当除去小瓶的盖子,小瓶中的药物便可以倒入袋中的稀释液,并可以通过操纵袋子进行混合。前几段所述特征的先有技术装置通常利用传统的重力输液法将药物混合物输到病人身上。这种方法不方便、不准确,而且还要求病人躺在床上。另外,柔性袋还必须放在大体较高的位置,护士或医生还必须定时检查装置,以确定输液装置是否有故障。由于本专利技术完全不需要柔性袋,不需要使用柔性袋来进行不方便的药物混合操作,而且不需要在使用柔性袋时通常得使用的重力输液法,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克服先有技术的缺点。如在本专利技术人提出的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序号08/054152和授予本专利技术人的美国专利No.5328464中详细讨论的那样,用在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材料包括最近研制的弹性膜和用这些弹性膜作的层制件,这种弹性层制件与基座配合可以形成一个装流体的流体腔,在配送混合物之前可以将各种加入物加入到该流体腔中。在本专利技术人提出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08/054152和授予本专利技术人的美国专利No.5328464中详细说明了所用的弹性材料以及该专利技术装置的各种其它形式。因此该申请以及美国专利No.5328464已作为参考整个包含在本文中,好象是在本文详细说明的那样。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配送部分一种形式的总的前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配送部分的总的后透视图,用分解图的方法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小瓶组件;图2A是装置配送部分入口的放大横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配送部分的总的透视分解图;图4是沿图3的4-4线截取的大大放大的横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大大放大的侧视横截面图,示出在操作上与配送部分相互连接的小瓶组件;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小瓶组件部分一种形式的侧视横截面图;图6A是小瓶组件出口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图中更清楚示出卷边盖组件的结构;图7是小瓶组件出口端部的局部侧视横截面图,示出配送针头穿过装在小瓶组件中的弹性密封塞;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配送部分的总的透视分解图;图9是沿图8的线9-9线截取的大大放大的横截面图10是本专利技术最新实施例装置的大大放大的侧视横截面图,示出在操作上与配送部分相互连接的小瓶组件;图11是图10所示小瓶组件出口端部的局部侧视横截面图,示出输送针头刺穿装在小瓶组件内的弹性密封塞。专利技术的说明图1至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混合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美国专利No.5324464中图67至70所示的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该实施例包括配送装置10和在操作上与配送装置结合的容器组件11。然而,本专利技术最新形式的独特之处在于,装置的流体贮存器可以通过装在装置配送部分的流体入口直接充满,而不是通过小瓶的子组件充满。如前所述,当流体引入贮存器时,弹性膜膨胀,因而它成为可将流体排出贮存器的贮存能源。流出贮存器的流体流入该装置的药物小瓶组件部分,该部分配置在配送器的圆筒壳内或连接装置内。当流体流入小瓶组件的小瓶中时,装在小瓶中的加入物便可控地与从先前装满的容器流出的流体混合,由此形成的混合物直接从小瓶组件通过输送针头或类似的进入(穿刺)装置送出。和申请序号No.08/054152所述实施例的情况一样,本专利技术可以使装在装药贮存器中的第一液体成分与装在申请序号No.08/054152中所述特性的加入物供给装置中的第二成分或加入物可控地相互混合。然而,此处的混合物是直接从小瓶组件通过适当的小瓶进入装置送出的,而不是像以前所述实施的情况那样,可输液的混合物从装置的贮存器送出。图1和2清楚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最新形式中,使小瓶装置与配送器连接的连接装置类似于美国专利No.5324464中所述的装置,并包括圆筒部12,该圆筒部分通过连接器法兰16a连接于基座部分16的后部或凹面14。再参考图5,可以看到,部分12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基座壁20,该壁上具有流路22,该流路通过在基座部件16(图3)上形成的纵向延伸通道24与贮存器R连通。装置的入口或贮存器注入口26最好呈图2A所示特性的常规设计的路厄氏止回阀连接器L的形式,该入口26通过通道28(图3和5)与贮存器R连通。这种连接器L包括具有阀座27a的阀壳27和阀部件27b,该阀部件由于受到进入入口的流体的推动,从示于图2A的密封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从而使流体流到装置的贮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装置,它包括:(a)容器组件,该组件包括:(i)容器,具有流体入口通道、流体出口通道和壁,该壁形成与上述流体入口和出口相通的内部腔;(ii)配置在上述腔中的加入装置,用于使加入物加入到流过上述腔的流体中,上述加入装置包括 加入物和使加入物加入到流体中的加入物供给装置;(b)配送装置,包括具有流体入口的外壳和第一与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装置,用于使上述容器组件与上述外壳的上述第一部分相连接,上述连接装置具有与上述容器的上述流体入口通道连通的流体通道 ;上述第二部分包括:(i)基座,具有与上述连接装置的上述流体通道连通的流体出口;(ii)贮能装置,与上述基座配合形成一个装流体的贮存器,上述贮存器与上述基座的流体入口和上述流体出口相通,上述贮能装置受到在压力下进入上述贮存器的流 体的作用,从而使得它从开始的形态变成操作形态,在操作形态它倾向于返回其开始形态,使得贮存器中的流体流出上述基座的上述流体出口并沿流向上述加入装置的方向流入上述连接装置的上述流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歇尔S克里塞尔,托马斯N汤普森,
申请(专利权)人: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