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科技公司专利>正文

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57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以一定速度为非卧床的病人精确地输入药剂的输液器。这种输液器为小而薄的叠层结构,它包括一个弹性膨胀膜,该膜与一个薄平板形底板共同形成药液腔,该药液腔有一个药液出口。在药液腔内有一个薄平面形的药液渗透件,它能精确地控制通过药液出口的药液流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是输液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介绍一种经过改进的、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一定速度给非卧床的病人输入药剂的输液器。许多药剂需要通过静脉输入,以绕开消化系统,避免因消化道和肝内的催化酶作用而降解。由于使用了更有效的高浓度投药方法,也提高了对药物输送控制精度的要求。输液器虽然不是一种药剂,但它能通过调节药物的治疗效能而提高其效果。有些种类的新药剂的治疗有效范围很窄,例如,剂量太小没有疗效,剂量太大则会引起中毒。过去,长时间输液一般采用重力自流法,该法一般使用静脉输液设备,在病人身体的上方悬挂一个药瓶。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剂量不准确,並且病人必须卧床。此外,医生或护士还要经常检查输液器工作是否正常。有一种输液器是利用一个厚壁的膨胀袋,通过袋中的内部压力使药液流出,这种技术现已众所周知。这种袋式或囊式输液器在彼尔曼的3469578号美国专利和佩利的4318400号美国专利中已有说明。上述输液器专利还公开了使用袋外药液节流阀来调节自袋内流出的药液流速的方法。现有的袋式输液器具有如下缺点首先采用袋或囊的结构形式使输液器很笨重,它的制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并且费用昂贵;其次,这种输液器可靠性较差,药液流量常常不准。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可克服已有技术的许多缺点,它不用药袋,而用新近研制成功的弹性薄膜(或类似的材料)和板状底板一起形成装药液用的药液腔。弹性薄膜对腔内的药液施加可调节的压力,将药液压入底板内的流体通道中。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有一种形式,它有一个薄平面形的流量控制件,该件位于药液腔内,用来精确地控制药液流入流体通道的流速。流量控制件可以做得很薄,并且选用一种具有非常精确的渗透度的材料来制做,这样就可以使流入流体通道道内的药液流速得到非常精确的控制。采用新型膜片和薄膜可以制成小而薄的叠层结构,这种结构造价低,使用方便。当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用于非卧床的病人时,输液器用柔性材料制做,其底面上有一层粘性薄膜,可以很方便地粘在病人的臂上或身体的其它部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只需最低限度的医疗技术即可,並可用于各种环境,如家中。例如,本专利技术的输液器可以用于连续输送抗菌素、激素、类固醇、凝血剂、止痛剂及其他类似药物。同样,本输液器还可用于静脉注射化疗,並可在长时间微量输液过程中为病人输送数量非常准确的药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精确控制的流速输送液体的输液器,它采用小而扁平的叠层结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输液器,它可以为一个非卧床的病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以可控制的流速精确地输送药液。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性质的输液器,它具有高可靠性,并便于非医务人员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器,它可以在工厂中预先灌满多种药液,或提供一种在现场临时使用前能够很容易地被灌满的输液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器,它能以固定流速或可变流速输液,並且在各种高度和各种姿势下都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输液器,它应柔软,容易弯曲和变形,以便易于贴紧在病人身体输液部位附近。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器,它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在其底面上还有一层粘性的泡沫塑料柔性薄膜,该膜可以粘在病人身上。这种输液器带在身上,在有衣服遮盖时不太显眼。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叠层结构的输液器,它可以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以低成本大量地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性质的输液器,它利用可膨胀薄膜和薄板形底板通过整体式输液针头或路厄氏(luer)连接器将药液自输液器内输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性质的输液器,其膨胀件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可以透气,因而药剂中所含的气体能够从药液腔内排出而不会注射到人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输液器,其药液流速用一个薄平面型液体渗透件精确地进行控制,此液体渗透件是输液器薄型叠层结构的一部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的一种形式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输液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输液器内部结构的局部分离的顶视图。图4是沿图3中4-4线截取的横剖面放大图。图5是沿图4中5-5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6是沿图4中6-6线截取的局部视图。图7是沿图4中7-7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8与图4类似,但图中显示了已从输液器上取下的针套。图9是沿图8中9-9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第二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输液器的顶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12-12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13是沿图12中13-13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14是沿图12中14-14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15是沿图12中15-15线截取的局部视图。图16与图12相似,但图中显示了已从输液器上取下的针套。图17是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这一形式的输液器的灌充药液的方法。图18是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第三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这一形式的输液器的局部顶视图。图20是沿图19中20-20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21是沿图20中21-21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第四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3是图22中输液器的平面图,该图为局部剖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图24是输液器局部放大透视图,图中显示出输液器流速控制膜的结构。图25是沿图23中25-25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26是沿图25中26-26线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图27是沿图25中27-27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28是沿图25中28-28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29是与图25相似的局部横剖面图,图中显示出了已从本专利技术输液器上取下的针套。参看附图,在图1至9中是为病人输送药液的输液器的第一个实施例,输液器在图中的编号是1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这种形式的输液器包括一个由许多薄板状零件构成的叠层结构。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输液器有一薄平板状的底板14,底板内有一对控制输液流速的纵向药液通道16和18。通道16和18之间有一输液总管(或横向管)20连接,管20与药液出口22连通。一个薄平面形膨胀弹性膜(或件)24与底板14一起形成药液腔25(图4)。如图4所示,膜24当药液在压力下输入液腔时可因膨胀而脱离平面状态。当膨胀件24因药液压力而膨胀时,在此件内就产生内应力,该应力力图使件24恢复到原来的平面形状。向液腔25内输入药液的方法将在后面介绍。本专利技术输液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了流量控制器,它位于液腔25内,用来控制从底板14内的出口22中通过的药液流速。在本实施例内,流量控制器的形式是薄的可渗透件26,此件以图4所示的方式叠加在底板14上。零件26能精确地控制从液腔25流往底板内的药液通道16、18和20中的药液流速。这种药液流速的精确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极精确的流速为病人输送药液,这段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24小时以上,视输液器容量大小而定。在流量控制件26上叠加一个膨胀膜接合件。该件在此处采用平板件28的形式,它具有周边部分28a,膨胀件24的周边就粘接在此周边上,粘接可用粘接剂或热粘接。平面件28上还有一对沿纵向延伸並互相隔离的向上隆起部份30。每个隆起部30开有一条纵向延伸的第一药液通道(或管道)32。当输液器按图9方式组装时,通道32叠加在药液管道16和18上,隆起部30向上伸入药液腔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以受控制的流速输出药液的输液器,它包括:a一个底板;b.一个膨胀膜,它用弹性材料制成,与上述底板一起形成一个药液腔,该药液腔有一个药液出口;c.流量控制器,它位于上述药液腔内,用来控制药液通过上述药液出口的流速,该流量控制 器有一个薄平面形渗透件,此渗透件叠加在上述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歇尔S克莱塞尔
申请(专利权)人: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