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0237 阅读: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手术室及重症医护领域的输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外渗,避免药品污染和针刺伤,减少回血和静脉炎的输液器,包括穿刺器及其保护套、排气孔及其保护帽、液体开关、墨菲式滴管、流量开关和空气过滤器,还包括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安装在软管上,还包括两个三通旋塞,并且位于空气过滤器和正压接头之间。在软管上设置的三通旋塞可以方便地改变液体流动方向,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正压接头可连接各类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接口,使本输液器成为一种密闭的可擦拭的无菌输液系统,并且正压接头一方面避免了针刺伤,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持续正压能够有效减少回血及静脉炎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手术室及重症医护领域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在手术室及重症医护领域,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常需加注其他药物时会连接三通旋塞。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器主干为软管,包括从头端至末端依次设置在软管上的液体穿刺器及其保护套、排气孔及其保护帽、液体开关、墨菲式滴管、流量开关、空气过滤器及头皮针。使用时液体穿刺器连接液体排气后,头皮针穿刺留置针的肝素帽或用头皮针刺破皮肤并且刺入皮肤下的静脉血管中,液体开关用来控制软管的开断,从而控制液态药品进入静脉血管中。流量开关用来根据治疗要求调节和控制输入的液体的快慢程度。空气过滤器用来过滤混杂在液态药品中的空气,防止气体随液态药品进入静脉血管中。但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器在需连接三通旋塞时需要手动去掉头皮针后再连接三通旋塞,在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容易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容易使输液器中的液体外渗,接触医务人员的皮肤,对医务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现有技术的头皮针穿刺或拔针时容易造成针刺伤,现有技术的输液器容易引发回血及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以在输液过程中快速加注其他药物并且有效防止液体外渗,避免药品污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液器,包括软管(1)和穿刺器,所述穿刺器设置在软管(1)一端的端部,还包括从穿刺器一端朝软管(1)另一端方向依次设置在软管(1)上的液体开关(3)、墨菲式滴管(4)、流量开关(5)和空气过滤器(6),还包括保护套(2),所述保护套(2)套设在穿刺器上,还包括排气孔(9)和保护帽(10),所述排气孔(9)设置在穿刺器上,所述保护帽(10)设置在排气孔(9)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压接头(7),所述正压接头(7)安装在软管(1)上远离穿刺器的一端,还包括两个三通旋塞(8),所述三通旋塞(8)设置在软管(1)上,并且位于空气过滤器(6)和正压接头(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迪杜爱平邹江华骆莎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