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包括吊兜、一个腰部固定带和两个肩部固定带,吊兜包括弹性底板和两个柔性侧部,两个柔性侧部内部设有连通的密闭内腔,柔性侧部上设有气阀;弹性底板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托架、螺杆、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托架的两端与腰部固定带的两端连接,螺杆的两端设在托架上,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套设在螺杆上,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上分别设有一根与弹性底板对应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线,螺杆的一端设有防转动固定件和转动杆,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杆同步转动,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在螺杆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带动弹性底板产生形变。通过搭扣、魔术贴和调节机构调整弹性底板的高度,达到调整吊臂松紧程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
技术介绍
人体任何部位的骨头都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折,如直接的暴力行为、弯曲或扭曲、过分用力、用力按压骨骼处的肌肉或一些会对骨骼造成伤害的疾病等。前臂是由桡、尺两骨组成,两者借助环状韧带、骨间膜、下尺桡韧带以及三角纤维软骨相连,构成上尺桡关节、前臂骨间膜和下尺桡关节。尺桡骨干双骨折为前臂骨折中多见的一种,患者多为幼儿和青少年。现有手臂骨折后,外固定通常采用小夹板、上下两块木板或石膏固定,屈肘位悬吊与胸前,但悬吊的高度及位置一般难以调节,会引起部分使用者的不适感,甚至影响最终的愈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提高该固定带的使用效果。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包括吊兜,还包括一个腰部固定带和两个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与吊兜的两端连接,肩部固定带与吊兜和腰部固定带连接;所述的吊兜包括弹性底板以及连接在弹性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柔性侧部,两个柔性侧部内部设有连通的密闭内腔,且柔性侧部上设有与该密闭内腔连通的气阀;弹性底板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弯曲程度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托架、螺杆、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托架的两端与腰部固定带的两端连接,螺杆的两端与托架上设置的通孔间隙配合连接,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套设在螺杆上,且螺杆上分别设有与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相配合的左、右旋双向螺纹段,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上分别设有一根与弹性底板对应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线,螺杆伸出托架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在托架上的防转动固定件,螺杆的该端的端部还连接有转动杆,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杆同步转动,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在螺杆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通过连接线带动弹性底板产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转动固定件包括两个弹性卡箍,两个弹性卡箍的一端固定在托架的端部,两个弹性卡箍的另一端通过螺钉相连接。
其中,两个柔性侧部的内壁均设有电加热层。
其中,腰部固定带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搭扣,肩部固定带上也设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搭扣。
本技术中,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上端面均垂直连接有导杆,托架上设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滑槽。
本技术中,两个柔性侧部的其中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该端的端部设有一个吊环,两个柔性侧部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吊环,两个肩部固定带的末端均固定在腰部固定带上,且其中一个肩部固定带的首端穿接在柔性侧部一端的吊环中,另一个肩部固定带的首端穿接在柔性侧部另一端的两个吊环中,两个肩部固定带的首端均设有魔术贴。
有益效果:患者在佩戴本技术的医用吊臂时,吊兜包裹在前臂外,将两个肩部固定带搭设在其肩部,腰部固定带缠绕在其腰部,在患者跑动、俯身等动作过程中,手臂被吊臂多方位固定,避免手臂随着运动的惯性随之摆动,提高愈合效果;其中,佩戴吊臂的松紧程度可通过搭扣、魔术贴进行调整;亦可通过调节机构调整弹性底板的高度,达到调整吊臂松紧程度的目的;通过扭转转动杆带动螺杆同步转动,使螺母在螺杆上往复移动得同时,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在螺杆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通过连接线带动弹性底板产生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的形变,改变弹性底板与托架之间的高度,达到调整手臂悬吊高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机构和弹性底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其中一种运动状态图;
图4为图2中螺杆的托架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1、弹性底板,2、柔性侧部,20、气阀,3、腰部固定带,4、肩部固定带,5、调节机构,50、托架,51、螺杆,52、左旋螺母,53、右旋螺母,54、连接线,55、防转动固定件,550、弹性卡箍,551、螺钉,56、转动杆,6、搭扣,7、导杆,8、吊环,9、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如图1所示,包括吊兜、一个腰部固定带3和两个肩部固定带4,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与吊兜的两端连接,肩部固定带4与吊兜和腰部固定带3连接;所述的吊兜包括弹性底板1以及连接在弹性底板1相对两侧的两个柔性侧部2,两个柔性侧部2内部设有连通的密闭内腔,且柔性侧部2上设有与该密闭内腔连通的气阀20,通过气阀20对柔性侧部2的密闭内腔进行充放气,使吊兜的两个柔性侧部2之间的空间减小或增大,以使用不同大小的手臂,防止手臂在吊兜内部滑移;腰部固定带3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搭扣,肩部固定带4上也设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搭扣。
两个柔性侧部2的其中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该端的端部设有一个吊环8,两个柔性侧部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吊环8,两个肩部固定带4的末端均固定在腰部固定带3上,且其中一个肩部固定带4的首端穿接在柔性侧部2一端的吊环8中,另一个肩部固定带4的首端穿接在柔性侧部2另一端的两个吊环8中,两个肩部固定带4的首端均设有魔术贴。
其中,弹性底板1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弯曲程度的调节机构5,如图2所示,该调节机构5包括托架50、螺杆51、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托架50的两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圆环9套设在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螺杆51的两端与托架50上设置的通孔间隙配合连接,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套设在螺杆51上,且螺杆51上分别设有与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相配合的左、右旋双向螺纹段,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上分别设有一根与弹性底板1对应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线,螺杆51伸出托架50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在托架50上的防转动固定件55,如图4所示,防转动固定件55包括两个弹性卡箍550,两个弹性卡箍550的一端固定在托架50的端部,两个弹性卡箍550的另一端通过螺钉551相连接。螺杆51的该端的端部还连接有转动杆56,通过转动转动杆56带动螺杆51同步转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在螺杆51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通过连接线带动弹性底板1产生形变。当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在螺杆51上相向运动时,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之间的间距缩小,通过控制动弹性底板1向上或向下形变,对应产生凸起或凹陷的形变,使手臂的悬吊高度升高或下降;当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在螺杆51上相背离运动时,,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之间的间距增大,悬吊高度升高或下降的幅度减小。
优选的,两个柔性侧部2的内壁均设有电加热层,提高吊兜使用的舒适性。优选的,该点加热层包括一个内部充有加热介质的绝缘密封袋,柔性侧部2上设有与绝缘密封袋内部设置的电加热元件相连通的电加热插孔。
其中,托架50的两端之间垂直连接有导杆7,所述的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均滑动连接在导杆7上,提高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运动的稳定性,防止其抖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包括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腰部固定带(3)和两个肩部固定带(4),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与吊兜的两端连接,肩部固定带(4)与吊兜和腰部固定带(3)连接;所述的吊兜包括弹性底板(1)以及连接在弹性底板(1)相对两侧的两个柔性侧部(2),两个柔性侧部(2)内部设有连通的密闭内腔,且柔性侧部(2)上设有与该密闭内腔连通的气阀(20);弹性底板(1)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弯曲程度的调节机构(5),该调节机构(5)包括托架(50)、螺杆(51)、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托架(50)的两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圆环(9)套设在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螺杆(51)的两端与托架(50)上设置的通孔间隙配合连接,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套设在螺杆(51)上,且螺杆(51)上分别设有与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相配合的左、右旋双向螺纹段,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上分别设有一根与弹性底板(1)对应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线,螺杆(51)伸出托架(50)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在托架(50)上的防转动固定件(55),螺杆(51)的该端的端部还连接有转动杆(56),通过转动转动杆(56)带动螺杆(51)同步转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在螺杆(51)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通过连接线带动弹性底板(1)产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型骨折护理固定带,包括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腰部固定带(3)和两个肩部固定带(4),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与吊兜的两端连接,肩部固定带(4)与吊兜和腰部固定带(3)连接;所述的吊兜包括弹性底板(1)以及连接在弹性底板(1)相对两侧的两个柔性侧部(2),两个柔性侧部(2)内部设有连通的密闭内腔,且柔性侧部(2)上设有与该密闭内腔连通的气阀(20);
弹性底板(1)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弯曲程度的调节机构(5),该调节机构(5)包括托架(50)、螺杆(51)、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托架(50)的两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圆环(9)套设在腰部固定带(3)的两端,螺杆(51)的两端与托架(50)上设置的通孔间隙配合连接,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套设在螺杆(51)上,且螺杆(51)上分别设有与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相配合的左、右旋双向螺纹段,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上分别设有一根与弹性底板(1)对应两端相连接的连接线,螺杆(51)伸出托架(50)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在托架(50)上的防转动固定件(55),螺杆(51)的该端的端部还连接有转动杆(56),通过转动转动杆(56)带动螺杆(51)同步转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在螺杆(51)上相向或相背离运动,左旋螺母(52)和右旋螺母(5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怡,张文,赵芳宗,
申请(专利权)人:宋子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