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志明专利>正文

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540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包括:第一底座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背离的一侧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上端距各自的顶面距离均为5~8cm,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下端距各自的底面距离均为5~8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通过两个底座配合形成容纳大口径水带的通孔,保证了顶部支撑,且通孔处顶部和底部均有5~8cm的厚度,能够保护大口径水带不被车辆压坏。使得消防车及其他车辆能够通过大口径水带铺设处,且能够快速调整车辆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消防用的水带护桥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及开在底座上方的至少一个凹槽2,凹槽2用于放置水带。灭火过程中,远程供水系统的水带铺设距离长达几公里,影响灾害现场救援车辆的行进和调整位置,因此可将水带放入护桥的凹槽2中,并将水带护桥铺设在车辆通过的路上,避免车辆通过时轧坏水带。图1中的水带护桥只针对传统的60型和80型水带(即直径为60mm和80mm的水带)。用于大型火灾救援现场远程供水系统的大口径水带的直径通常在200mm~300mm之间,若采用图1中水带护桥的结构,凹槽2的深度和上端的开口的距离会达到300mm以上,对于车轮来说就是一个大坑,同样会导致凹槽2中的水带被压坏。因此现有的水带护桥无法用于这种大口径水带,导致在这种大口径水带铺设后消防车无法通过和快速调整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程供水系统大口径水带长距离铺设后,消防车无法通过和快速调整位置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包括:第一底座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背离的一侧均为斜面。其中,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斜面与各自的底面的夹角为20°~30°。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斜面上均设有防滑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燕尾形卡扣和容纳所述燕尾形卡扣的燕尾槽,所述燕尾形卡扣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为弹性橡胶或木材制成。本实施例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通过两个底座配合形成容纳大口径水带的通孔,保证了顶部支撑(不存在顶部开口),且通孔处顶部和底部均有5~8cm的厚度,能够保护大口径水带不被车辆压坏。将这种大口径水带通过本实施例的水带护桥铺设后,消防车及其他车辆能够通过大口径水带铺设处,且能够快速调整车辆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组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如图2和3所示,包括:第一底座100及与第一底座100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200,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的相对侧均设有弧形凹槽,即第一弧形凹槽110和第二弧形凹槽120,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相背离的一侧均为斜面。为了增加承重能力,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上端距各自的顶面距离均为5~8cm,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下端距各自的底面距离均为5~8cm。本实施例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通过两个底座配合形成容纳大口径水带的通孔,保证了顶部支撑(不存在顶部开口),且通孔处顶部和底部均有5~8cm的厚度,能够保护大口径水带不被车辆压坏。将这种大口径水带通过本实施例的水带护桥铺设后,消防车及其他车辆能够通过大口径水带铺设处,且能够快速调整车辆位置。本实施例中,两个底座的宽度为60cm,斜面长度为80cm,顶部平台长度为20cm,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cm以上。例如:凹槽直径为35cm,上面为5cm,当角度为30°时斜面为80cm。当角度小于30°时,斜面还要更长。当然本实施例的水带护桥也适合直径小于30cm的水管或水带。第一弧形凹槽110和第二弧形凹槽120为半圆形凹槽,两个半圆形凹槽相对放置形成一个圆形通孔,以便水带放入。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各自的斜面与各自的底面的夹角α为20°~30°,这样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形成的坡度不大,不会对车辆行驶造成过大阻碍。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各自的斜面上均设有防滑图案,即第一防滑图案120和第二防滑图案220,以防车轮打滑。为了使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结合更紧固,防止车辆压过导致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分离,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燕尾形卡扣130和容纳燕尾形卡扣130的燕尾槽230。燕尾形卡扣130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底座100上,可通过普通销轴安装在第一底座100,也可以通过带阻尼的旋转机构安装第一底座100上。燕尾形卡扣130和燕尾槽230的燕尾形状避免了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沿通孔轴线错位,且同时避免了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分离形成较大缝隙。其中,燕尾形卡扣130和燕尾槽230可以是多组,分别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上。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200均为弹性橡胶或木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车辆的压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侧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背离的一侧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上端距各自的顶面距离均为5~8cm,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下端距各自的底面距离均为5~8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及与所
述第一底座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侧均设有弧
形凹槽,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背离的一侧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底座和第
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上端距各自的顶面距离均为5~8cm,所述第一底座和
第二底座各自的弧形凹槽的下端距各自的底面距离均为5~8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弧
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口径水带的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任志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