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式机油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00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泵盖固定安装在泵体的第一转子轴孔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外转子安装在T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外转子啮合传动,内转子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内,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分界面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陷槽,泵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半环形的进油腔和半环形的出油腔,进油腔与出油腔相对设置并环绕在第二转子轴孔外,出油腔其中一端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后形成“V”形尖头用于沉积油渣,进油腔、出油腔正对内转子与外转子的啮合位置。有效解决了内转子因润滑油含杂质而被卡死,以及内转子和外转子啮合部位润滑油供给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油泵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
技术介绍
转子式机油泵组件,主要由泵体、泵盖、内转子和外转子组成。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子轴孔,第一转子轴孔靠近泵盖的端头为外大内小的T形台阶孔,泵盖固定安装在转子轴孔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泵盖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转子轴孔对应的第二转子轴孔。外转子为圆环,安装在T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为T形环,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外转子啮合传动,内转子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内。外转子与T形台阶孔、内转子与第一转子轴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工作时,内转子带动外转子转动,由于润滑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铝屑或其它杂质,这些杂质会造成内转子卡死;同时,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啮合部分常常因为润滑油供给不足造成磨损严重或转动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有效解决内转子因润滑油含杂质而被卡死,以及内转子和外转子啮合部位润滑油供给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包括泵体、泵盖、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子轴孔,第一转子轴孔靠近泵盖的端头为外大内小的T形台阶孔,泵盖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子轴孔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所述泵盖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转子轴孔对应的第二转子轴孔,所述外转子为圆环,安装在T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为T形环,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外转子啮合传动,内转子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内,所述外转子与T形台阶孔、内转子与第一转子轴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分界面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陷槽,所述泵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半环形的进油腔和半环形的出油腔,所述进油腔与出油腔相对设置并环绕在第二转子轴孔外,所述出油腔其中一端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后形成“V”形尖头用于沉积油渣,所述进油腔、出油腔正对内转子与外转子的啮合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泵体和泵盖为铝合金压铸件,内转子和外转子为粉末冶金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内转子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分界面的根部增设环形凹陷槽,内转子带动外转子转动时,润滑油中存在的铝屑或其它杂质会沉积在环形凹槽内,避免杂质造成内转子卡死;(2)在泵盖的内壁上增设有进油腔、出油腔,并正对内转子与外转子的啮合位置,可沉积足够的润滑油提供给内转子与外转子的啮合传动,从而避免异响,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在出油腔其中一端部上增设“V”形尖头用于沉积油渣,内转子带动外转子转动时,润滑油中存在的铝屑或其它杂质会沉积在“V”形尖头内,避免杂质造成内、外转子卡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泵盖的外侧视图。图3为泵盖的内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主要由泵体1、泵盖2、内转子3和外转子4组成。泵体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轴孔1a,用于安装转子轴。第一转子轴孔1a靠近泵盖2的端头为外大内小的T形台阶孔,泵盖2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子轴孔1a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正好将内转子3、外转子4压住。泵盖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转子轴孔1a对应的第二转子轴孔2a,用于安装转子轴。外转子4为圆环,安装在T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3为T形环,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外转子4啮合传动,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带有外齿,外转子4带有内齿。内转子3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1a内,外转子4与T形台阶孔、内转子3与第一转子轴孔1a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以确保内转子3、外转子4安装后能灵活转动,转子轴带动内转子3转动,内转子3带动外转子4转动。以上所述与现有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分界面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陷槽3a。结合图1—图3所示,泵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半环形的进油腔2b和半环形的出油腔2c,进油腔2b与出油腔2c相对设置并环绕在第二转子轴孔2a外,出油腔2c其中一端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后形成“V”形尖头2d用于沉积油渣,进油腔2b、出油腔2c正对内转子3与外转子4的啮合位置。最好是,泵盖2的外周设置有五个安装孔2e用于与泵体1相连。进油腔2b一端大、一端小、中部最大,进油腔2b的中部位于其中两个安装孔2e之间;出油腔2c也是一端大、一端小、中部最大,出油腔2c的中部位于另外两个安装孔2e之间,“V”形尖头2d位于出油腔2c的大端部。最好是,泵体1和泵盖2为铝合金压铸件,内转子3和外转子4为粉末冶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包括泵体(1)、泵盖(2)、内转子(3)和外转子(4),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轴孔(1a),第一转子轴孔(1a)靠近泵盖(2)的端头为外大内小的T形台阶孔,泵盖(2)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子轴孔(1a)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所述泵盖(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转子轴孔(1a)对应的第二转子轴孔(2a),所述外转子(4)为圆环,安装在T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3)为T形环,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外转子(4)啮合传动,内转子(3)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1a)内,所述外转子(4)与T形台阶孔、内转子(3)与第一转子轴孔(1a)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分界面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陷槽(3a),所述泵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半环形的进油腔(2b)和半环形的出油腔(2c),所述进油腔(2b)与出油腔(2c)相对设置并环绕在第二转子轴孔(2a)外,所述出油腔(2c)其中一端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后形成“V”形尖头(2d)用于沉积油渣,所述进油腔(2b)、出油腔(2c)正对内转子(3)与外转子(4)的啮合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组件,包括泵体(1)、泵盖(2)、内转子(3)和
外转子(4),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轴孔(1a),第一转子轴孔(1a)
靠近泵盖(2)的端头为外大内小的T形台阶孔,泵盖(2)固定安装在第一
转子轴孔(1a)外将T形台阶孔封住,所述泵盖(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转
子轴孔(1a)对应的第二转子轴孔(2a),所述外转子(4)为圆环,安装在T
形台阶孔的大直径段内,内转子(3)为T形环,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
外转子(4)啮合传动,内转子(3)的小直径段伸入第一转子轴孔(1a)内,
所述外转子(4)与T形台阶孔、内转子(3)与第一转子轴孔(1a)之间均
为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3)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迎洲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