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979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其中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第一端子,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圆形的侧壁及被侧壁围绕的对接腔,第一端子固持于侧壁且设有延伸入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若干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呈圆柱状且具有外侧面,第二端子围绕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且具有裸露于外侧面的第二接触部;当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对接时,第二连接器插接入对接腔并位于第一位置,然后旋转第二连接器至第二位置,以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在第二位置处相互连接。可实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快速对接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旋转方式扣合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也设计得越来越小。然而,怎样保证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之间可靠的保持力以达到良好的电性传输,及具有快速对接与分离的连接需求,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对接与分离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并定义有对接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圆形的侧壁及被所述侧壁围绕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端子固持于所述侧壁且设有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呈圆柱状且具有外侧面,所述第二端子围绕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且具有裸露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接触部;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沿所述对接方向插接入所述对接腔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旋转所述第二连接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相互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的对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圆形的侧壁及被所述侧壁围绕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端子设有裸露于所述侧壁且面对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提供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呈圆柱状且具有外侧面,所述第二端子设有裸露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接触部;将第二连接器沿一对接方向插接入所述对接腔并保持在第一位置,然后旋转所述第二连接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对接时,第二连接器插入第一连接器的对接腔并位于第一位置,然后旋转第二连接器以使第二连接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器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该第二位置处相互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电性地连接在一起,可实现快速对接与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离设置。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第一位置形成对接。图6是图5所示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第二位置形成对接。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000包括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并定义有对接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旋转。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及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的若干第一端子2,本实施方式中仅显示一个第一端子2。第一绝缘本体1呈圆形且设有底壁11、自底壁11的外侧缘沿对接方向凸伸的圆形侧壁12及被侧壁12围绕的对接腔13。该对接腔13由侧壁12及底壁11共同形成。侧壁12设有若干与对接腔13相连通的第一端子槽121,第一端子槽121围绕对接腔13均匀地排布。侧壁12设有临近底壁11及对接腔13的第一锁扣部122,第一锁扣部122包括收容槽123及锁扣槽124,收容槽123沿对接方向贯穿侧壁12的上表面及侧壁12的内侧面120以与对接腔13相连通,锁扣槽124设置于侧壁12的内部并与收容槽123相连通,侧壁12靠近对接腔13的部分将锁扣槽124与对接腔13间隔开,且侧壁12位于锁扣槽124上方的部分将锁扣槽124的上端封闭。每个第一端子2设有第一固持部21、自第一固持部21的上部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臂22及自第一固持部21的下部向外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3。第一接触臂22具有弹性且包括位于自由端的第一接触部221,第一接触部221上设置有突起的接触点222。第一端子2组装于对应的第一端子槽121后,通过第一固持部21与第一绝缘本体1干涉而固定于该第一端子槽121,第一接触臂22穿过内侧面120以使第一接触部221延伸入对接腔13,第一焊接部23则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1以焊接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若干第一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21裸露于侧壁12的内侧面120并面对且围绕对接腔13,即第一端子2固持于所述侧壁12且设有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3的第一接触部221。如图2及图4所示,第二连接器200包括圆柱状的第二绝缘本体3及固持于第二绝缘本体3的若干第二端子4,本实施方式中仅显示一个第二端子4。第二绝缘本体3具有外侧面31、自外侧面31凹设形成的若干第二端子槽32及自外侧面31向外凸设的第二锁扣部33。外侧面31围绕在该圆柱状第二绝缘本体3的外围,若干第二端子槽32沿着外侧面31均匀地设置。第二锁扣部33包括矩形的基部331及自基部331突设的扣持部332。每个第二端子4设有第二接触部41及自第二接触部41弯折形成的第二焊接部42。第二接触部41为刚性的且相对两侧凸设有干涉部411。第二端子4组装于对应的第二端子槽32,并通过干涉部411与第二绝缘本体3干涉而固定于第二端子槽32,第二接触部41裸露于外侧面31,而第二焊接部42延伸出第二绝缘本体3。第二端子4围绕所述第二绝缘本体3设置且具有裸露于所述外侧面31的第二接触部41。如图5至图8所示,当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对接时,第二连接器200沿对接方向插接入第一连接器100的对接腔13并位于第一位置a,在该第一位置a,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锁扣部33收容于收容槽123且没有与锁扣槽124形成锁扣,即所述第一锁扣部122没有与所述第二锁扣部33形成锁扣,第二接触部41则与第一接触部221相互分离而没有形成电性连接;然后旋转第二连接器200,使得第二连接器20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转动直到第二连接器200位于第二位置b,在该第二位置b,第二锁扣部33的扣持部332进入锁扣槽124以与第一锁扣部122形成锁扣,同时第二接触部41与第一接触部221连接,以使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在该第二位置b处形成锁扣且达成电性连接。拔出第二连接器200时,先将第二连接器200旋转至第一位置a,以使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连接断开,而第一锁扣部122脱开与第二锁扣部33的锁扣,然后沿对接方向将第二连接器200自对接腔13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并定义有对接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圆形的侧壁及被所述侧壁围绕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端子固持于所述侧壁且设有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呈圆柱状且具有外侧面,所述第二端子围绕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且具有裸露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沿所述对接方向插接入所述对接腔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旋转所述第二连接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9 US 14/583825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并定义有对接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圆形的侧壁及被所述侧壁围绕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端子固持于所述侧壁且设有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呈圆柱状且具有外侧面,所述第二端子围绕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且具有裸露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沿所述对接方向插接入所述对接腔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旋转所述第二连接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第一锁扣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第二锁扣部,当所述第二连接器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锁扣部与所述第二锁扣部相互锁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互分离,所述第一锁扣部没有与所述第二锁扣部形成锁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部设于所述侧壁且临近所述对接腔设置,所述第一锁扣部包括收容槽及锁扣槽,所述收容槽沿对接方向贯穿所述侧壁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对接腔相连通,所述锁扣槽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内部并与所述收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锁扣部自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外侧面凸设且包括扣持部,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勃·G·马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