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822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4:24
光连接器插头包括:前壳体,其保持套圈而与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后壳体,其在该前壳体的后部侧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装配于该前壳体,前壳体具有安装于上侧外壁面的弹性弹键片,并且该弹键片具有:形成为与所述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用卡合部卡合的锁定用卡定部;形成为使所述锁定用卡定部从该嵌合用卡合部解除卡合状态的解除部,所述后壳体具有安装于上侧的解除杆,并且该解除杆具有:形成于其前部且在后壳体后退时与所述解除部卡合而用于解除的钩部;形成于后部的后退用的捏手部,该光连接器插头通过简便的操作就能够容易地从连结对方构件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广泛用于光通信设备且在世界通用的、主要为LC形光连接器中的光连接器插头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LC形光连接器插头而言,用于与作为被嵌合/连结的连结对方构件的适配器或插座进行连结/脱离的拆装构造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具有从光连接器插头15的前壳体16向上弯曲而上翘曲的弹键部17,并且在后壳体18设有解除杆19,该解除杆19以前端部19a覆盖该弹键部17的前端部17b的方式卡合于该弹键部17的前端部17b,所述前端部19a从后壳体18的上部向所述弹键部17对置地延伸设置。在所述弹键部17的两侧壁面突出设置有与连结对方构件(适配器等)21的凹部卡合而防脱的卡合突起17a。另外,所述解除杆19从后壳体18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设置,并利用所述弹键部17的弹性力而返回上方原来的位置。如图15A所示,为了使所述光连接器插头15从与连结对方构件21连结的状态脱离,如图15B所示,需要先用手指向下按下解除杆19来解除弹键部17中的卡合突起17a的卡合,并从此时开始一边维持该按下弹键部17的状态,一边向离开连结对方构件21的方向拉拽光连接器插头15。作为这样的光连接器插头15的拆装构造,已知有例如作为双联式连接器插头而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结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46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以往的光连接器插头如上所述那样,为了从连结对方构件脱离而需要按下操作和拉拽操作这2个操作,并且,必须一边维持该按下的状态一边进行拉拽操作,是操作性差的结构。这是因为,LC形连接器插头由于高密度地安装于光通信设备,因此在该设备装置内的作业中,必须将密集的光软线拨开并捏住比作业者的手指小的LC形连接器插头,并利用所述2个操作解除锁定而使所述LC形连接器插头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插头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方案。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插头包括:前壳体,其保持套圈并与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及后壳体,其在该前壳体的后部侧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装配于该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前壳体主体的上侧外壁面的具有弹性的弹键片,并且该弹键片具有:形成为与所述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用卡合部相卡合的锁定用卡定部;形成为使所述锁定用卡定部从该嵌合用卡合部解除卡合状态的解除部,所述后壳体具有筒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筒主体的上侧的解除杆,并且该解除杆具有: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前部且在该后壳体后退时与所述弹键部的解除部卡合而用于发挥解除作用的钩部;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后部的后退用的捏手部,形成于所述解除杆的钩部在该前壳体与后壳体的组装时,所述钩部一边与所述弹键片的解除部的下方滑动接触一边进入所述弹键片的解除部的下方,并且通过该钩部的前端侧的锥部推起所述解除部而进入并游嵌于在该解除部的前侧形成的狭缝中,由此进行组装。优选的是,形成于所述弹键片的锁定用卡定部是从具有弹性的该弹键片的左右侧壁面分别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锁定用卡定部,并且所述解除部形成在所述左右一对锁定用卡定部之间。优选的是,在所述前壳体的后端部,在将所述后壳体装配于该后端部并使所述后壳体前进的状态下,在与该前壳体的后侧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槽部,所述槽部用于装配阻止所述后壳体向后方滑动的所述阻止构件。此外,优选的是,还具有向所述前壳体的后部插入的插头框架,所述槽部形成在该插头框架的后部。优选的是,所述阻止构件形成为在局部具有狭缝的剖面C形的环状筒体,以便从与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正交的方向插入所述槽部。优选的是,在所述后壳体的解除杆的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前部的所述钩部与形成于后部的捏手部之间突出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作为用于使所述后壳体前进的反作用力部发挥功能。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插头在从连结对方构件脱离时,仅通过将设于后壳体的解除杆向后方即与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拉拽这样简便的操作,就能够使该光连接器插头从连结对方构件脱离。因此,用于脱离的操作数减少,作业操作性得到改善并提高。此外,由于在一对锁定用卡定部之间设有解除部,因此不会成为以往那样的前后尺寸长的弹键片,能够缩短该弹键片的长度而形成,因此能够减少材料费。并且,由于在解除部的前方设置狭缝,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材料费,也能对轻量化作出贡献。此外,为了防止后壳体的误脱,存在阻止该后壳体的滑动的阻止构件,因此能防止意外错误地将嵌合状态的后壳体向后方解除的情况,安全性得以提高。另外,由于该阻止构件成为剖面C形的环状筒体,因此具有向插头框架的槽部装配的作业容易,作业效率提高这样的优异的效果。另外,在后壳体的解除杆存在作为前进时的反作用力部发挥功能的突起部,因此在嵌合时容易使光连接器插头前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插头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光连接器插头的侧视图。图3A是该光连接器插头的前壳体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前壳体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该前壳体的主视图。图4B是表示该前壳体的侧视图。图4C是表示该前壳体的俯视图。图5是该前壳体的图4C中的A-A线剖视图。图6A是该光连接器插头的后壳体的从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B是该后壳体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该后壳体的主视图。图7B是表示该后壳体的侧视图。图7C是表示该后壳体的俯视图。图8是图7C的B-B线剖视图。图9A是表示在该光连接器插头的嵌合/组装时,后壳体的解除杆与前壳体的弹键片卡合之前的状态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局部纵剖面。图9B是表示使后壳体从图9A所示的状态前进而使解除杆与弹键片卡合,并利用锥部将解除部推起的状态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局部纵剖面。图9C是表示使后壳体从图9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前进而使钩部进入并游嵌于在解除部的前侧设置的狭缝中,且解除部借助弹键片的弹性下降而返回原来的位置的状态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局部纵剖面。图9D是表示该前壳体与后壳体的组装完成状态的局部纵剖面。图10A是表示该后壳体的解除杆与前壳体的弹键片卡合之前的状态的光连接器插头的侧视图。图10B是表示该光连接器插头的俯视图。图10C是表示使后壳体从图10A所示的状态前进而使解除杆与弹键片卡合,并利用锥部将解除部推起的状态的光连接器插头的侧视图。图10D是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连接器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连接器插头,包括:前壳体,其保持套圈并与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及后壳体,其在该前壳体的后部侧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装配于该前壳体,所述光连接器插头的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前壳体主体的上侧外壁面的具有弹性的弹键片,并且该弹键片具有:形成为与所述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用卡合部相卡合的锁定用卡定部;及形成为使所述锁定用卡定部从该嵌合用卡合部解除卡合状态的解除部,所述后壳体具有筒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筒主体的上侧的解除杆,并且该解除杆具有: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前部且在该后壳体后退时与所述弹键部的解除部卡合而用于发挥解除作用的钩部;及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后部的后退用的捏手部,形成于所述解除杆的钩部在该前壳体与后壳体的组装时,所述钩部一边与所述弹键片的解除部的下方滑动接触一边进入所述弹键片的解除部的下方,并且通过该钩部的前端侧的锥部推起所述解除部而进入并游嵌于在该解除部的前侧形成的狭缝中,由此进行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08 JP 2013-2320491.一种光连接器插头,包括:
前壳体,其保持套圈并与连结对方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及
后壳体,其在该前壳体的后部侧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装配于该前
壳体,
所述光连接器插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前壳体主体的上侧外壁面
的具有弹性的弹键片,并且该弹键片具有:形成为与所述连结对方构件
的嵌合用卡合部相卡合的锁定用卡定部;及形成为使所述锁定用卡定部
从该嵌合用卡合部解除卡合状态的解除部,
所述后壳体具有筒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筒主体的上侧的解除杆,并且
该解除杆具有: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前部且在该后壳体后退时与所述弹键
部的解除部卡合而用于发挥解除作用的钩部;及形成于该解除杆的后部
的后退用的捏手部,
形成于所述解除杆的钩部在该前壳体与后壳体的组装时,所述钩部
一边与所述弹键片的解除部的下方滑动接触一边进入所述弹键片的解除
部的下方,并且通过该钩部的前端侧的锥部推起所述解除部而进入并游
嵌于在该解除部的前侧形成的狭缝中,由此进行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真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