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片、面光源装置、映像源单元及液晶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8722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2:58
提供一种抑制眩光的产生并且光的损失也较少的棱镜片。具备:具有透光性的片状的本体部;配置于本体部的一面侧且在沿着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凸状的单位棱镜的单位棱镜部;和配置在本体部的另一面侧的光扩散层,在将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m)时,在P与Ra之间满足给定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作为显示设备的照明而发挥功能的面光源装置所具备的棱镜片、使用其的面光源装置、映像源单元及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设备对包含映像信息的液晶面板,使用配置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的面光源装置(背光源)用于照明而将映像提供给观察者。作为此种面光源装置,揭示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由此,面光源装置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光源;导光板(导光体),其对自光源射出的光沿导光方向进行引导而使其以面状扩展后出光;及棱镜片(透镜片),其使光朝给定的方向偏转(使光朝给定的行进方向改变)。其中,棱镜片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与液晶面板之间,且以使光可效率良好地穿透液晶面板的方式而改变来自导光板的光的方向者。因此,棱镜片上,在导光板侧、即入光侧排列有多个单位棱镜。另一方面,在棱镜片中的未配置单位棱镜的出光面侧,层叠有含有光扩散剂的层。专利文献1中进而有如下记载:通过满足给定的条件而可一方面维持隐蔽性,防止眩光,一方面扩展视角。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242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在以往的此种面光源装置中,仅研究了为了防止眩光而使具有扩散性的层具有较高的雾度的解决方法(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的记载)。但,在具有此种较高的雾度的光学构件中,因光向不必要的方向的扩散而会导致产生光损失,从效率良好地利用来自面光源装置的光的观点出发,存在改善的必要。此处,眩光以如下方式定义。即,眩光也称为闪烁,其指如下现象:在点亮显示设备的画面时,画面中会出现较细的粒状的亮度不均,若改变视角,则看起来该粒状的亮度不均的位置在变化。鉴于以上的方面,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眩光的产生、进而光的损失也较少的棱镜片。此外,提供一种使用该棱镜片的面光源装置、映像源单元、及液晶显示设备。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本体部的一面侧,且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单位棱镜;及光扩散层,其配置于本体部的另一面侧;单位棱镜中,凸状的前端的顶角为80°以下,在将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m)时,Ra≤-0.0296·P+1.9441成立。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本体部的一面侧,且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单位棱镜;及光扩散层,其配置于本体部的另一面侧;单位棱镜中,隔着成为凸状的前端的顶点而将一侧设为入光面,将另一侧设为反射面,反射面包括倾斜角度不同的3个面,在将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m)时,P为10μm以上,Ra为0.035μm以上,且Ra≤-0.0263·P+2.0537成立。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本体部的一面侧,且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单位棱镜;及光扩散层,其配置于本体部的另一面侧;单位棱镜包括对称形状,并且凸状的前端的顶角为80°以下,在将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m)时,Ra≤-0.0208·P+2.0223成立。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具备:光源;导光板,其对自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导光;及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棱镜片。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映像源单元,其具备上述面光源装置、及配置于面光源装置的出光侧的液晶面板。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具备上述映像源单元、及内含映像源单元的框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为了抑制亮度降低或光损失而降低光扩散层的雾度,也可抑制眩光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液晶显示设备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说明第一方式的映像源单元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映像源单元10的一剖面(沿图2的III-III的剖面)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映像源单元10的另一剖面(沿图2的IV-IV的剖面)的分解图。图5是将导光板21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6是将棱镜片30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7是说明第二方式的图,且是将棱镜片130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8是说明单位棱镜132a的形状的图。图9是说明第三方式的图,且是表示映像源单元210的一剖面的分解图。图10是将棱镜片230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11是说明实施例1中使用的一单位棱镜的形状的图。图12是说明实施例1中使用的另一单位棱镜的形状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单位棱镜的间距P与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2的单位棱镜的间距P与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说明实施例3中使用的一单位棱镜的形状的图。图16是说明实施例3中使用的另一单位棱镜的形状的图。图17是表示实施例3的单位棱镜的间距P与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有时夸张记载构件的大小或形状,此外,为了易于观察,有时省略重复的符号。图1是第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设备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概念性表示液晶显示设备1中包含的映像源单元10的分解立体图。液晶显示设备1包含框体2,且在框体2的内侧内置有映像源单元10。框体2形成液晶显示设备1的外壳,且将构成液晶显示设备1的构件的大部分收纳于其内侧。此外,框体2具有开口,映像源单元10的所谓画面部分自该开口露出而可看到映像等。除此之外,液晶显示设备1包含用以作为液晶显示设备而发挥功能的各种公知的构成构件。液晶显示设备1包含映像源单元10,且使自包含于映像源单元10的面光源装置20射出的白色的光源光穿透液晶面板15而取得映像信息后,提供给观察者侧。由图2可知,映像源单元10包括液晶面板15、面光源装置20及功能性片材41。此处,图2中纸面上方成为观察者侧。液晶面板15包括配置于观察者侧的上偏光板13、配置于面光源装置20侧的下偏光板14、及配置于上偏光板13与下偏光板14之间的液晶层12。上偏光板13、下偏光板14具有如下的功能:将所射入的光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一面侧,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单位棱镜;及光扩散层,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另一面侧;上述单位棱镜中,上述凸状的前端的顶角为80°以下,在将上述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上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m)时,Ra≤‑0.0296·P+1.9441成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26 JP 2013-200515;2013.09.26 JP 2013-200511.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
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
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一面侧,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
单位棱镜;及
光扩散层,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另一面侧;
上述单位棱镜中,上述凸状的前端的顶角为80°以下,
在将上述多个单位棱镜的间距设为P(μm),且将上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a(μ
m)时,
Ra≤-0.0296·P+1.9441成立。
2.一种棱镜片,其使所射入的光的方向改变而射出,具备:
片状的本体部,其具有透光性;
单位棱镜部,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一面侧,在沿片材面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状的
单位棱镜;及
光扩散层,其配置于上述本体部的另一面侧;
上述单位棱镜中,隔着成为上述凸状的前端的顶点而将一侧设为入光面,将另一侧设
为反射面,上述反射面包括倾斜角度不同的3个面,
在将上述多个单位棱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野惠子儿玉大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