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71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包括U形夹、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和限位顶杆,所述U形夹一端面固定有圆筒;所述限位顶杆与圆筒螺纹配合,所述限位顶杆一端固定有端帽,另一端固定有横杆;所述第二垫板固定在U形夹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垫板固定在第二垫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U形夹和顶杆作为固定的基础,具有安装紧固,采用铜件作为接触端子,具有导电性好,通过Q235碳钢板采用激光下料切割可以控制弧度以及相关尺寸精准度;且Q235碳钢板容易焊接,强度韧性较好,不容易变形的特性制成非接触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泳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公路营运客车行业近年的迅猛发展,各客车厂家都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更快的交付使用,更好的产品质量,才有更好的市场。客车车身通电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电泳成膜的效果,与防腐年限跟防腐效果直接挂钩。目前电泳双轨自行小车的阴极夹脱落了一部分,损坏了一部分。一台自行小车共有8个阴极夹,用于对车身通电,使车身处于电阴极,与阳极电泳液形成电势差。由于设备自带的C型活动头大力钳是弹簧结构,长期使用后浸入电泳油漆,易出现夹不紧以及夹紧后弹开等问题,对电泳成膜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影响产品质量。此专利技术工装的专利技术,增大电能的利用率,改善车身在电泳过程中电场的分布,提高整车漆膜厚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改善整车电泳漆膜质量,较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通过采用U形夹和顶杆作为固定的基础,采用铜件作为接触端子,解决了现有的阴极结构易松动,导电性能差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包括U形夹、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和限位顶杆,所述U形夹一端面固定有圆筒;所述限位顶杆与圆筒螺纹配合,所述限位顶杆一端固定有端帽,另一端固定有横杆;所述第二垫板固定在U形夹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垫板固定在第二垫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板表面开有第一通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U形夹一内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板采用矩形钢板的结构固定在U形夹上。进一步地,所述U形夹为一钢板件,U形两侧的高度差在1cm-10cm的范围;所述U形夹一端的圆筒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板为紫铜板材质,结构为矩形板,表面开有与第二垫板表面第一通孔孔位一致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垫板表面一侧还固定有一矩形块。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通过折弯机折弯成型,表面中心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矩形块的宽度为第一垫板宽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范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顶杆为一螺纹导杆,一端固定有圆形端帽,另一端固定有横杆;所述螺纹导杆与横杆形成T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U形夹和顶杆作为固定的基础,具有安装紧固,采用铜件作为接触端子,具有导电性好,通过Q235碳钢板采用激光下料切割可以控制弧度以及相关尺寸精准度;且Q235碳钢板容易焊接,强度韧性较好,不容易变形的特性制成非接触部件。2、导电板采用紫铜板,导电性能极好,保证了导电效率,将紫铜板右半边进行半折弯,一者不会与其他零部件形成干涉,另外方便安装导电线,不会使导电线弯折从而造成使用不久后导电线会断裂。3、使用螺栓将紫铜板与圆垫片拧紧固定在车身窗立柱两侧,牢固不脱落,性能可靠,针对钢铁金属的固定件采用螺纹和焊接的方式固定,结构强度高;拧紧螺栓尾端焊接一圆钢,方便操作工进行拧紧操作,人性化设计;整体工装构思巧妙,使用方便,成本低。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U形夹与限位顶杆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第一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垫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U形夹,2-第一垫板,3-限位顶杆,4-第二垫板,101-圆筒,201-矩形块,202-内螺纹孔,203-第二通孔,301-端帽,302-横杆,401-第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包括U形夹1、第一垫板2、第二垫板4和限位顶杆3,U形夹1一端面固定有圆筒101;限位顶杆3与圆筒101螺纹配合,限位顶杆3一端固定有端帽301,另一端固定有横杆302;第二垫板4固定在U形夹1一内侧面,第一垫板2固定在第二垫板4上。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垫板4表面开有第一通孔40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U形夹1一内侧面上。第二垫板4采用矩形钢板的结构固定在U形夹1上。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U形夹1为一钢板件,U形两侧的高度差在1cm-10cm的范围;U形夹1一端的圆筒101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垫板2为紫铜板材质,结构为矩形板,表面开有与第二垫板4表面第一通孔401孔位一致的内螺纹孔202;第一垫板2表面一侧还固定有一矩形块201。其中,矩形块201通过折弯机折弯成型,表面中心开有第二通孔203,第二通孔203用于固定电缆,作为接线端口;矩形块201的宽度为第一垫板2宽度的五分之二。其中,限位顶杆3为一螺纹导杆,一端固定有圆形端帽301,另一端固定有横杆302;螺纹导杆与横杆302形成T形结构。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该限位阴极夹结构主体为钢板、紫铜板、垫板、垫片、标准件等焊接装配而成,通过将第二垫板4焊接固定在U形夹1内表面一侧,通过螺钉将第一垫板2固定在第二垫板4上;将阴极夹的第一垫板2的预留的φ11第二通孔203用于连接导电线,给车身通电;然后将阴极夹两端(即第一垫板2立面与限位顶杆3的端帽301)利用横杆302拧紧,在车身窗立柱处进行固定用于连通车身形成通电回路。紫铜板与圆垫片利用螺栓拧紧在车身窗立柱处进行固定,起加强强度作用,确保夹紧不松动以及通电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夹(1)、第一垫板(2)、第二垫板(4)和限位顶杆(3),所述U形夹(1)一端面固定有圆筒(101);所述限位顶杆(3)与圆筒(101)螺纹配合,所述限位顶杆(3)一端固定有端帽(301),另一端固定有横杆(302);所述第二垫板(4)固定在U形夹(1)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垫板(2)固定在第二垫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夹(1)、第一垫板
(2)、第二垫板(4)和限位顶杆(3),所述U形夹(1)一端面固定有圆
筒(101);所述限位顶杆(3)与圆筒(101)螺纹配合,所述限位顶杆(3)
一端固定有端帽(301),另一端固定有横杆(302);所述第二垫板(4)固
定在U形夹(1)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垫板(2)固定在第二垫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垫板(4)表面开有第一通孔(40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U形夹(1)
一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垫板(4)采用矩形钢板的结构固定在U形夹(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泳工艺的限位阴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
U形夹(1)为一钢板件,U形两侧的高度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梦龙朱正球常圣刘霞朱洪雷杨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