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537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织物的组织采用小提花组织,边组织为2/2方平,面料成品幅宽为145.5cm,成品经密为378根/10cm,成品纬密为315根/10cm,总经根数为5552根,其中边纱为80根,全幅23花+90根,经纬纱采用32S芦荟纤维纱。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络筒工序,整经工序,浆纱工序,穿综工序,织造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工艺设计与优化,尤其是在穿综时在起花部分增加了每筘穿入数,使得花型更加突出丰满。经过检测,成品的质量指标如下:经向断裂强度为405N,纬向断裂强度382N,摩擦色牢度(干太)4‑5级,摩擦色牢度(湿太)3‑4级,满足了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循环双向小提花面料格型循环大,色彩鲜艳,从经纬双向产生提花使花纹富于变化,外观丰满悦目,使得产品附加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但织造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所述织物的组织采用小提花组织,边组织为2/2方平,面料成品幅宽为145.5cm,成品经密为378根/10cm,成品纬密为315根/10cm,总经根数为5552根,其中边纱为80根,全幅23花+90根,经纬纱采用32S芦荟纤维纱。作为优化:所述纱线配色为:A(米白)、B(丈青)、C(青灰)、D(米色)、E(浅灰)。作为优化:所述经纱排列为:32A,(1A1E)×3,32A,(1A1B)×13,(1A2B)×7,(1A1C)×16,(1A1D)×3,(1A1C)×16,(1A1B)×13,(1A2B)×7,每花经纱循环为234根,其中A142根,B54根,C32根,D3根,E3根。作为优化:所述全幅23花+90根:A为3343根(23花+77),B为1252根(23花+10),C为736根(23花),D为69根(23花),E为72根(23花+3)。作为优化:所述纬纱排列为:(1A1B)×21,(1A1C)×17,(1A1D)×3,(1A1C)×17,(1A1B)×21,34A,(1A1E)×3,34A,每花纬纱循环为232根,其中A152根,B42根,C34根,D3根,E3根。一种根据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络筒工序:采用GA036络筒机,卷绕线速度为500-700m/min,张力圈重量为15-25g,筒子卷绕密度为0.40-0.43g/cm3;(2)整经工序:采用贝宁格SC-P分条整经机,整经速度为200-300m/min,倒轴速度为40-60m/min,每绞2花,每绞168根经纱,整经12绞,第1绞508根经纱,整经宽度16.07cm,第2~11绞各468根经纱,整经宽度为14.80cm,第12绞364根经纱,整经宽度为11.51cm;(3)浆纱工序:浆料配方如下:TB225变性淀粉为40-80kg,PVA205MB为15-28kg,LMA-90为12-18kg,SLMO-96为1-4kg;浆纱工艺为:贝宁格浆纱机:浆槽温度为60~65℃,浆槽粘度为11s,前后压浆辊压力为10/16(KN),烘干温度为100~110℃,车速为40~45m/min;上浆率为10±0.5%,回潮率为10±0.5%,伸长率<1.0%;(4)穿综工序:筘号75,上机筘幅175.6cm,布身采用花筘穿法,(1,2,3,4)×24为2入/筘,1,5,2,3,6,4,1,7,2,3,7,8,1,7,2,3,6,4,1,5,2为3入/筘,(3,4,1,2)×24为2入/筘,3,5.4,1,6,2,3,7,4,1,7,2,3,7,8,1,6,2,3,5,4为3入/筘,在起花部分增大每筘穿入数,使得花纹更加突出饱满;边组织为4入/筘,第1页综框综丝1328根,第2页综框综丝1328根,第3页综框综丝1287根,第4页综框综丝1241根,第5页综框综丝92根,第6页综框综丝92根,第7页综框综丝138根,第8页综框综丝46根。(5)织造工艺:由于该织物纬纱颜色有五种,采用GA747型剑杆织机进行生产,进剑时间70-75°,交接剑时间180°,综平时间280-300°,上机张力2100-2500N,纬密牙为51T,撑取牙数2T。作为优化:所述浆料配方如下:TB225变性淀粉为60kg,PVA205MB为20kg,LMA-90为15kg,SLMO-96为2kg。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设计与优化,尤其是在穿综时在起花部分增加了每筘穿入数,使得花型更加突出丰满。经过检测,成品的质量指标如下:经向断裂强度为405N,纬向断裂强度382N,摩擦色牢度(干太)4-5级,摩擦色牢度(湿太)3-4级,满足了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所述织物的组织采用小提花组织,边组织为2/2方平,面料成品幅宽为145.5cm,成品经密为378根/10cm,成品纬密为315根/10cm,总经根数为5552根,其中边纱为80根,全幅23花+90根,经纬纱采用32S芦荟纤维纱。所述纱线配色为:A(米白)、B(丈青)、C(青灰)、D(米色)、E(浅灰)。所述经纱排列为:32A,(1A1E)×3,32A,(1A1B)×13,(1A2B)×7,(1A1C)×16,(1A1D)×3,(1A1C)×16,(1A1B)×13,(1A2B)×7,每花经纱循环为234根,其中A142根,B54根,C32根,D3根,E3根。所述全幅23花+90根:A为3343根(23花+77),B为1252根(23花+10),C为736根(23花),D为69根(23花),E为72根(23花+3)。所述纬纱排列为:(1A1B)×21,(1A1C)×17,(1A1D)×3,(1A1C)×17,(1A1B)×21,34A,(1A1E)×3,34A,每花纬纱循环为232根,其中A152根,B42根,C34根,D3根,E3根。一种根据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络筒工序:采用GA036络筒机,卷绕线速度为500m/min,张力圈重量为15g,筒子卷绕密度为0.40g/cm3;(2)整经工序:采用贝宁格SC-P分条整经机,整经速度为200m/min,倒轴速度为40m/min,每绞2花,每绞168根经纱,整经12绞,第1绞508根经纱,整经宽度16.07cm,第2~11绞各468根经纱,整经宽度为14.80cm,第12绞364根经纱,整经宽度为11.51cm;(3)浆纱工序:浆料配方如下:TB225变性淀粉为40kg,PVA205MB为15kg,LMA-90为12kg,SLMO-96为1kg;浆纱工艺为:贝宁格浆纱机:浆槽温度为60℃,浆槽粘度为11s,前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组织采用小提花组织,边组织为2/2方平,面料成品幅宽为145.5cm,成品经密为378根/10cm,成品纬密为315根/10cm,总经根数为5552根,其中边纱为80根,全幅23花+90根,经纬纱采用32S芦荟纤维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组织采用
小提花组织,边组织为2/2方平,面料成品幅宽为145.5cm,成品经密为378根
/10cm,成品纬密为315根/10cm,总经根数为5552根,其中边纱为80根,全
幅23花+90根,经纬纱采用32S芦荟纤维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纱线配色为:A(米白)、B(丈青)、C(青灰)、D(米色)、E(浅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经纱排列为:32A,(1A1E)×3,32A,(1A1B)×13,(1A2B)×7,(1A1C)×
16,(1A1D)×3,(1A1C)×16,(1A1B)×13,(1A2B)×7,每花经纱循环为
234根,其中A142根,B54根,C32根,D3根,E3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全幅23花+90根:A为3343根(23花+77),B为1252根(23花+10),C为
736根(23花),D为69根(23花),E为72根(23花+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纬纱排列为:(1A1B)×21,(1A1C)×17,(1A1D)×3,(1A1C)×17,(1A1B)
×21,34A,(1A1E)×3,34A,每花纬纱循环为232根,其中A152根,B42根,
C34根,D3根,E3根。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双向大循环小提花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络筒工序:
采用GA036络筒机,卷绕线速度为500-700m/min,张力圈重量为15-25g,
筒子卷绕密度为0.40-0.43g/cm3;
(2)整经工序:
采用贝宁格SC-P分条整经机,整经速度为200-300m/min,倒轴速度为
40-60m/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顺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