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针组件的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07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组件,其包括细长的方形截面的针座(10)、针(12)以及护套(14),护套(14)安装在针座(10)上以在护套(14)覆盖了针(12)的前方位置和针(12)暴露出来的后方位置之间往复轴向运动。护套(14)在其后端处岔开,形成了相对的弹性件(30),当护套(14)处于后方注射位置时弹性件(30)可与位于第一倾斜部分(24)之后的部分(18)接合。在注射完成后,护套(14)相对于针座(10)轴向旋转90度,使得弹性件(30)从倾斜部分(24)上脱开。然后,护套(14)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地滑动到前方位置,使得弹性件(30)与第二倾斜部分(26)锁定式接合,这样便使针(12)变得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组件。
技术介绍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希望能够在使用前后保护针以防止针刺损伤,并且保证针不会被故意地或无意地再使用。为此,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具有护套的注射器,其能够被锁定在针被护套所覆盖的使用后的位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针组件。从下面的介绍中可以清楚针组件的优选特征。附图说明为了更容易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应当参阅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针组件的透视图,其中护套处于使用前的针被保护住的位置;图3是针组件的透视图,其中护套处于待使用的针露出的位置;图4是处于使用后的针露出的位置的针组件的透视图;图5是处于使用后的针被保护住的位置的针组件的透视图;图6是图2所示针组件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图7是图3所示针组件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图8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了针准备插入的情况的针组件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见图1,图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组件的分解透视图。针组件包括细长的针座10、从针座10上向前伸出的针12,以及在使用时安装在针座10上的护套14。从下述介绍中可以理解,针座10足够细长,以容纳护套14在针座10上的往复运动。通常来说,针组件的除针12以外的其它部件由塑料制成。针座10具有向后的截头锥体形轴向部分16,其终止于凸缘17处。向后的截头锥体形轴向部分16可容纳注射器(未示出)的前端。紧邻截头锥体形轴向部分16之前为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18。在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18之前设有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在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之前设有大致圆柱形的轴向部分22,针12便从该轴向部分22的前端处伸出。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形成了四个侧面,包括一对侧面和上、下表面,如图1所示。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的侧面的后端终止于侧向伸出的第一倾斜部分24。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的上、下表面的前端终止于向上和向下伸出的第二倾斜部分26。仍参见图1,护套14包括相对的突出部28,使用该针组件的操作人员可用手指握住这里,护套14的后端终止于一个岔开的结构,其形成了一对侧向柔性的弹性件30。各弹性件30包括向前的内表面31、在使用中与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的侧面相接合的向内表面32,以及向后的表面33(其在图6中最佳地示出)。现在来看图2,图中显示了装配好的针组件处于使用前的针被保护住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中,护套14通过内部压缩弹簧38(参见图6和7)而相对于针座10被向前偏压。由于护套14的向前的内表面31与针座10的侧向延伸且向后的表面34相接合,因此就防止了护套14从针座10上向前脱开。现在来看图3,护套14已相对于针座10被向后拉到针12暴露出来并准备使用的位置。在护套14相对于针座10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38被压缩,向内的表面32沿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的相应侧面滑动,并且被侧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分24迫使分开。一旦弹性件30穿过侧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分24,它们就向内卡紧在向内的表面32与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18相接合的位置处。同时,护套14内部的向前表面31与侧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分24的后表面接合,使得护套14无法在压缩弹簧38的作用下相对于针座10向前运动。在注射进行之后,将护套14相对于针座10轴向地旋转90度,进入到图4所示的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护套14可沿任一方向相对于针座10旋转。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可以是在截面上仅为部分圆形(例如两个相对的四分之一部分是圆形的),使得护套14只能在一个方向上相对于针座10旋转。由于护套14的向内表面32与针座10的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18相接合,因此护套14可以相对于针座10旋转。当护套14到达如图4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它就可在压缩弹簧38的作用下自由地向前运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这是因为弹性件30从侧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分24上脱开。在护套14相对于针座10向前运动的期间,压缩弹簧38伸长,针座10的向内表面32沿针座10的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的上、下表面滑动。当护套14到达如图5所示的前方位置时,弹性件30在穿过朝上和朝下的第二倾斜部分26时被分开。在穿过第二倾斜部分26之后,弹性件30向内卡紧,使得向内表面32与设于针座10上的向外平表面36(参见图1)相接合。由于护套14的向后表面33与第二倾斜部分26的向前表面相接合,因此就阻止了护套14相对于针座10的随后的向后运动。另外,由于向内表面32与针座10上的向外平表面36相接合,因此护套14无法相对于针座10旋转。关于这一方面,应当理解,虽然弹性件足够弹性以使其穿过第一倾斜部分24和第二倾斜部分26,然而它们的弹性并不足以在处于弹性件与针座的向外平表面36相接合的图5所示位置时容易允许护套14旋转。相反,当其锁定在图5所示位置时,必须施加相当大的力才能转动护套。还应当理解,由于弹性件30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针座的方形截面的轴向部分20不必是理想的方形,而可以是实际上为矩形的截面。关于这一方面,希望将这一“方形”部分的高度制成比其宽度更大,使得在护套14旋转到图4和5所示的方位后弹性件上的预加载的程度更大。类似的,弹性件30可调节圆形截面的轴向部分18在“圆度”方面的缺陷。图6和7分别为对应于图2和3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图6和7显示了在图1到5所示透视图中未清楚地表示出来的一些隐藏的细节,尤其是设置在针座10的前端22和护套14的内部前端之间的压缩弹簧38。通常来说,针组件10可安装在包括有装有流体的针筒和向后延伸的柱塞组件的传统注射器上。注射器可以是预填充的或未预填充的。本专利技术还适用于例如图8所示的较不常用的低容积式“注射器”。在图8所示的情况中,传统的针筒和柱塞组件被一个柔性的装有流体的膜盒(bellows)40所代替。在该特定实施例中,装有流体的膜盒40被推动到与针座的截头锥体部分16相接合。在接合期间,针12的向后延伸部分(参见图7)刺入装有流体的膜盒40的前端上的易损膜片42,使得装有流体的膜盒40的内部与针12的内部流体相通。本专利技术的细长针座10的一个辅助优点是,穿过针座10的主体的针12的轴向长度较大。这就促进了针12与针座10的结合,这就保证了一种在使用中可靠且在制造中成本效率合算的可靠夹紧结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用易损膜片来密封针12从中穿过的护套14的前端,使得护套14不容易克服弹性偏压力而从图2所示的位置运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相反,在护套14从图2所示的位置运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的期间,针必须刺破位于护套14的前端处的易损膜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优点在于,它适用于传统的皮下注射器,以及例如图8所示类型的“注射器”。关于这一方面,现有技术的设计将护套安装成可在注射器的针筒上往复运动。这就意味着必须对注射器的针筒进行专门的改进以便容纳护套。在本专利技术中,护套14安装成在针座10上进行往复运动,因此可以使用传统的圆柱形针筒。在该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厚度和护套的岔开设计来将护套14设计成具有弹性。然而,也可以将护套设计成刚性的,而将针座10上的倾斜部分设计成具有弹性,例如倾斜部分可以是弹性翼片,其可在护套从上穿过时向内变形。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组件,包括:细长针座,其具有沿轴线间隔开的前端和后端;从所述细长针座的前端轴向地延伸出的针;安装在所述细长针座上的护套,其可在所述护套覆盖了所述针的前方位置和所述针暴露出来的后方位置之间往复式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波波维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