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及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060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20:17
通过利用冲压成型而形成多个凹凸条,阳极侧分隔件(120)在与MEGA(110)的发电区域(112)相对的分隔件中央区域(121)交替排列地具备第一槽(202)和第二槽(204)。第一槽(202)在阳极侧分隔件(120)的气体面侧,在分隔件中央区域(121)延伸,第二槽(204)在与气体面侧相反的冷却面侧,在分隔件中央区域(121)延伸。在分隔件中央区域外侧的外缘部(123)侧延伸的第一槽(202)即端部第一槽(202t)与位于分隔件中央区域(121)侧的其他的第一槽(202)相比,端部侧立起高度(Ht)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为将多个作为发电单位的燃料电池单体层叠而成的堆叠构造,各个燃料电池单体利用相对的分隔件来夹持膜电极接合体。近年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54872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基于冲压成型的多个凹凸条的形成而在分隔件的表背面上形成作为燃料气体的气体流路的凹槽和作为冷却水流路的凹槽的手法。根据该专利文献提出的分隔件,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燃料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的短尺寸化、甚至多个燃料电池单体的层叠化。燃料电池在将层叠的燃料电池单体沿着其层叠方向施加力而紧固的状态下,例如搭载于车辆等,紧固力始终作用于各个燃料电池单体。向燃料电池单体的发电区域或其周围这样的单体各部位的紧固力的作用方式未必均匀,因此由于紧固力始终作用而会产生如下的不良情况。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的外缘部从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对的分隔件中央区域向外侧延伸的情况下,在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的外缘部,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和对该周缘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重叠。通过这样夹设密封构件,在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的外缘部,作为与其他的分隔件的夹持对象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的厚度容易增加。相对于此,在分隔件的中央区域,其相对区域为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的情况下,未夹设密封构件等其他的构件,因此作为与其他的分隔件的夹持对象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厚度大体相同。假设,如果对于作为位于外缘部侧而延伸的流路的凹槽和作为位于分隔件的中央区域而延伸的其他的流路的凹槽不进行任何处理,则由于上述的厚度的关系,在外缘部侧延伸的凹槽的周边处面压升高,可能会导致膜电极接合体的压弯或电解质膜的损伤。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中,对于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处理无法说是充分,且被指出了在分隔件的表背面形成凹槽的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此外,也要求能够进行紧固力作用于各个燃料电池单体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简便的处理、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施。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组装于膜电极接合体且具有第一面和形成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中央区域,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可发电区域对应;平板状的外缘部,从所述中央区域向外缘延伸;第一面侧凹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面上的所述中央区域;及第二面侧凹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中央区域。通过利用对所述中央区域的冲压成型而形成多个凹凸条,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槽和所述第二面侧凹槽部的槽在所述中央区域交替地排列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中的能够配置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不同的其他的构件的端部的边界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低于其他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能够配置与膜电极接合体不同的其他的构件的端部的边界位置处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比位于分隔件的中央区域的其他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低的结构。由此,在面压作用于分隔件中央区域和向其外缘延伸的平板状的外缘部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低,相应地作用于边界位置处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的面压能够比位于分隔件中央区域侧的其他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缓和。其结果是,根据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在该燃料电池用分隔件与其他的分隔件夹持有膜电极接合体的状态下即使面压作用于分隔件中央区域和向其外缘延伸的平板状的外缘部,通过边界位置处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的面压缓和,也能够回避或抑制膜电极接合体的压弯、电解质膜的损伤。在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中,可以的是,所述边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外缘部侧,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外缘部侧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所述底部壁的立起高度低于所述其他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的立起高度。而且,可以的是,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外缘部侧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所述底部槽中的位于最外缘部侧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所述底部壁的立起高度低于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其他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所述底部壁的立起高度。在上述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中,只要降低外缘部的I个或多个、或者最外缘部侧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的立起高度即可,通过冲压模具的喷出高度调整,能够容易地降低上述的立起高度。由此,根据第一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除了能够实现其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外,还能够通过模具调整这样的简便的处理来消除或抑制由于紧固力作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第二方案提供一种组装于膜电极接合体且具有第一面和形成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第二方案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中央区域,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可发电区域对应;平板状的外缘部,从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对的分隔件中央区域向外缘延伸;第一面侧凹槽部,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所述分隔件中央区域形成于一面侧;及第二面侧凹槽部,在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分隔件中央区域形成于另一面侧,通过利用对所述分隔件中央区域的冲压成型而形成多个凹凸条,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槽和所述第二面侧凹槽部的槽在所述分隔件中央区域,在分隔件表背面交替地排列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中的位于最外缘部侧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低于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中央区域的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其他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第二方案的上述方式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位于最外缘部侧的位于最外缘部侧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比位于分隔件的中央区域的其他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低的结构。由此,在面压作用于分隔件中央区域和向其外缘延伸的平板状的外缘部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方案的上述方式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低,相应地作用在位于外缘部侧而延伸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的面压能够比位于分隔件中央区域侧的其他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缓和。其结果是,根据第一方案的上述方式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在与其他的分隔件夹持膜电极接合体的状态下即使面压作用于分隔件中央区域和向其外缘延伸的平板状的外缘部,通过在最外缘部侧的最外缘部侧延伸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周边的面压缓和,也能够回避或抑制膜电极接合体的压弯、电解质膜的损伤。而且,在第二方案的上述方式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中,只要降低在最外缘部侧延伸的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的立起高度即可,通过冲压模具的喷出高度调整,能够容易地降低上述的立起高度。由此,根据第二方案的上述方式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除了能够实现其制造成本的降低之外,还能够通过模具调整这样的简便的处理来消除或抑制由于紧固力作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第三方案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第三方案的燃料电池是是层叠多个燃料电池单体而成的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单体通过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夹持膜电极接合体,所述燃料电池单体分别具备第一或第二方案中的任一燃料电池用分隔件作为所述第一分隔件,所述外缘部接合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外部位。在相邻地层叠的所述燃料电池单体中,一个所述燃料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分隔件具有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与其他的所述燃料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二分隔件接触。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组装于膜电极接合体且具有第一面和形成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中央区域,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可发电区域对应;平板状的外缘部,从所述中央区域向外缘延伸;第一面侧凹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面上的所述中央区域;及第二面侧凹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中央区域,通过利用对所述中央区域的冲压成型而形成多个凹凸条,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槽和所述第二面侧凹槽部的槽在所述中央区域交替地排列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中的能够配置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不同的其他的构件的端部的边界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低于其他的所述第一面侧凹槽部的底部壁从凹槽开口端起的立起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绀野周重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