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液体分离集中在可移动采集袋中的自体输血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74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病人手术时出血液体的方式,以便进行自体输血,包括采集出血液体,同时添加例如抗凝剂和/或稀释剂等药剂的步骤,至少一个将稀释后的血液进行分离/集中的步骤,以便集中提炼红血球并进行部分提纯,该步骤以无菌方式完成,以便实现对该病人的自体血回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相关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体输血工艺以及能够将血相、液相分离并储存在可移动的采集袋中的装置。法国专利申请N°2 600 537曾经提供一款专门用于自体输血装置,其性能良好。在既有医疗手段无法适用的某些情况下,此种自体输血装置尤为实用。因为众所周知,出于手术时间、大量出血危险的考虑,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外科手术中,医生们都预先准备了大量的相应血液。在配备医疗设施,且距离供给血库很近的地点,实施有计划的手术,这种实际操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发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成本十分昂贵,而且血液供应并不总是简单易行,特别是某些特殊血型的供给。而且,对于时间期限较长的手术,目前是35天以上,一旦提供输血,没有使用的血液无法进行储存,这也就需要对手术日期进行管理,对于没有此种服务的医疗中心,在行政管理上造成了很大的限制。我们知道在进行输血操作时,某些国家很难保证血液的质量,也无法确保对血液的集中,因此接受输血的患者要冒很大的风险。特别是,病人可能会由于输血传染上艾滋病病毒,肝炎、结核病或梅毒,也可能感染上一些没有被识别或者无法被识别的病原体,比如非常规性的病原体。此外,对病人进行输血时,如果将病人自身流失的血液至少进行部分回收,并进行自体再输血,与采用血液库的血液进行输血相比,更为合理,因为病人自身的血液中会带有抗体以及其他血液分子。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战争期间等其他一些情况下,由于所需的血液量极大,无法进行及时供应,这时自体输血就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式。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出于某些宗教原因或是其他原因,有些人群不接受第三者的血液供给,这时,自体输血就又一次成为唯一能够拯救生命的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出现的事故进行急救时,手术时间可能很短,从血库里调出所需血液可能相当困难,甚至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在一些不具备募血、采血、管理血液以及供血组织或机构的国家。在这些情况下,回收病人自身血液进行自体输血是一种即时的解决方式。下面需要区分两种特殊的应用方式,一种是手术期间的自体输血方式,第二种是术后的自体输血,某些手术可能会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在手术期间进行自体输血,并在手术之后,采用外部引流管回收病人出血液体,继续自体输血,这种情况通常在手术后6个小时内采用。■在手术期间进行自体输血时,需要将直接采集的血液几乎连续不断地重新输回到病人体内。但是,在连续采集血液时,必须对血液进行稀释,并添加抗凝剂,以便保证输血的质量,这是现有技术。上述操作是必要的,因为使用某一液体为媒介,稀释采集到的病人的出血,可以避免红血球在与过滤器及其他接头的机械接触中形成直接物理创伤,从而保护红血球。加入液体媒介能够稀释血液,同时减少红血球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大大降低溶血现象。接下来,采集的回收血液将会被重新输回病人体内,但这里会遇到几个重要问题。事实上,如果过分稀释血液,由于输入的液体量过大,可能会造成血液量过多的问题,并且还会因为输入的抗凝剂过多,产生血凝固性降低的症状。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需要使用一些极为复杂且造价昂贵的机器,将血液进行稀释的液体排出,这些机器通常被称为洗血机或离心机。此外,如果对直接提取的血液仅加入抗凝剂,并进行稀释,随后进行自体输血,则有可能重新回输一些会产生副作用的活性生物物质,或退化降解的物质。这里可能会有组织胺、激肽释放酶、激肽,一些过多或少降解了的血浆物质,以及一些由于细胞受伤而产生的细小蛋白质,最好能够将这些物质全部排除。对于手术期间的自体输血,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在于采集血液,并在提取血液的同时根据提取量进行稀释并加入抗凝剂,随后进行过滤,将液体和红血球进行分离,这样一方面可以将采集的红血球进行集中提炼以便重新输入病人体内,一方面收集残余液体进行消除。■对于术后的自体输血,将通过一个引流管直接收集血液,只要确保是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人的血液,就可以将该液体重新输回病人体内,而不需要经过稀释或添加抗凝剂的处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采集的血液本身就可以直接重新回输。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款专项用途的装置,能够在手术或手术后分别进行自体输血,也可以采用同一个装置从手术期间直至手术后持续进行自体输血。现在对该工艺以及相关的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该描述对应一种特殊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该描述所对应参考的不同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整体的平面图,配备手术期间所需的装置层。■图2为分离/集中方式的局部透视图,该方式一方面可以回收红血球,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带有血液稀释剂及抗凝剂的液体。■图3为装置平面图,配备术后所需的装置层。根据图1所示,10为手术期间对病人出血的采集方式,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底座,1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术期间的移动头。提取方式10为已知方式,包括一个吸取出血的插管16,添加稀释剂及抗凝剂20的配量方式18,以及一个排放管22。配量方式18能够根据所采集的血液量,持续添加所需的相应体积的稀释剂和抗凝剂20。排放管22与一个管接头24相连,该管接头24设置在移动头14的上部。该管接头延至过滤器26,例如可以采用一个40μm规格的过滤网。过滤器26接入移动头14的上部。该过滤器设置在一个收集器28的上方,该收集器呈漏斗状,配备出口30。分离/集中过滤器32通过接收管34与该出口30相连接。该分离/集中过滤器32配有第一个出口36和第二个出口38。该过滤器的薄膜采用聚合物或纤维素制成,为亲水、多孔物质,孔洞规格在0.5-5μm之间。现在有必要参看图2。根据图2,分离/集中过滤器32为一种采集袋,采集袋中插入薄膜M,将采集袋分为空间V1和V2。该薄膜能够通过接收一端将红细胞滞留在V1空间中,但同时能够让其他液体穿过膜壁流向V2空间。因此,第一个出口36位于采集袋底部,与空间V1相连,能够将集中的红细胞排出,红细胞约为与其混合液体的50%到60%。第一个出口36包括开启及关闭方式40。第二个出口38与空间V2相连。第二个出口与一个横向贯穿的管接头42相连。该管接头42与另一管接头44相接,管接头44带有液体48的采集方式46,在该实施样例中为一采集袋。该采集袋体积很大,由于实际构图原因,在图中缩小了采集袋的体积。在进行自体输血的操作时,该采集袋应该能够容纳从过滤器32回收的稀释血液的所有剩余液体,而无需更换。该液体采集方式46配备一个吸取式管接头50,该管接头上可接入一个真空源。第一个出口36与供给管接头52相连,该管接头带有一个将集中的血液成份进行采集的方式54。在本实施样例中,采集方式54为一个采集袋。供给管接头52具备连接方式,能够在拆除采集袋的同时将该采集袋进行密封,以避免漏血现象和/或采集方式54包含的血液成份与空气的任何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这样采集袋配备一个螺塞,螺塞带有一对正反螺纹,能够将螺塞的一部分锁紧并封闭采集袋,而在旋转螺塞的同时与原先通过螺纹连接的管接头脱离。在旋转螺塞的同时,采集袋保持静止不动。此外,底座12还包括一个带有制止阀的管接头56,能够中止该底座内部的真空状态。同时,在该底座内还设置一个管接头58,能够将底座内部空间置于真空状态。该管接头与一真空源相连,通过开启/闭合方式60进行操控。在移动头14中包含一个可以被置于真空的内部整体,移动头14的上部设置管接头62,与开启/闭合方式64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外科手术时对病人的出血液体进行处理的方法,用于进行自体输血,事先采集出血液体并添加药剂,例如抗凝剂和/或稀释剂,至少包括一个对已稀释的液体进行机械分离/集中的步骤,以便集中红血球并进行部分提纯,这个步骤包括:■将残余液体通过吸入的方式排放至处于负压状态的第一种采集方式;以及■以无菌方式将经集中提炼的出血液体排放至第二种采集方式中,可用于对病人的自体输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佩罗维茨弗郎西斯加德拉贝特朗沙特内
申请(专利权)人:领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