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87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线轧钢生产线水箱冷却防带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轧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该轧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包括导槽本体和通槽,导槽本体为剖分式结构并且为上下两部分;在导槽本体前端装配一前盖,在前盖中部设第一通孔;前盖与导槽本体前端围成一环缝形喷射通道,在环缝形喷射通道后方的导槽本体内设环状内腔,在导槽本体下部设进气口;在导槽本体中部间隔设开槽,在开槽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第二通孔;在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前后两侧设导槽定位抓手;在导槽本体下部的后部设有两导槽定位孔。该轧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结构合理、设计科学、能彻底清除螺纹钢表面水分,防止夹送辊夹送时夹持打滑、保证夹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
本技术涉及高线乳钢生产线水箱冷却防带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二)
技术介绍
在钢铁行业中,高线乳钢生产线水箱用于对乳钢生产线上的螺纹钢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螺纹钢表面带有水分,需要保证出水箱时及时去除,以避免下部工序中夹送辊夹送时夹持打滑。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水箱反吹水导槽吹扫螺纹钢表面水分,其主流设计方案是利用压缩空气经导槽入口环形槽对螺纹钢表面水进行吹扫,去除螺纹钢表面所带水。这种导槽虽然能对螺纹钢表面带水有所减少,但因为螺纹钢表面横肋的存在,螺纹钢出水箱时带水依然严重,即使经吹扫,因为现有导槽结构的设计,依旧无法彻底清除其表面水分,造成螺纹钢经夹送辊夹送时夹持打滑,夹持不稳定堆钢。(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设计科学、能彻底清除螺纹钢表面水分,防止夹送辊夹送时夹持打滑、保证夹持稳定的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包括导槽本体和由导槽本体围成的供线材穿过的通槽,所述导槽本体为剖分式结构并且为上下两部分;在导槽本体前端装配一前盖,在前盖的中部设有一供线材穿过且与通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与导槽本体的前端围成一与前盖的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环缝形喷射通道,在环缝形喷射通道后方的导槽本体内部设有一与环缝形喷射通道后端相连通的环状内腔,在导槽本体下部设有一与环状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在导槽本体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开槽,在各开槽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在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定位抓手;在导槽本体下部的后部设有两导槽定位孔。所述导槽定位抓手为设于导槽本体前部和后部左右两侧的凸块,设于导槽本体左侧的凸块位于设于导槽本体右侧凸块的前方,所述凸块在导槽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在导槽本体左右两侧的各凸块外侧的中部均设有一沿线材输送方向贯通的凹形通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解决了螺纹钢水箱冷却后经导槽穿出后其表面带水依旧严重,夹送辊夹持不稳定堆钢的现象。通过在导槽本体内设置环状内腔,在导槽本体前端装配一与导槽本体形成一环缝形喷射通道的前盖,由于环状内腔与环缝形喷射通道相连通,通过导槽本体底部的进气口将气体压缩进环状内腔,进而环状内腔的气体继续经环缝形喷射通道喷射到通过前盖的第一通孔和通槽内的线材,将线材上的水分进行反向吹扫,反向吹扫使线材上的水分较线材的行进速度减慢。通过在导槽本体上间隔设置左右贯通的开槽,在各开槽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从而使线材在穿行过程中其上被吹扫积聚的水分会在行进到开槽处的第二通孔时下落,保证了线材上水分的去除。通过在导槽本体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导槽定位抓手,方便了装配过程中导槽本体上部和上部的对齐;通过在导槽本体下部的后部设置两导槽定位孔,方便导槽本体装配于生产线上固定;由于导槽定位抓手为中部设有凹形通槽的凸块,方便将直线型辅助杆卡在凹形通槽处检验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对齐程度,保证了线材输送通道的紧密和齐平。该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既避免了螺纹钢表面由于带水造成影响其性能的组织出现,又避免了夹送辊夹持时发生打滑,造成堆钢的现象。通过彻底去除螺纹材表面水柱,既能让高温计得到准确的数值,便于对钢温进行全程控制,又能保证金属热检对钢材进行检测跟踪,还能保证夹送辊的夹持稳定,保证生产稳定顺行。(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I导槽本体,2通槽,3前盖,4第一通孔,5环缝形喷射通道,6环状内腔,7进气口,8开槽,9第二通孔,1导槽定位抓手,11凹形通槽,12导槽定位孔。(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附图1-3所示,该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包括导槽本体I和由导槽本体I围成的供线材穿过的通槽2,所述导槽本体I为剖分式结构并且为上下两部分;在导槽本体I前端装配一前盖3,在前盖3的中部设有一供线材穿过且与通槽2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所述前盖3与导槽本体I的前端围成一与前盖3的第一通孔4相连通的环缝形喷射通道5,在环缝形喷射通道5后方的导槽本体I内部设有一与环缝形喷射通道5后端相连通的环状内腔6,在导槽本体I下部设有一与环状内腔6相连通的进气口 7;在导槽本体I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开槽8,在各开槽8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9;在导槽本体I上部和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定位抓手10;在导槽本体I下部的后部的出口侧设有两导槽定位孔12。所述导槽定位抓手10为设于导槽本体I前部和后部左右两侧的凸块,设于导槽本体I左侧的凸块位于设于导槽本体右侧凸块的前方,所述凸块在导槽本体I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在导槽本体左右两侧的各凸块外侧的中部均设有一沿线材输送方向贯通的凹形通槽11。在高线乳钢生产线上,将该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通过导槽本体I下部的后部出口侧的两导槽定位孔12定位装配于冷却水箱后方,通过导槽本体I前部和后部左右两侧的导槽定位抓手10的对齐来保证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两部分的对齐,装配过程中可将一水平杆卡于导槽定位抓手10外侧的凹形通槽11内以进一步保证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对齐,充分保障线材输送的通槽2的上部和下部的对齐。线材出冷却水箱后经导槽本体I前方装配的前盖3的第一通孔4进入导槽本体I的通槽2,在经过导槽本体I的通槽2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 7进入环状内腔6里并沿螺纹钢乳制反方向以环缝状喷在线材四周表面,此时由于线材继续向导槽本体I后部乳制,其上部经吹扫的水分速度变慢,然后会在导槽本体I中部设置的开设有第二通孔9的开槽8处落下,避免先前导槽本体结构设计上水分依旧难以排出导致的后续工序中夹持辊夹持打滑的问题。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乳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其特征是:包括导槽本体和由导槽本体围成的供线材穿过的通槽,所述导槽本体为剖分式结构并且为上下两部分;在导槽本体前端装配一前盖,在前盖的中部设有一供线材穿过且与通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与导槽本体的前端围成一与前盖的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环缝形喷射通道,在环缝形喷射通道后方的导通槽本体内部设有一与环缝形喷射通道后端相连通的环状内腔,在导槽本体下部设有一与环状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在导槽本体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开槽,在各开槽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在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定位抓手;在导槽本体下部的后部设有两导槽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钢生产线水箱反向吹扫导槽,其特征是:包括导槽本体和由导槽本体围成的供线材穿过的通槽,所述导槽本体为剖分式结构并且为上下两部分;在导槽本体前端装配一前盖,在前盖的中部设有一供线材穿过且与通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与导槽本体的前端围成一与前盖的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环缝形喷射通道,在环缝形喷射通道后方的导通槽本体内部设有一与环缝形喷射通道后端相连通的环状内腔,在导槽本体下部设有一与环状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在导槽本体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个左右贯通的开槽,在各开槽的上部顶壁和下部底壁上均对应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在导槽本体上部和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定位抓手;在导槽本体下部的后部设有两导槽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军王长生徐玉强周志军王克举樊友彬马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