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双吸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481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的上气缸和具有下吸气口的下气缸以及位于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的隔板,其中,上气缸的上吸气口与下气缸的下吸气口连通。本申请中将上吸气口和下吸气口连通,可使在上气缸和下气缸中一者吸气时,气体能够进入另一个气缸的吸气口内,使另一个气缸也同时吸气。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上气缸和下气缸同时吸气,增大了该压缩机的吸气量,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双吸气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双吸气压 缩机。
技术介绍
双转子式压缩机包括上气缸和下气缸,上气缸和下气缸均具有吸气口,目前的上 气缸和下气缸两者在工作时,为单独的吸气和排气,并且两者的相位角相差180°,即当上气 缸吸气的过程中,下气缸可能处于不吸气的状态,而下气缸吸气的过程中,上气缸可能处于 不吸气的状态。 因此,如何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气压缩机,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此外,本发 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双吸气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的上气缸和具有下吸气口的下气缸以及位 于所述上气缸和所述下气缸之间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气口与所述下吸气口连通。 优选地,上述的双吸气压缩机中,所述隔板上具有连通所述上吸气口与所述下吸 气口的通孔通道。 优选地,上述的双吸气压缩机中,所述通孔通道的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圆形、椭圆 形或扇形。 优选地,上述的双吸气压缩机中,所述上吸气口与所述下吸气口通过与所述上吸 气口连通的吸气通道和与所述下吸气口连通的吸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的双吸气压缩机中,所述上吸气口为设置在所述上气缸的U型口。 优选地,上述的双吸气压缩机中,所述下吸气口为设置在所述下气缸的u型口。 -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吸气压缩 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 的上气缸和具有下吸气口的下气缸以及位于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的隔板,其中,上气缸的 上吸气口与下气缸的下吸气口连通。本申请中将上吸气口和下吸气口连通,可使在上气缸 和下气缸中一者吸气时,气体能够进入另一个气缸的吸气口内,使另一个气缸也同时吸气。 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上气缸和下气缸同时吸气,增大了该压缩机的吸气量,从而提高了压缩 机的制冷量。【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吸气压缩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气缸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气缸的俯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吸气口和下吸气口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压缩机,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 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 11的上气缸 1和具有下吸气口 21的下气缸2以及位于上气缸1和下气缸2之间的隔板3,其中,上气缸1的 上吸气口 11与下气缸2的下吸气口 21连通。本申请中将上吸气口 11和下吸气口 21连通,可使 在上气缸1和下气缸2中一者吸气时,气体能够进入另一个气缸的吸气口内,使另一个气缸 也同时吸气。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上气缸1和下气缸2同时吸气,增大了该压缩机的吸气量,从 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量。 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中公开的隔板3上具有连通上吸气口 11和下吸气口 21的 通孔通道31,即隔板3具有开口,并且开口能够与上吸气口 11与下吸气口21均连通。在实际 中可将上吸气口 11和下吸气口 21通过管道连通,也可直接使上吸气口 11和下吸气口 21相对 布置,并将两个气缸的开口与隔板3的开口相对,实现连通。具体地,也可将隔板3的开口与 气缸的开口偏移,只要保证连通两个气缸的吸气口即可,对于隔板3的开口位置可根据不同 的需要进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对于通孔通道31的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扇形,即该通孔为圆形 通孔、椭圆形通孔或者扇形通孔,对于通孔通道31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但不 仅限于上述形状,只要能保证连通上吸气口 11和下吸气口 21的均可以。 本申请中公开的压缩机的上吸气口 11与下吸气口 21还可通过上气缸1的吸气通道 和下气缸2的吸气通道的连通来实现连通,具体地,上气缸1的吸气通道为与上吸气口 11连 通的通道,而下气缸2的吸气通道为与下吸气口 21连通的通道。通过上气缸1的吸气通道和 下气缸2的吸气通道实现两个气缸的吸气口的连通,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避免对气缸本身 开口的问题。对于上气缸1的吸气通道和下气缸2的吸气通道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本申请不 做限定。 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公开的上吸气口 11为设置在 上气缸1的U型口,具体地,沿垂直于上气缸的轴线的方向看,上吸气口 11为设置在上气缸1 的表面的U型凸起形成的U型口。本申请中将上吸气口 1设置为U型口,U型吸气口在满足吸气 量的情况下可减小栗体排气开始角度,排气角度提前,提升压缩机的冷量。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本申请中的下吸气口 21也设置为U型口,具体地,沿垂直于 下气缸1的轴线的方向看,下吸气口21为设置在下气缸2的表面的U型凸起形成的U型口。本 申请中将下吸气口 21设置为U型口,U型吸气口在满足吸气量的情况下可减小栗体排气开始 角度,排气角度提前,提升压缩机的冷量。 由于采用U型吸气口,实施方案中的气缸压缩开始角度从21度减成19度,提前2度 进行压缩,从而达到提前排气,增加气体有效做功,增加压缩机排气量,提高压缩机制冷量。 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可知:以上方案对应迹线仿真见附图,由以上计算结果显示,双吸气口均为U型,并且两 个气缸的吸气口连通时的流量最大,双吸气口不连通的吸气结构流量最小;流量大则吸气 量增多。同时双吸气U型并连通的吸气结构的湍动能较大,气动阻力增加,气体做功增加。 综合以上可看出,通过优化气缸吸气口结构,合理设计吸气孔前后边缘角,在减小 压缩开始角(即吸气孔前边缘角)的同时,增加吸气量,将有效提升压缩机制冷量,采用改进 实施方案后,压缩机吸气量增加10%,满足需求。 此外,本申请还包括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并且该压缩机为如上述实施例 任一项中公开的压缩机,因此,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设备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 再 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11)的上气缸(1)和具有下吸气口(21)的下气缸(2)以及位于所述上气缸(1)和所述下气缸(2)之间的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气口(11)与所述下吸气口(2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蔼玉谢利昌丁学超陈可范少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