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07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揉捻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与丝杠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吊挂在丝杠下端,压盖与丝杠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本方案中压盖是靠本身自重对茶叶进行挤压,可通过配置适当重量的压盖实现对茶叶的强度适中的挤压,确保揉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揉捻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
技术介绍
茶叶从采摘到加工成成品需要一系列加工工序,对于不同种类的茶叶,其制作工艺千差万别,许多茶叶都需要经过揉捻工序,揉捻是茶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在揉捻工序中通过对茶叶施加压力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搓揉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或团粒状,同时部分茶汁被挤出附着在茶叶表面,对提高茶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揉捻工序通常利用揉捻机来完成,揉捻机的工作原理为,将上、下端均敞口的揉桶立式布置在揉盘上,驱动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转动,将杀青后的茶叶放置于揉桶中,支架上固定丝杆升降机构和导向杆,丝杆和导向杆的下端直接和压盖刚性连接,丝杆和导向杆带动压盖沿揉桶高度方向运动,压盖对揉桶内的茶叶进行挤压,通过调节丝杆升降机构来调节压盖和揉盘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茶叶的上下方向的挤压强度的调节,但是此挤压强度不易控制,茶叶在跟随揉桶转动时局部会团聚在一起,而且压盖与揉盘之间的间距一旦调节完成便是固定的,这也可称为刚性间距,当压盖和揉盘之间的距离过小即过挤压时,此时局部团聚在一起的茶叶受到的挤压力就较大,茶叶条易结团、断碎,且影响泡出的茶的品质;当压盖和揉盘之间的距离过大时,揉捻出的茶叶条粗而松,甚至达不到揉捻的目的。另外,在初始阶段将茶叶投入揉桶之前,需调节丝杆升降机构将压盖抬升距离揉桶口一定高度才不会影响茶叶的投放,丝杆升降机构在调节压盖高度的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能够避免对茶叶过挤压或欠挤压,确保揉捻质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与丝杠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吊挂在丝杠下端,压盖与丝杠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方案中压盖是靠本身自重对茶叶进行挤压,可通过配置适当重量的压盖实现对茶叶的强度适中的挤压,确保揉捻质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与丝杠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吊挂在丝杠下端,压盖与丝杠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周向转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揉捻茶叶时,茶叶会随揉桶一起转动,同时压盖也会跟随茶叶一起转动,减小压盖和茶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避免茶叶碾碎,确保揉捻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10,与丝杠10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10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20吊挂在丝杠10下端,压盖20与丝杠10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揉捻机工作时,调节丝杠螺母机构将压盖20放置在茶叶上对茶叶进行挤压,由于压盖20是吊挂在丝杠10的下端且二者之间可发生轴向移动,挤压的过程中压盖20可发生上下方向的浮动,挤压的强度是依靠压盖20本身的重量,可以通过配置适当重量的压盖20实现对茶叶的强度适中的挤压,避免过挤压或欠挤压,确保揉捻质量。此外,在向揉桶中投放茶叶时,压盖20自揉桶内只需上升到和揉桶口平齐,手动将压盖20向上抬起进行投料即可,较为方便快捷。—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10,与丝杠10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10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20吊挂在丝杠10下端,压盖20与丝杠10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周向转动配合。揉捻茶叶时,茶叶会随揉桶一起转动,压盖20和丝杠10周向转动配合,压盖20也会跟随茶叶一起转动,减小压盖20和茶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否则压盖20和茶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会过大,容易使茶叶碾碎,影响揉捻质量,也即是压盖20与茶叶之间是滚动接触方式,确保茶叶质量。所述丝杠螺母机构固定在支架30上,支架30上位于丝杠10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孔芯方向竖直的导向孔,导向孔内配合导向杆40,导向杆40的下端和丝杠1的下端之间连接横杆50,位于横杆50的下方、丝杠10的下端延伸有圆柱杆60,圆柱杆60和压盖20构成轴向、周向动配合,导向杆40和丝杠10连为一体保证压盖2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此结构中,可以将圆杆的上段加工成丝杠10,下段保留一段为圆柱杆60。所述圆柱杆60的下端周面处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有螺母70,压盖20的中心向上延伸有空心管段21,空心管段21的内孔壁包括位于上部的小孔径段和位于下部的大孔径段,螺母70的上端面和大、小孔径段之间的过渡面相贴合,圆柱杆60的外径和所述小孔径段的内径相符,螺母70的外径大于小孔径段的内径、小于大孔径段的内径。螺母70的上端面和大、小孔径段之间的过渡面的配合实现压盖20的吊挂,确保压盖20与圆柱杆60的连接,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主权项】1.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10),与丝杠(10)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10)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压盖(20)吊挂在丝杠(10)下端,压盖(20)与丝杠(10)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2.—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10),与丝杠(10)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10)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压盖(20)吊挂在丝杠(10)下端,压盖(20)与丝杠(10)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周向转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固定在支架(30)上,支架(30)上位于丝杠(10)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孔芯方向竖直的导向孔,导向孔内配合导向杆(40),导向杆(40)的下端和丝杠(10)的下端之间连接横杆(50),位于横杆(50)的下方、丝杠(10)的下端延伸有圆柱杆(60),圆柱杆(60)和压盖(20)构成轴向、周向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60)的下端周面处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有螺母(70),压盖(20)的中心向上延伸有空心管段(21),空心管段(21)的内孔壁包括位于上部的小孔径段和位于下部的大孔径段,螺母(70)的上端面和大、小孔径段之间的过渡面相贴合,圆柱杆(60)的外径和所述小孔径段的内径相符,螺母(70)的外径大于小孔径段的内径、小于大孔径段的内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揉捻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与丝杠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压盖吊挂在丝杠下端,压盖与丝杠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本方案中压盖是靠本身自重对茶叶进行挤压,可通过配置适当重量的压盖实现对茶叶的强度适中的挤压,确保揉捻质量。【IPC分类】A23F3/06【公开号】CN205214078【申请号】CN201520897695【专利技术人】韩毅龙, 汪辉明 【申请人】黄山市白云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揉捻机压盖升降器,包括立式布置的丝杠(10),与丝杠(10)构成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丝杠(10)沿上下方向的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压盖(20)吊挂在丝杠(10)下端,压盖(20)与丝杠(10)的下段杆身之间构成轴向移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毅龙汪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白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