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楔角电光晶体的剩余幅度调制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0489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楔角电光晶体的剩余幅度调制稳定装置,涉及激光稳频技术领域。本装置是:激光器、起偏器、电光晶体、检偏器和偏振分光棱镜依次排列组成光路部分;信号源、铜箔、电光晶体、铜块、热电制冷片和热沉依次连接组成电光相位调制部分;信号源、移相器和混频器的本地端依次连接获得解调所需的本地振荡信号;偏振分光棱镜的垂直偏振光、光电探测器和混频器的射频端依次连通获得射频信号;混频器的中频端和数字万用表连接获得剩余幅度调制信号;所述的电光晶体为一种有楔角的铌酸锂晶体,通光面与光轴方向成75度夹角。本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易于实现,可应用于高稳定激光、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激光光谱学和光频标等精密测量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稳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楔角电光晶体的剩余幅度调制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高稳定激光精密测量的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比如光谱学、光频标和引力波观测这一类精密测量研究中,相位调制和光电探测是最常用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技术。而电光相位调制是相位调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许多物理效应和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不可避免地在电光相位调制过程中产生剩余幅度调制,进而影响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例如在频率调制光谱中,剩余幅度调制效应会造成光谱线型畸变,降低光谱测量的灵敏度;在激光干涉仪中剩余幅度调制的波动会直接降低测量的稳定性。降低剩余幅度调制的手段主要分为两类:被动地稳定剩余幅度调制和对其进行主动控制。被动的方式一般会通过稳定电光相位调制器乃至整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气压等,降低气流、振动和声音对系统光路指向的影响。但是对较高灵敏度的探测来说,目前采用的被动方式一般很难满足要求。于是,为了降低剩余幅度调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也会在被动稳定的同时结合主动反馈控制的方式。然而主动控制需要额外加入光学或者电学元件以实现反馈控制,这种方式必然会增加整个测量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不适合小型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楔角电光晶体的剩余幅度调制稳定装置。要求有效抑制剩余幅度调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敏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通光面具有楔角的电光晶体,通过对电光晶体控温被动地稳定相位调制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幅度调制;这种有楔角的电光晶体能将晶体双折射产生的水平偏振光(O光)和垂直偏振光(e光)从空间上分开,从而大幅度消减双折射引入的剩余幅度调制,而且由于电光晶体前后两个通光面做出了较大的楔角,能够有效避免电光晶体自身引入的寄生标准具效应,这种寄生标准具效应也是剩余幅度调制的主要来源之一。具体地说,本装置的结构是: 激光器、起偏器、电光晶体、检偏器和偏振分光棱镜依次排列组成光路部分; 信号源、铜箔、电光晶体、铜块、热电制冷片和热沉依次连接组成电光相位调制部分; 信号源、移相器和混频器的本地端依次连接获得解调所需的本地振荡信号; 偏振分光棱镜的垂直偏振光、光电探测器和混频器的射频端依次连通获得射频信号; 混频器的中频端和数字万用表连接获得剩余幅度调制信号; 所述的电光晶体为一种有楔角的铌酸锂晶体,通光面与光轴方向成75度夹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结构简单,对电光晶体的加工要求容易实现; ②不需要额外增加反馈控制环路,电路系统简单; ③利用两块反射镜让出射光的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的方向不发生改变,使得光路变得紧凑; ④电光晶体前后两个通光面做出了较大的楔角,使得从电光出射的ο光和e光在空间上分开的角度较大; ⑤电光晶体的这种有楔角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电光晶体自身引入的寄生标准具效应; ⑥该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可用于其它类型的电光相位调制器。总之,本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易于实现,可应用于高稳定激光、激光干涉、弓丨力波观测、激光光谱学和光频标等精密测量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中: 00—光源及光路, 01—激光器,02—起偏器,03—检偏器,04—偏振分光棱镜; 10—电光相位调制模块, 11 一铜箔, 12—电光晶体,13—铜块, 14 一热电制冷片, 15—热沉, 16—信号源; 20—探测模块, 21—光电探测器,22—混频器,23—移相器,24—数字万用表。图2是电光晶体的俯视图和折置光路不意图, 图中给出了光斜入射到电光晶体后的轨迹; 图3是90度相位解调情况下剩余幅度调制稳定度的对数坐标图(以阿伦偏差表示); 横坐标:平均时间(秒),纵坐标:剩余幅度调制稳定度; 曲线1:没有楔角的电光晶体在光垂直入射情况下剩余幅度调制的稳定度, 曲线2:没有楔角的电光晶体在光垂直入射并且主动控制打开情况下剩余幅度调制的稳定度, 曲线3:有楔角的电光晶体在光斜入射并且只探测e光情况下剩余幅度调制的稳定度, 曲线4:没有光情况下装置的噪声本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装置详细说明: 一、装置的结构 1、总体 如图1,本装置包括光源及光路00、电光相位调制模块10和探测模块20; 光源及光路00包括激光器O1、起偏器02、检偏器03和偏振分光棱镜04; 电光相位调制模块10包括铜箔11、电光晶体12、铜块13、热电制冷片14、热沉15和信号源16; 探测模块20包括光电探测器21、混频器22、移相器23和数字万用表24;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激光器01、起偏器02、电光晶体12、检偏器03和偏振分光棱镜04依次排列组成光路部分;信号源16、铜箔11、电光晶体12、铜块13、热电制冷片14和热沉15依次连接组成电光相位调制部分(电光晶体12用环氧胶粘在铜块13上面,铜块13、热电制冷片14和热沉15依次层叠放置,铜块13和热电制冷片14、热电制冷片14和热沉之间的缝隙使用导热硅脂填充);信号源16、移相器23和混频器22的本地端依次连接获得解调所需的本地振荡信号;偏振分光棱镜04的垂直偏振光、光电探测器21和混频器22的射频端依次连通获得射频信号; 混频器22的中频端和数字万用表24连接获得剩余幅度调制信号。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楔角电光晶体的剩余幅度调制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器(01)、起偏器(02)、电光晶体(12)、检偏器(03)和偏振分光棱镜(04)依次排列组成光路部分;信号源(16)、铜箔(11)、电光晶体(12)、铜块(13)、热电制冷片(14)和热沉(15)依次连接组成电光相位调制部分;信号源(16)、移相器(23)和混频器(22)的本地端依次连接获得解调所需的本地振荡信号;偏振分光棱镜(04)的垂直偏振光、光电探测器(21)和混频器(22)的射频端依次连通获得射频信号;混频器(22)的中频端和数字万用表(24)连接获得剩余幅度调制信号;所述的电光晶体(12)为一种有楔角的铌酸锂晶体,通光面与光轴方向成75度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进李刘锋王佳陈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