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均荫专利>正文

一种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39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灌装阀,灌装阀头外壳(1)安装在磁性阀体(2)上,磁性阀体(2)安装在灌装头座(3)上,灌装头座(3)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灌装头座(3)包括灌装入口(12)、外壁(13)、内壁(14)以及由外壁(13)和内壁(14)之间围成的通道(15);主阀芯(5)跟灌装阀头外壳(1)相配合,尾端与阀芯传动杆(6)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感应芯(22)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由内壁(14)、波纹管(16)和控制箱外壳(4)包围;它消毒彻底、安全卫生、具有减压消泡和调节液体流量的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体饮料灌装机上的灌装阀。目前,在我国的液体饮料得到迅猛发展,如啤酒、矿泉水、纯净水、茶饮料等,各种灌装机也不断出现,但是目前缺少一种能在121度高温蒸气或137度高温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安全卫生的灌装阀;一般市场上的灌装阀的传动部件都与灌装的液体接触,而运动部件由于与外界相接触,使细菌容易传播,而且消毒杀菌不彻底,卫生情况较差;另外一般的灌装阀里面没有减压消泡机构,灌进瓶里面的液体气泡较多,给灌装的工序带来困难;第三一般的灌装阀在灌装将要结束时,灌装阀的流量不能调节,因此使液体容易溢出瓶口。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消毒彻底、安全卫生的灌装阀。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阀,它具有减压消泡和调节液体流量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原理来实现利用灌装头座的内壁和控制箱外壳作为阀芯传动杆和小阀传动杆等传动部件的密封件,从而将传动部件与液体饮料的流通通道隔离,使细菌不能通过传动部件传播,安全卫生、容易消毒。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包括灌装阀头外壳、磁性阀体、灌装头座、控制箱外壳、安装在控制箱外壳底部的主电磁阀、主阀芯、阀芯传动杆,其中a)灌装阀头外壳安装在磁性阀体上,磁性阀体安装在灌装头座上,灌装头座安装在控制箱外壳;b)灌装头座包括灌装入口、外壁、内壁以及由外壁和内壁之间围成的通道;c)主阀芯的前端跟灌装阀头外壳相配合,尾端与阀芯传动杆的一端相连接,阀芯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里面的主电磁阀感应芯相连接,阀芯传动杆的外面由灌装头座的内壁、波纹管和控制箱外壳包围,波纹管一端连接在主阀芯的尾端,另一端与内壁相连,在灌装阀头外壳上设置灌装阀出口。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决方案是它增加了小阀限流机构,该小阀限流机构包括小阀体、小阀感应磁体、小阀感应芯、小阀传动杆和副电磁阀,其中小阀体安装在灌装头座的通道中,小阀体里面安装有小阀感应磁体,小阀体的前端与磁性阀体相配合;在小阀感应磁体的对应的位置上、小阀传动杆的一个端部上安装有小阀感应芯,小阀传动杆套在阀芯传动杆上,小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副电磁阀里面的副阀感应芯相连接;小阀体上设置有小流量通道和定位块。上述所述的主阀芯设置有消泡槽。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灌装阀头外壳、磁性阀体、灌装头座、控制箱外壳、安装在控制箱外壳底部的主电磁阀、主阀芯、阀芯传动杆,其中a)灌装阀头外壳安装在磁性阀体上,磁性阀体安装在灌装头座上,灌装头座安装在控制箱外壳;b)灌装头座包括灌装入口、外壁、内壁以及由外壁和内壁之间围成的通道,内壁前端封闭形成密封管;c)主阀芯的前端跟灌装阀头外壳相配合,尾部安装上主阀磁体并套在内壁前端,阀芯传动杆的置于密封管道里面,在与主阀磁体对应的位置上、阀芯传动杆的端部安装有主阀芯感应芯,阀芯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感应芯相连接,在灌装阀头外壳上设置灌装阀出口。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解决方案是它增加了小阀限流机构,该小阀限流机构包括小阀体、小阀感应磁体、小阀感应芯、小阀传动杆和副电磁阀,其中小阀体安装在灌装头座的通道中,小阀体里面安装有小阀感应磁体,小阀体的前端与磁性阀体相配合;在小阀感应磁体的对应的位置上、小阀传动杆的一个端部上安装有小阀感应芯,小阀传动杆套在阀芯传动杆上,小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副电磁阀里面的副阀感应芯相连接;小阀体上设置有小流量通道和定位块。上述所述的主阀芯设置有消泡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在121度高温蒸气或137度高温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安全卫生的灌装阀;灌装阀的传动部件都与灌装的液体不直接接触,细菌不能通过运动部件传播,因而消毒杀菌容易且彻底,安全、卫生;2)另外灌装阀里面设有减压消泡机构,灌进瓶里面的液体气泡较小,给灌装的工序带来很大的便利;3)本技术设置小阀体来控制液体的流速、和流量,在灌装将要结束时,灌装阀的流量得到调节,因此使液体不会溢出瓶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结构图;图2是图1中阀芯零件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结构图;图5是图4中阀芯零件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小阀体零件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9是图7的A-A剖视图;图10是图7的B-B剖视图;图11是图7的的C-C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它主要包括灌装阀头外壳(1)、磁性阀体(2)、灌装头座(3)、控制箱外壳(4)、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底部的主电磁阀(7)、主阀芯(5)、阀芯传动杆(6),其中a)灌装阀头外壳(1)安装在磁性阀体(2)上,磁性阀体(2)安装在灌装头座(3)上,灌装头座(3)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b)灌装头座(3)包括灌装入口(12)、外壁(13)、内壁(14)以及由外壁(13)和内壁(14)之间围成的通道(15);c)主阀芯(5)的前端跟灌装阀头外壳(1)相配合,尾端与阀芯传动杆(6)的一端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7)里面的主电磁阀感应芯(22)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外面由灌装头座(3)的内壁(14)、波纹管(16)和控制箱外壳(4)包围,波纹管(16)一端连接在主阀芯(5)的尾端,另一端与内壁(14)相连,在灌装阀头外壳(1)上设置灌装阀出口(25)。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阀芯(5)设置有消泡槽(21)。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是它主要包括灌装阀头外壳(1)、磁性阀体(2)、灌装头座(3)、控制箱外壳(4)、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底部的主电磁阀(7)、主阀芯(5)、阀芯传动杆(6),其中a)灌装阀头外壳(1)安装在磁性阀体(2)上,磁性阀体(2)安装在灌装头座(3)上,灌装头座(3)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b)灌装头座(3)包括灌装入口(12)、外壁(13)、内壁(14)以及由外壁(13)和内壁(14)之间围成的通道(15),内壁(14)前端封闭形成密封管(33);c)主阀芯(5)的前端跟灌装阀头外壳(1)相配合,尾部安装上主阀磁体(23)并套在内壁(14)前端,阀芯传动杆(6)的置于密封管(33)里面,在与主阀磁体(23)对应的位置上、阀芯传动杆(6)的端部安装有主阀芯感应芯(24),阀芯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感应芯(22)相连接,在灌装阀头外壳(1)上设置灌装阀出口(25)。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主阀芯(5)设置有消泡槽(2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两种实施方式中都设有小阀限流机构,该小阀限流机构包括小阀体(8)、小阀感应磁体(9)、小阀感应芯(10)、小阀传动杆(11)和副电磁阀(18),其中小阀体(8)安装在灌装头座(3)的通道(15)中,小阀体(8)里面安装有小阀感应磁体(9),小阀体(8)的前端与磁性阀体(2)相配合;在小阀感应磁体(9)的对应的位置上、小阀传动杆(11)的一个端部上安装有小阀感应芯(10),小阀传动杆(11)套在阀芯传动杆(6)上,小阀传动杆(11)的另一端与副电磁阀(18)里面的副阀感应芯(17)相连接;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小阀体(8)上设置有小流量通道(19)和定位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灌装阀头外壳(1)、磁性阀体(2)、灌装头座(3)、控制箱外壳(4)、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底部的主电磁阀(7)、主阀芯(5)、阀芯传动杆(6),其中:a)灌装阀头外壳(1)安装在磁性阀体(2)上,磁性阀 体(2)安装在灌装头座(3)上,灌装头座(3)安装在控制箱外壳(4);b)灌装头座(3)包括灌装入口(12)、外壁(13)、内壁(14)以及由外壁(13)和内壁(14)之间围成的通道(15);c)主阀芯(5)的前端跟灌装阀头外壳(1 )相配合,尾端与阀芯传动杆(6)的一端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主电磁阀(7)里面的主电磁阀感应芯(22)相连接,阀芯传动杆(6)的外面由灌装头座(3)的内壁(14)、波纹管(16)和控制箱外壳(4)包围,波纹管(16)一端连接在主阀芯(5)的尾端,另一端与内壁(14)相连,在灌装阀头外壳(1)上设置灌装阀出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均荫
申请(专利权)人:宋均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